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例一,做一做第一题,练习二十一第一、三题。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二、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三、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的兜里藏着两样东西,你们猜一猜老师的兜里藏着什么?刚才同学们猜什么的都有,都是乱猜的对吗?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老师的兜里藏着棒棒糖和口香糖!你们再来猜一猜老师的哪个兜里是棒棒糖,哪个兜里是口香糖?
出现了两种情况,老师再给你个提示:左边兜里不是棒棒糖
现在你能猜出来了吗?(说说你的理由,用上因为所以)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
教师揭晓答案
师:像刚才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作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推理。 板书:推理说到推理,老师想到一个人,认识他吗?他是非常有名的断案高手,他们在破案过程中,根据坏人留下的蛛丝马迹,经过一系列的反复推理,得出结论,最终把坏人绳之以法。 你想像柯南一样,成为有名得而侦探吗?柯南举办了一个推理训练营,我们一起去试试吧!
二、教学例1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例1的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和三位小朋友小红、小丽、小刚)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然后告诉老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学生活动,汇报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讨论完了,你们知道谁拿的是什么书了吗?(找生回答)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下思考的过程!拿出练习纸,完成着三种方法。(方法一用直尺连线,方法二是哪本书就在那本书的下面画√,不是的就画×,方法三直接填空)
3、学生汇报:
谁能用第一种方法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连线的?说说理由(找两名同学)
谁能用第二种方法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说说理由(找两名同学)
第三种方法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4、总结并引思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用这三种方法都表示出了谁拿的是什么书。我们再来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刚才我们是先从哪个条件开始呢?
生: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师:为什么?
生:能直接确定。
师:是呀,我们在推理时,能确定的就要先确定。(板书:确定)
师:你根据什么信息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
生:小红拿了语文书,就剩下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而小丽又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小丽拿的肯定是品德与生活书了
师:是呀,先确定的已经确定了,在剩下的条件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给的条件,能排除的先排除。(板书:排除)
师总结:我们在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有序并全面地思考,能确定的先确定,然后在剩下的条件中,能排除的先排除,最后我们就能推出结论了。
实践应用
师:通过刚才的训练,同学们都已经学到了一些推理知识,柯南说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挑战一
1.找小狗。 第一题:指明学生读题后,认真思考,在教科书上完成,同时让学生说一说推理的过程,并让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说一说是怎么推理的。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都可以当小老师啦!
挑战二
2.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是几班的?
拓展练习
猜图形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他们分别是三种颜色中的一个。 师:哪个图形,我们最能先判断出来,为什么?
生:绿色的是圆形,因为绿色露出来的是半圆,下面肯定也是半圆,
师:发现的非常好!那红色和黄色能不能判断?
生:不能。
师:下面请听老师一个提示:(出示课件:黄色说:我不是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写下来。 学生展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在柯南的训练营里,你学会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成为小侦探潜力,非常的棒。推理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见到,比如数学学习中的数字推理、图形规律推理等等……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