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统编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余光中的《乡愁》
新知讲解
默读课本70-73页,根据自学提示在课本上勾画问题答案,限时5分钟。
自主学习
1、建国以来,对台方针政策有哪些变化?
2、大陆与台湾关系走向缓和的时间及相关史实?
3、两岸关系打破冰封时间、事件、意义?
4、九二共识时间、内容、意义?
5、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相关事件、时间?
6、两岸关系紧密交往出现的原因、表现?
新知讲解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949
1945
1895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
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岸·溯源
新知讲解
1.台湾问题的形成
①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②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2月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形成
新知讲解
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材料,分析我国对台方针政策的变化。
材料一: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材料四: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应坚决反对。
——江泽民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什么?
新知讲解
新中国成立初期
50年代中期
改
革
开
放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武装解放
1.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政策
思考:
我国政府不断调整政策,依据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两岸共同实现民族复兴
新知讲解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新知讲解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大批,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1949--1987
台湾老兵回大陆
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新知讲解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民间团体)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新知讲解
(4)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意义: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知讲解
(5)1995年1月
江泽民: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新知讲解
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1.时间
2015年
地点
新加坡
2.内容: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3.意义: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新知讲解
两岸
关系
的
发展
1979年,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隔绝。
1990年海基会和1991年海协会。
1992年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1993年汪辜会谈。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
。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两岸关系的发展
新知讲解
三、日益密切的交往
2008年,两岸“三通”;2011年,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启动
新知讲解
捷安特
华硕电脑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新知讲解
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去台湾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有利因素:
①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④“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⑤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⑥从外交角度来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解决台湾问题存在的阻碍和有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阻碍:①蓄意制造分裂的“台独”分子
②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国外反华势力。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