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歌曲《锣鼓歌》
教学目的:
1.
能用生动活泼的声音演唱《锣鼓歌》。
2.
认识锣、鼓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3.
能模唱部分歌谱,基本唱准十六分及附点节奏。
4.
能与同学合作,用声势律动、演唱、演奏锣鼓等方法参与歌曲表演。
教学重点:
用生动活泼的声音演唱《锣鼓歌》;模唱部分歌谱,基本唱准十六分及附点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1.
模唱部分歌谱,基本唱准十六分及附点节奏。
2.
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锣、鼓、钢琴。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
1.
听音辨乐器
小朋友们,请你们竖起小耳朵听一段音乐,看你能不能听出这段音乐中主要用了哪些乐器。(《丰收锣鼓》选段)
了解锣鼓(多媒体出示各种锣鼓,作介绍)
二、动一动
敲一敲,说一说
敲一敲老师带的锣鼓朋友,用拟声词表示他们的声音。
2.听一听,学一学
听锣鼓敲出的节奏,看谁能模仿得完全不错。
×
×
×
∣×
×
×
∣×
×
×
∣×
×
×
‖
(
.
)
(
.
)咚
咚
咚
嘡
嘡
嘡
咚
咚
咚
嘡
嘡
嘡
(
__
)
(
__
)×
×
×
×
∣×
×
×
∣×
×
×
×
∣
×
×
×
‖
咚
嘡
咚
嘡
咚
咚
嘡
咚
嘡
咚
嘡
咚
咚
嘡
仔细听第二条的附点节奏,说说这个节奏有什么特点?(讲解附点,学生体会节奏特点,顺口溜记忆强化:附点节奏要注意,前长后短看仔细)
想一想,做一做
(1)你还能变化出哪些节奏呢?试一试(提示:锣鼓轮流敲、锣鼓同时敲)
(2)寻找身边相似的声源,声势模拟出各种节奏。
三、唱一唱
看到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锣鼓朋友为我们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
再听歌曲,寻找熟悉的节奏读一读。
3.
听师范唱歌谱,寻找相同的旋律标记并练唱。(重点练唱附点节奏和十六分音符)
4.
师生接龙唱歌谱。
5.
根据节奏读歌词,解决生字。
6.
演唱歌曲
(1)分句跟琴唱
(2)唱不准的乐句重点练习
(3)跟琴完整唱
(4)跟音乐有感情地唱
(5)跟音乐分角色唱
四、演一演
1.
分歌唱组和演奏组,请演奏组拿起锣鼓用前面设计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
边歌唱边做声势律动。
五、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