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七单元 箫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七单元 箫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8 16: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 教 案
课 题 箫 课 型 唱歌课
教时安排
累计教时数 执教时间
教材分析
《萧》是一首2/4拍,抒情优美,愉快欢乐的汉族民歌,采用了《紫竹调》的曲调,旋律流畅、起伏、优美,中等速度,表现出了浓厚的江南民歌风味。口语化的歌词唱出了小宝宝学会吹萧以后的欢快、愉悦的心情。歌曲的旋律悠扬,节奏较为宽松,以八分、四分音符为主,偶尔在一小节中出现四分附点音符,刻画了宝宝学会吹萧以后,得意洋洋、摇头晃脑的可爱、憨厚的神态,歌曲中“吁笛吁笛”衬词的运用,使歌曲更形象,更富有童趣。
教学目标 1.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旋律,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抒情、愉悦的情感。
2.认识中国民族乐器“萧”,并能用连贯、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3.运用听、动结合的方法,小组合作的形式,采取自学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体验歌曲情绪,了解音乐形象,并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连贯的、有支持的气息,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个乐句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辨别导入
1.介绍乐器,吸引注意
?同学们,今天有一个乐器宝宝来到了音乐教室,我们猜猜它是谁?(拿出箫)
2.从吹奏形式辨别
是笛子还是箫呢,我们来看一看介绍。(ppt出示笛子和箫的简介)
师示范演奏,生猜出箫。
3.从音色辨别
吹奏的方法不一样,那它们的音色有区别吗?我们一起听一听,连一连。
4.揭示课题
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名字叫什么?(生:《紫竹调》。)
这首具有浓厚江南风味的《紫竹调》,填上词后又是一种怎样的韵味?
今天啊,这个乐器宝宝给大家带来一首根据《紫竹调》而改编的歌曲《箫》。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1)一起来欣赏,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生答,师出示歌词。)
(3)小朋友可以用“mu”轻声哼唱,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优美。)
2.学唱歌谱
(1)听老师来唱一唱这优美的旋律,小朋友找一找歌谱中旋律相同的乐句。
(2)找一句,唱一句歌谱。(注意最后一句中的附点音符及连线的作用,解决难点)
(3)听,老师唱一句,小朋友学一句。
(4)老师弹一句,你们唱一句。
(5)我们一起来玩接龙游戏吧。老师起,你们接。
(6)连起来唱一唱。
3.朗读歌词
让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老师读一句,小朋友学一句)
好,连起来。(自己读)
4.学唱歌词
(1)再来听听这首歌,小朋友轻声哼唱。
(2)填唱歌词。(及时纠正错误)
听前奏。(完整唱一遍)
5.处理歌曲
(1)怎样唱能使歌曲更好听呢?(坐端正,带点笑容,用连贯优美的情绪演唱)
小宝宝学会管萧以后的心情怎样?(生:高兴。)
我们来跟着录音唱一唱。
(2)谁愿意上来领唱?(跟伴奏,其余生模仿吹箫)
编创活动
观看民乐合奏《紫竹调》
认识哪些民族乐器?
能学一学他们演出的动作吗?
模仿秀:民乐小合奏。(边唱边模仿,看看谁最投入)
五、课堂总结(略)

教学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