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
一、教学目标:
1、掌握3/4拍,并完整指挥。
2、通过歌曲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一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3、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红蜻蜓》。
4、把力度记号掌握,并很好的处理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1、双声部的配合,声音的和谐。
2、歌曲的处理。
三、歌曲分析:
《红蜻蜓》是首在日本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家山田耕作采用日本诗人三本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宫调式,共八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5—1”达三度,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的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四、教具:钢琴、磁带、录音机
五、教学对象:四年级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听音乐,师生问好!(提醒坐姿)
2、我们开始练声(lu音,让学生来弹)
3、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下面我们来听听关于童年的歌曲。
4、欣赏完这首歌曲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的童年呢
5、今天呀,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红蜻蜓》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来听一听。
6、那个同学听出来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子的了?那又表达了什么呢?
通过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引起来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我们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7、介绍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国,渔产业很丰富,因为在海边的缘故,美丽的海边还生活着一种美丽的精灵(红蜻蜓),她美丽的身影把人们带到美好的童年回忆中,让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充满遐想,同学们,你们能用歌声带我回到那美丽的童年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吧!
8、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共有几个乐句?(2个)
9、首先,老师弹一遍前四小节的旋律,同学们试着用母音模唱出来
10、听出来了么?再听一遍,听出来的同学在心里默默的跟唱。
10、高低声部各唱一遍。
11、轻声合唱前四小节,拿出手打3/4拍子。
12、太棒了!现在看歌谱后四小节,同样听辨默唱两遍。
13、能直接合唱吗?全班试着合唱后四小节。
14、我们来完整合唱一次歌谱,注意用轻声。
15、用“LU”再合唱一遍。
16、鼓励、激励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把他们看到的美景用最强烈的情绪表达出来。
17、生朗读,师用钢琴伴奏创造意境。
18、刚才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有几个字特别的突出,读的时候也特别激动,我们把它带到歌曲中去,在唱的同时把它们强调出来。
19、我们先唱第一段,高低声部各唱一次,带上歌词。
20、全班合唱第一段,提示坐姿、轻柔的声音和强调的字,词。
21、合唱第二、三段,重音突出。
22、表扬学生,全班整首歌完整的合唱一遍,注意互相聆听、配合默契、整齐、打拍子。
23、现在我们来看看旋律上方有什么?(渐强、渐弱)这是歌曲最原始的处理方式,跟我们强调的字有所不同,我们按书上的力度记号来演唱一遍,大家感觉一下哪种处理的效果最好?(录音)
24、(生:不同意见)每种处理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处理都会不同,你们的处理也很有新意,让我看到的不一样的蜻蜓,仿佛有红的、绿的、白的、黄的。他们的身影在水边忽高忽低,轻盈又灵巧,不时飞在水面上,跳起蜻蜓点水,不时又飞到竹竿上,亭亭玉立,这样美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感受吧!(生拿出准备不同颜色的纱巾自由舞动)。
25、边哼鸣边舞动。
26、多美的画面,老师因为你们的歌声,被带到的美好的童年时光,让我们再一次感受着蜻蜓的美和童年的这份纯真,完整的合唱一次吧!
27、看来你们也很激动,这样吧!同学上来指挥,老师呢!忍不住了,我要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唱,先在低声部。
28、再请指挥,在高声部。
29、太棒了,有同学想上来试试合作小合唱吗?
30、好的,今天老师开心,同学们美妙的歌声,带着老师又回到了童年,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优美动听的童谣,把你们最喜欢的一首童谣留到下节课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好吗?老师要谢谢你们为我带来如此美妙的歌声,下节课见!
拓展
为歌曲伴奏 师:这里有两件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我们选择哪件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好呢? 生:三角铁。 师:为什么? 生:三角铁声音柔和,适合这首歌曲。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生:随音乐伴奏
八、教学设计意图:
1、组织教学后,我设计的练声环节,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发挥、自己弹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协调能力。而指挥还是为他们终生考虑。让他们从小就打好基础,学习专业手法,一生受用。
2、我用和声训练导入课题。为二声部的学习做基础,使学生在之后学唱合唱作品《红蜻蜓》时轻松不少。我认为这样的导入还是很贴切主题的。
3、在学双声部旋律时,我分小节弹奏双声部。让学生听辨自己的声部及旋律高音。这样做有助于锻炼他们的音乐听力,并且同时达到学习旋律的目的。之后,在双声部旋律合作不错的情况下,我采用带字唱谱。用“1 u”合唱全曲,这为后来带入歌词打了良好基础。
4、学习歌词前,我还加入了朗读。在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同时,我把它们强调的字、词在谱上标出,并要求他们在演唱中强调出来。之后再看书上的力度记号。按书上要求演唱。感受不同的处理效果。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处理歌曲方面有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5、在最后我设计请几位同学饰演蜻蜓。把蜻蜓的姿态表现出来。而我就深入学生,和学生一起用“呣”唱全曲,带领同学边唱边感受蜻蜓的美。把美放在歌声中。
九、课后反思
1、整节课顺利完成。在进行中,学生合唱的美打动这我。在表演方面,学生也非常热情、积极,在我的引导和训练下,学生最后都深受到了意境的美。并表现到歌曲中。这一切令我很欣慰。
2、在指挥方面。学生一直很努力去做好。我也很努力去教。之后的时间,我觉得还应该继续教。练下去。让他们从小就专业化。
3、整节课由于歌曲情绪的原因。相比较下,整个课堂是柔和型,而不是激动型。我思考着,柔和的歌曲能否上得出稍热闹点的气氛。相信以后我会尝试一下。
4、学生的和声已训练到一定的层次了。处理歌曲也有很大进步,应该可以开始在声音的力度表现上加更多的训练了。相信以后会是不错的合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