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空气
第1节 空气的存在
1.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作为一种物质也具有质量。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并且很大。
3.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吸盘挂钩、吸管喝饮料、抽水机抽水。
4.自然界的风是空气水平流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所接收的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的。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高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导致空气水平运动。
1.(2019·鄞州)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2.(2020·余姚、慈溪)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抽水机抽水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
D.将注射器针管中的药液注入人体内
3.(2018·海曙)下列事例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
B.用力吹气球,将气球吹大
C.呼吸时,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
D.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体内
4.(2018·余姚、慈溪)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它就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大气压作用。下列四种现象中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5.(2020·北仑)下列情境中,不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医生用针筒把药液注射进病人肌肉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
D.化学实验时,用滴管吸取试剂
6.(2020·奉化、宁海、象山)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教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压扁易拉罐实验。对该实验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将易拉罐倒扣在冷水中是为了使水蒸气迅速液化
B.易拉罐被压扁是因为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
C.将易拉罐开口朝上浸入水中可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D.在易拉罐中加入少量水有利于加热时在罐内产生大量水蒸气
7.(2019·海曙)在塑料瓶盖上插入连有橡皮管的玻璃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使整个装置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在电子天平上称出塑料瓶的质量。然后打开止水夹,用打气筒往塑料瓶内打气,关闭止水夹,再称出塑料瓶的质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
B.打气后瓶内气压增大
C.在塑料瓶内装小部分水,过一会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塑料瓶一定变瘪
D.利用图中的部分实验器材还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8.(2020·镇海)在小煦利用塑料瓶完成的系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用手捏空软塑料瓶,塑料瓶变瘪
B.瘪的塑料瓶放在热水中恢复原状
C.抽去塑料瓶中的空气,塑料瓶变瘪
D.将空软塑料瓶密封后置于深水中,塑料瓶变瘪
9.(2020·海曙)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煦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煦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0.(2020·镇海)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C.在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的值一定不同
D.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11.(2020·余姚、慈溪)如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2.(2020·北仑)玻璃工厂能用吸盘搬运大块玻璃,其简易结构如图所示: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E为圆形吸盘。请你用所学科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可以用吸盘搬运大玻璃?
13.(2019·江北)在《空气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第2节 空气的成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的燃烧,把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掉,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等于原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原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
4.实验结论:①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②氮气难溶于水,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误差分析: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①装置漏气;②红磷不足;③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1.(2020·余姚、慈溪)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2.(2020·海曙)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止水夹打开
B.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a点时瓶内气压是大气压的1/5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瓶内
3.(2020·镇海)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4.(2018·鄞州)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倾斜U形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小
5.(2018·海曙)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煦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用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示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6.(2020·北仑)如图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某科学小组对其进行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用暖宝宝发热剂代替红磷,发热剂主要成分是铁粉、水和食盐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由于改进装置中未使用止水夹,暖宝宝发热时,气体膨胀逸出,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此实验中发热剂过少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7.(2018·海曙)下面是几位同学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一]小煦采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二]小科同学对图甲的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用放大镜点燃集气瓶内的红磷,其他步骤相同,如图乙所示。
(3)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实验三]小甬用图丙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4)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断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还有________。
8.(2018·余姚、慈溪)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如图1所示)。小煦所在的小组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对此,小煦想弄清造成误差的原因,于是与小组同学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小煦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止水夹没有夹紧,导致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导管逸出。
猜想二:可能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过早打开使水进入过多。
猜想三:可能是燃烧红磷时插入得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小煦的猜想二一定是不成立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小组实验后,发现猜想一和猜想三都是成立的,都会使测得的结果偏大。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生气体泄漏而造成误差,那应该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煦与组内同学对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瓶中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0·奉化、宁海、象山)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比例是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就能被引燃,说明_________________是燃烧的一个必要条件。若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没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余________(填选项)。
A.0mL
B.4mL
C.10mL
D.40mL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0.(2019·北仑)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小煦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不理解,咨询老师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它除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外,另有两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成员小科无意间发现向步骤⑤集气瓶内的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会变红。这一现象使组内成员积极地开展讨论,小煦认为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但小甬马上反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而实验中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可能使溶液显酸性。请根据正确的观点,对变红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0·海曙)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甲所示。在一容器中倒入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燃,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补充资料】暖宝宝又称为暖贴,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产生热。使用时贴于肩部、背部、腰部、胃部及相关关节部位,短时间内就能发热,平均温度53℃;可贴型暖贴持续时间在12小时左右。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此同学们作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确定________(填“猜想一”或“猜想二”)肯定是错误的。
(2)改进后的实验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原因是该黑色粉末能在空气中________(填“燃烧”或“缓慢氧化”),从而进一步消耗烧杯中的氧气。
(3)小煦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乙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2.(2019·鄞州)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若观察到结果小于预期值,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右侧止水夹一直处于打开状态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广口瓶中
C.装置漏气
D.燃烧匙中放入红磷过多
(3)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50mL)。请把下列操作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等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3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方式固定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停留处的刻度
最终注射器活塞在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连接处体积忽略不计)
13.(2020·江北)如图是小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结合图示探究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1)请写出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和气球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数
25mL
15mL
7mL
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试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_________________。
14.(2019·海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Ⅰ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cm2、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连接装置;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向玻璃容器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B两侧液面相平,此时A中的液面于刻度15cm处;
d.将过量的白磷放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e.通电加热白磷至充分反应;
……
(1)操作e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的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cm(填整数)。
(3)图Ⅰ、图Ⅱ均不仅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相比较图Ⅱ而言,图Ⅰ所示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1.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则称为纯净物。
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充在灯泡中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食品包装充氮可防腐、保鲜;医疗上可将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制造化肥和炸药的原料。
4.稀有气体:利用它们的稳定性可用作保护气,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5.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
1.(2020·余姚、慈溪)空气的成分主要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2.(2019·北仑)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含氧气的体积为42L,则其中氮气的体积为( )
A.78L
B.39L
C.156L
D.100L
3.(2020·鄞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4.(2020·海曙)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关于空气中某些成分用途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体
B.氧气既支持呼吸,又支持燃烧,是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气体
C.二氧化碳能供给植物呼吸,使植物长得繁茂
D.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5.(2020·北仑)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氮气为原料制取氨 ④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氧气、氮气等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①②
B.②⑤
C.②③
D.④⑤
6.(2018·鄞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约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C.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
D.空气的成分是非常稳定的,一直固定不变
7.(2018·奉化、宁海、象山)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质量报告中应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D.氦气可用于充填气球,氦气球像氢气球一样容易发生爆炸
8.(2020·江北)“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可以不用穿宇航服,因为在“天宫一号”的实验仓内充有“人造空气”,这种空气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以下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氮气不能供给宇航员呼吸,因此“人造空气”中的氮气是多余的
9.(2019·奉化、宁海、象山)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而“浊空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维持生命。下列关于“浊空气”和“火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浊空气”在空气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约为80%
B.“浊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C.木炭可以在“火空气”中燃烧
D.蒸馏水中也存在“火空气”
10.(2018·江北)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装置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11.(2020·奉化、宁海、象山)如图表示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示意图。据此可知:
(1)图中A为________。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空气是混合物
B.图中的其他成分指的是稀有气体
C.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熔点不用,可以分离出A和B
D.电流通过充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E.B气体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12.(2019·奉化、宁海、象山)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氮气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步骤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________,步骤③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___不同加以分离。
13.(2018·镇海)19世纪末,物理学家雷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得到的氮气密度有0.0064g/cm3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与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44年发现空气中的氩气。(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氮气的密度是1.25g/cm3,氩气的密度是1.78g/cm3)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②雷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③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④雷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空气
第1节 空气的存在
1.B
2.D
3.C
4.B
5.A
6.C
7.C
8.C
9.D
10.B
11.A
12.利用抽气机把吸盘内气体排出,使吸盘内气压大大减小(2分),吸盘外大气压远大于吸盘内气压(1分),大气压力把吸盘牢牢压在玻璃上,就可以用吸盘搬运大玻璃了(1分)。
13.现象:易拉罐被压瘪而严重变形。原因:加热易拉罐,罐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从罐内逸出。加热至罐口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此时罐内充满了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和残留的少量高温空气。当易拉罐倒扣在水中时,罐内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气体迅速减少;同时罐内残留的高温空气遇到冷水,温度降低。上述两个因素导致罐内气压大大减小。罐外大气压远大于罐内气压,大气压力把易拉罐压瘪。
第2节 空气的成分
1.D
2.C
3.D
4C
5.B
6.B
7.(1)燃烧匙 (2)白烟 (3)装置始终密闭,可减小误差,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4)21
8.(2)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因为集气瓶中的气压较高,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3)操作更简便、环保等 (4)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9.(1)温度达到着火点 不支持 (2)先变大后变小 (3)B
10.(1)先下降后上升 (2)c+4a=5b (3)加快集气瓶的冷却 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 (4)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水显酸性(或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酸等合理答案)
11.(1)猜想一 (2)缓慢氧化 (3)ACD
12.(1)烧杯中水倒流至瓶中,并约占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2)C (3)③①②④ 10
13.(1)铜+氧气氧化铜 (2)20% (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
14.(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装置A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12 (3)误差小,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1.B
2.C
3.D
4.A
5.C
6.C
7.A
8.D
9.C
10.(1)氧气 (2)水分 (3)二氧化碳
11.(1)氮气 (2)AD
12.液化 沸点
13.①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