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6 16:41: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石壕吏》
杜甫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3. 欣赏诗歌的留白艺术和描写细节的精彩语句。
请给他们配一个标题
杜甫很忙
历史上
杜甫的的确确很忙
杜甫一生辛勤耕作,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
传到今天的有1400余首,另有散文和赋2O多篇
有《杜工部集》传世
可以说的确是“劳模”无疑了
那么,杜甫究竟在忙什么呢?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世称“ 杜少陵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因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诗史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赴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背景简介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石壕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shù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读准停顿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投宿
抓壮丁的差役
在夜里
越过;翻过

诉说,叫喊
多么
对……说
服役
捎信回来
姑且,暂且
苟且活着
永远完了
正在吃奶的孙子
离开,改嫁
请求
跟从,跟随
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行的路。
还能够
文章翻译
傍晚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1.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
整体感知
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官吏在一村民家强行征夫的故事。
??   ??
天明――告辞――结局:
暮――投宿――开端:
夜――住宿――发展:
高潮:
线索:诗人的行踪
时间顺序
有吏夜捉人
听妇前致辞
请从吏夜归
独与老翁别
夜久
服役惨况
家中困境
自请应征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2、思考妇人交代的内容,可分几层意思?
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
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3.老妇“致词”是围绕“苦”字来写的,她苦在何处?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老年丧子之苦
贫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老妇有三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战争惨烈
“出入无完裙”
生活之贫困、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百姓受害之重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而用“捉人”?诗人“暮投”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品读探究
环境刻画——“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一个“暮”字,犹如泼墨,给全诗抹上了一层昏暗的色彩。然后单刀直入地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相关因素交代清楚,勾勒出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诗的总纲,“捉人”二字为诗眼。
不说“征兵”“招兵”而说“捉人”,于如实叙写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老妇苦苦哀求、逆来顺受的形象,为下文老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
“无以复加”“到了极点”,古人对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用“一何”
3.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官吏一步一步紧逼出来的。你怎样看待这个说法?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吏:【? 】? ?
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
妪:室中更无人。
吏:【 】????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
你们家还有别人吗?
撒谎!我听见有小孩子的哭声
妪:惟有乳下孙。?
吏:【 】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吏:【 】
妪: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母亲吗?快叫她出来!
那也得跟我们走!国家正需要人呢!你们家至少得有一个人跟我们走!
你这么大年纪了,去前线又能干什么?
4.“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没有明说是谁在哭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哭泣的或许是老翁,又或许是寡媳,他们旧伤添新痛,只能苟延残喘;哭泣的甚至也可能是“我”,“我”为这一家人的惨状而心酸、悲愤,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国家处于动荡不安而伤感、担忧。
5.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夜里有差役捉人。
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
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静,人心却无法平静。
这三个“夜”字联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
6.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杜甫能阻止吗?
他想阻止吗?
在官吏制度上,中国自古就有严格的地域等级之分,前面也说了,杜甫是华州司功参军,而石壕村位居陕州一带,老杜实在是无权干涉地方内政
由于安史之乱是一场叛乱,当时进行的战争是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因而当时人民一没有起来革命,二没有远走高飞,而是忍受着痛苦走上了战争前线。
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悲痛,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忧民又忧国,他支持朝廷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差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7.对于文中的“石壕吏”“老妪”和作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石壕吏:飞扬跋扈、凶神恶煞
老妪:饱受摧残、内心痛苦、勇于担当
诗人:忧国忧民、爱国无私
1.虚实相间,构思奇巧
诗歌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只用“吏呼一何怒!”点出其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而明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中“暮投石壕村”“听妇前致词”的“我”,是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见证人、旁听者,是诗歌叙事的线索,“我”的出现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
写法总结
2.用语精练,感情深沉
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句句叙事,无抒情议论语,而将深沉的感情融于具体的形象中。诗歌简洁洗练,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如“老翁逾墙走”一句,透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再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惨况。
全诗通过叙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歌颂老妇人勇于担当的精神,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主题小结
国之将颓,朝野皆哀!作为弱者的杜甫,并没有逃避现实的痛苦,他用满腔的热血倾注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用嘶哑的声音撕开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忧国忧民,呕心沥血,用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杜甫之所以伟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