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下 4.色彩对比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七下 4.色彩对比 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6 16:3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色 彩 的 对 比——补 色 对 比
——教学设计

课 题
色彩的对比——补色对比
年 级
七年级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材版本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知识与技能:认知补色对比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学习补色对比基本知识和一般应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补色实例分析掌握知识,并尝试用补色对比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色彩设计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补色对比带来的美感,进而使学生对色彩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对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增进了解,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色彩现象,学习用色彩装点生活。???
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发现什么是补色对比,掌握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是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游戏、欣赏生活与大自然的图片、多方面引导学生在了解、感受补色对比的美感特征,让学生了解补色对比的视觉规律,进而运用补色对比的视觉规律来表现美。学生人数约为50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四大组,每一大组中两人一个小组,目的是便于学生上课材料的分发使用和相互学习。
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导入、拼图游戏、现场练习、课堂巩固四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二)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拼色游戏、展示例图、设问的方式直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掌握本课知识点。???
教学重点
补色对比的基础知识;补色对比的四种协调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在补色的对比与协调中把握合适的度。????
重难点
突破:
采用直观欣赏、设问引导、现场练习的方式相结合,突破重难点。??
作业要求
选用所给模板,确定几组补色,尝试用一种补色对比协调法完成粽子的装饰,并说明想法。
教学准备
1.各种生活中有补色对比的图片。
2.色彩练习模板、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的彩纸、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学习活动。
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选择喜欢的色系为本组的名称,四组分别为红组、黄组、蓝组、绿组。教师将准备好的四种颜色的旗帜发给四个组的同学,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入新课。
2、通过考眼力游戏,学生自己发现色彩的对比关系。
师:首先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这有两张图片,我每张图片只放2秒钟。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快速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红色瓢虫周围有绿色的背景,一张是黄褐色长颈鹿与周围环境很类似)。学生在识别时第一张比第二张容易。提问:为什么第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引出物体与背景间存在色彩对比:色彩中也存在对比,我们称之为色彩对比(板书)。
3、感受自然色彩、生活色彩、艺术色彩,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指导:教师展示精彩的色彩图片,并用简练的语言指导学生欣赏图片,创设教学情境。
师:今天同学们的心情如何呢?黑板上哪种颜色的蛋糕盒能代表你的心情?
学生回答,并打开蛋糕盒宣读希望寄语。
【教学意图】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在激烈的竞猜游戏中,体会色彩对比带给人的独特美感,认识色彩的对比关系;导入新课。
二、趣味活动,探究学习色彩知识。
1、巩固练习,初步实践,拼摆色彩。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很好,现在我们做一个拼色游戏:你们能从黑板上的蛋糕盒中找出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吗?动手试一试。
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色彩规律,动手操作实践。
2、主动探究新知,发现和认识补色。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蛋糕中,哪两个的色彩对比最鲜明?找的最快最准的同学可以分到蛋糕盒哦!
学生积极寻找并回答:红与蓝、蓝与橙、蓝与黄、红与绿、黄与紫等。
师:引导学生观察色彩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出示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的色彩图片,说明这三组色彩对比最强烈。把这样的色彩我们称为“补色”,而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称为“补色对比”(板书)。
【教学意图】使学生在拼色游戏中放松自己,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色彩,使学生进入色彩学习状态,拼色游戏形象直观,使补色的学习自然过渡,环环相扣,认知的过程一气呵成,顺利成章,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两种颜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学生在色相中找出180°对比的互补色,在一般现象中发现认识色彩规律。
4、学生试着归纳并小结补色的概念:补色是指在色环中正好成 180度角对比,几何学中称为补角,补色的“补”大概由此得名。一般来说只有三对补色,即黄与紫、蓝与橙、红与绿。补色相互搭配,鲜明而强烈。
三、讨论分析补色协调法。
1、感受补色搭配的色彩效果,请学生讨论补色对比搭配的优缺点。学生代表表达观点。
2、师:补色搭配色彩效果强烈,但常会有令人目眩的感觉,怎样使对比色在应用时取得既鲜明有和谐的色彩效果呢??
3、补色协调法:
①降低一方纯度 ②加入同一颜色
32099258255094297582550
③用中性色间隔 ④改变面积比例
952500920753209925101600
学习补色的四种协调方法:展示图片,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思考并回答。每回答一种,教师出示图例和相应的艺术家作品,进行详解。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深地理解、接受。?
【教学意图】在四种协调法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了画家、设计师、民间艺术家等运用补色对比搭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补色协调法,拓宽学科知识,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更深层次地理解补色在艺术作品中所赋予的情感和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留心观察。
四、运用知识,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本课学习的补色协调法表现传统民间艺术作品(装饰粽子模板)。
【教学意图】本课的作业以不同的色彩搭配形式呈现,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审美喜好,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了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审美升华。
向全班同学介绍个人以及本组作品的创作构思和色彩处理的想法。作品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在别人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意图】本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空间,在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让所有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的结尾,大家来读一首关于色彩的诗,加深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吧!
【教学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掀起师生在情感上的高潮,诗歌如同希望寄语,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用艺术创造美的愿望。
?? 七、课后作业??
1、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应用了补色对比?
2、同学们尝试运用补色对比搭配服装的色彩,体会带给你哪些新的感受。
3、在家居环境布置中找一找不和谐的色彩搭配元素,给家长提一些好的意见或建议。
八、板书设计
色 彩 的 对 比——补色对比
? ? ?
172402578105
???
1285875259080
《色彩的对比——补色对比》教学反思
??? (一)引发兴趣,激发热情
本课教学设计首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而这种激发兴趣的行为必定是以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载体的。游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色彩。教学活动设计灵活而有序,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迸发了学习热情,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开端。
(二)关注体验,注重过程
本课以学生自主的色彩观察为主线,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关注学生色彩体验和认知过程。通过拼图游戏、自主探究、名作赏析、生活观察、创作表达等多种活动,感受补色对比的变化关系,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性逐步上升为理性,梯度衔接合理自然。合理地构建色彩艺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地表达对色彩的感受。
(三)运用媒体,扩大容量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以多媒体课件贯穿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美术文化信息,加深了对色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审美感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体验成功,展示个性
在学生色彩练习过程中,我设计了利用补色搭配的剪纸为民间艺术品(端午节粽子)进行装饰,种类多样,便于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这样的作业设计,可免去七年级学生调色不准的困难,使学生直接贴出色彩关系,既明确了色彩变化的过程,又节省了调色的时间,尽可能给学生留下充裕的相互交流时间,从而达到了练习色彩的目的,既培养了环保节约的好习惯,又应对时宜,渗透了民间优秀传统艺术知识。
教学中各个小组通过合作、互动、创作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都可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集体的创作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本课教学也有不足,如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没有使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活动相统一,没有完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时间不够充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我希望美术课能让学生学习的更快乐,获得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的基本语言,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会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环境与生活,让美术课成为每个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