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下 16.彝族器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七下 16.彝族器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6 17: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彝族器皿
教材分析:
《彝族器皿》属于四川乡土地方教材内容,是对凉山漆器即彝族漆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属于美术教科书四大板块领域中的造型·表现类课程。本课为七年级课程,在小学美术课上学过《成都漆器》一课,这为同学们学习《彝族器皿》这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区分成都漆器和彝族漆器的异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彝族器皿的纹样和色彩,初步掌握彝族漆器的纹样和色彩运用规律。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等美术核心素养。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激趣、指导观察等方法启发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具有彝族特色的漆器。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美术表现等美术核心素养。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创作彝族漆器,掌握彝族漆器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方面的美术核心素养,进而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艺术文化。
教学重点:
明确彝族漆器图案纹样特征和色彩含义。
教学难点:
1、了解彝族漆器三种色彩的内涵及三色错综搭配、间隔使用的规律。
2、运用综合材料制作一件具有彝族漆器特色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彝族漆器教具、红黄黑三色胶泥、无痕胶、空白器皿。
学生:黑色、红色记号笔、红黄黑三色胶泥、空白器皿。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一)课前播放视频短片《七月火把节》,营造彝族氛围。
(二)课前播放的视频,猜猜这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彝族人口高达776万,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市区内。
(三)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心中的彝族印象?
他们热情好客、勤劳朴实、能歌善舞、服饰艳丽、配饰精美、建筑独特。
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堂关于彝族的乡土地方课程。
讲授新课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川地方课程——彝族器皿。
1、什么是器皿?
器皿是指用以盛装物品的物件的总称。器皿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做成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展示普通器皿的图片,再出示彝族器皿的图片,让同学们通过图片直观对比。(使用新媒体技术放大镜、聚光灯等教学功能,促进学生的对比观察。)
这种色彩艳丽、纹样独特的器皿,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漆器。彝族器皿也称之为彝族漆器。
2、什么是彝族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经开始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
四川漆器代表是“凉山漆器”,即“彝族漆器”
3、彝族漆器的发源地在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米市镇伊洛乡。(播放彝族漆器宣传片)
(二)彝族漆器的四个特点:
选料考究
工艺复杂
天然环保
具有审美和实用的双重价值。
彝族漆器是彝族民间艺人利用木头、竹子、皮革等材质做成的餐具、酒具、马具、兵器等工艺美术品。
彝族漆器主要采用的是桦槁、杜鹃等原木,颜料则采用漆树黏液、朱砂、石黄等天然颜料。
漆器系手工制作,耗时费力,须经近四十道工序方能完成,加之土漆漆膜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是才能慢慢干燥,工期长、劳动量大。
(三)彝族漆器的艺术特征——纹样
从老师PPT出示图片和每个小组摆放的自制漆器摆件中观察,寻找漆器中都有哪些纹样?(小组观察讨论1分钟,运用信息技术下的计时器功能)
彝族漆器上的纹样:漆器纹样独特,都是和彝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
点、线、面的运用简洁大方。纹样具有装饰的对称性和变形的抽象性的特点。
2、单独纹样归纳分类
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几何图形
组合纹样:
适合纹样:指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纹样,图案素材经过加工变化,组织在一定的轮廓线以内。
二方连续纹样:指一个单元纹样向上下、左右反复连续起来的纹样。
4、教师示范(播放民间艺术绘制视频,并在准备好的空白器皿上,用勾线笔勾画纹样。)
注意提醒学生绘制纹样时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操练之前,先观察老师提供的彝族器皿手工样品,讨论应该可以怎么画?
5、课堂练习作业一:在空白器皿上绘制一张具有彝族漆器特色的纹样稿。(在彝族歌曲《无悔的等待》背景音乐下完成,音乐停即时间到,共计5分钟)(教师请同学运用希沃白板中的画板工具,在白板中现场绘制纹样。)
(四)彝族漆器的艺术特征——色彩
1、出示图片,请同学观察彝族漆器的色彩。
2、引出彝族的三色文化
红色指的火焰:勇敢、热忱、喜悦
黄色太阳象征:光明、富裕、健康
黑色为黑土本色:庄重、严谨、高贵
3、总结彝族三色文化寓意民族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
4、 教师示范:在刚刚绘制好纹样的器皿上,巧用彝族三色文化对构好纹样的器皿进行上色。运用胶泥时注意按压贴合以及超出纹样的部分使用胶泥工具进行切除。
5、课堂练习作业二:巧用材料完成一个具有彝族特色的漆器。(在彝族歌曲《阿依几几》背景音乐下完成,音乐停即时间到,共计8分钟)
三、作品展示
每个4人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并请每个组的组长为其投票。没有被推选的同学将作品有序的摆放到展示台。(空间位置有限,先到先得。请同学们尽快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四、作业点评:
1、从创意、图案、色彩等角度来评价,评出最佳纹样奖、最佳色彩奖。(采用希沃助手,现场拍照投屏技术及时反馈)
2、彝族漆器的衍生作品
彝族漆器是在古餐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今天刘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餐盘之外,还有碗、酒杯、牛角、兵器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神秘的彝族文化受到了中外友人的喜爱,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如具有彝族漆器特色的发簪、手镯、耳环等。
五、本课小结:
我们生活中很多废旧的物品,可以通过加工设计变成美丽的艺术品,课后请同学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和创造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彝族漆器的纹样和色彩,以及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彝族漆器。
经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热爱民族艺术文化,学习民族艺术文化,传承民族艺术文化。展示出当今中国少年应该具备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六、板书构思:
彝族器皿——漆器
漆器单独纹样:
日月星辰
山川河流
动物植物
几何图形
漆器组合纹样:
适合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
漆器的色彩:三色文化——红、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