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20
史试题
答案
解】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仅仅局限于
流域的中原地区,还包括了燕辽、江浙、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黄河下游等众多文化区
选B
2.【答案】B
详解】图中所示是一块东汉牛耕图画像,画面
牛的耕作方式、农夫锄草以及播种
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表明此时牛耕等耕作技术日益成熟
材料无法反映犁耕
技术的推广情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
体现不出男耕女织的分工协
乍,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农
劳作场景,无法得知生活水平的
故排除D项
答案】C
解】随
地区的广泛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南方水稻在粮食总产量中跃
居首位,逐渐取代了粟、麦
从而推动了中国主粮结构的转型,故选C项;材料无法
反映曲辕犁的推广
故排除A项;经济
移完成于南宋,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
方农业的衰退
4.【答案】B
解】明清时期的徽州教育,虽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以伦理为核心的范式,但由于商业经
济发展的影响和
其商业实用教育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
总结经商
商
业书,故
表述错误;商业书籍
只是义利观的变通和调和,不是传统教
观念的蜕变,排除C项
材料无关,排除
5.【答案】D
详解】清政府放弃分封当地民族首领的传统做法,实行军政管理体制,这一举措有利于
央集权,维护国家统
确;题干涉及的新疆少数民族
央
政管理体制是
央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并不是实现民族自治,排除B;C表
绝对,排除
6.【答案】C
解】材料
的排外主义被纵容和鼓动起来,将国家陷于劫难之中"体现的是义和团的
排外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正确
D不符合材料的主
答案】A
解析】材料“保守绅商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
十年矣,而辫发犹所在皆有”,
反映出中华民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的成果
传统习惯势力的
些旧的观念依然
城市存在,说明当时社会变
折和缓慢
确;“盖
表
是
保守绅商公然抗拒剪辫的借口,排除B项;留发并不代表有复辟的根基,排除C;材料与
关,排除D项。
案
解析】材料
国蚕农
所知晓,二无
无所作为”,反映出近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是
年
联考历史
(共4页)
接受
格制定者,C项正确
世界市场联系的加强和
产贸易全球化都
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A项和B项:D项不符合客观史实
答案
解析】材料
资产阶级、智识界、自由职
专门家和小工商业主”
反对苏维埃政府
众组织”,表
建立抗日民族统
战线的诚意,反映当时社会主要
阶级矛盾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D项正确:建
抗日民主联合政
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的,排除A项:材
料与根据地建设无关,B项排除;C项与材料中抗日的主旨不符
答案】
解析】从表格信息来看,1985--1991年中西部地区CDP占全国GDP的总量减少,东部地区
DP所占全国GDP的总量快速上升,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
映出国家生产力布局继
海倾斜,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故B项正确
选项表述不符合表格数
描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提
除D项
答案】B
析】罗马法规定“出售物
款将成为嫁资的一部分
其留下一部
说明罗马法在保护相对弱势地位的妻子财产权
护了丈夫的权益,显
律的公平正义,故选B项;罗马法从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阶级利益,但在材料
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保护夫妻双方的权
不是丈夫或妻子的单方面利益
排除
析】16世纪西北欧的货运市场合伙制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组织形式
新,故
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A项;材料与价格革命无关,排
除
材料没有涉及欧洲
息,排除D项
答
纪英国人
率始终保扌
反映出工业革命期
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大量需求,刺激了出生率的提高,故选C项;英国并不是一直保扫
劳动力高速增长,1878年后
逐渐下降,排除
国丹麦
生率低于英
国,不代表该国劳动力数量就低于英国,排除B项
生率会影响经济发展,但不是决
定因素,排除D项
4.【答
解析】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冷战局势的变化和英国国力的衰退,英国决心将对外政策从
全球外交政策转到重点面向欧洲的政策,故选C项;英国外交政策制定相对独
美国政
影响,但是不存在被美国控
除A项;英国长期坚持对
均势政策,维护本国
利益,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与争夺欧洲霸权无关,排除
答案】A
解
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重
全球自由贸易制度和规则,导致国际贸易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艰难和曲折
选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冷战守旧思维,排除B项;世界经济发展放缓,不是全面
年
联考历史
2页(共4页)湖北省重点中学智学联盟2022届高二年级5月联考
历史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参与中国文明形成总进程的主要地方社会,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大
1)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
Ⅱ1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Ⅲ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A.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华夏文化兼容并包
D.各地文化融合交流
2.下图为出土于江苏睢宁县的东汉画像石的画面(局部)。画像描绘了田间农夫举锄耘草、扶
犁耕地、播种的劳作场景。该图说明当时
A.犁耕技术普及全国
B.耕作技术日益成
C.男耕女织分工协作
D.农民生活富足安详
3.唐宋时期的主粮主要由粟、麦、稻构成。唐代北方粟、麦的生产和消费在全国占有绝对
优势。北宋时期南米北运,稻米逐渐取代粟、麦成为全国最主要食粮。这种变化反映出
A.曲辕犁大规模推广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地区广泛开发
D.北方农业生产衰退
4.明朝中叶以后,徽州刊刻了大量总结经商经验的商业书。文字平实易懂、琅琅上口,除
路程图书之外,还包括有商业数学、自我保健、天气预测等为商业服务的知识。这体现出
A.传统教育走向商业化
B.商业实用教育的推行
C.教育价值观念的蜕变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智学联盟2022届高二年级5月联考历史试题第页(共6页)
5.清政府在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放弃了分封当地民族首领的传统做法,决定实行
军政管理体制,将新疆分为四大军政区分别管理。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消弭民族冲突
D.维护国家统
6.有学者指出:“就民众而言,这虽说是一场自发的朴素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就朝廷和官府
而言,却是一种愚蠢的无知的倒退行为。盲目的排外主义被纵容和鼓动起来,清政府同时
对若干个世界一流国家宣战,将国家陷于劫难之中。”学者认为“这场运动”
A.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B.延缓了半殖民地化进程
C.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获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7.中华民国初年,不少城市的保守绅商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以至“清社之屋,
今十年矣,而辫发犹所在皆有,盖忠孝之表示也”。这反映出
A.社会变革曲折缓慢
B.忠孝观念影响深远
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
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
一本反映20世纪早期中国生丝生产与运销的著作中写道“中国新茧的市价和蚕农育蚕的
成本几乎没有联系。它们是和纽约、里昂的市场价格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这个价格中
国蚕农是一无所知晓,二无所操心,三无所作为。”作者认为近代中国
A.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B.生丝生产贸易全球化
C.丧失生丝价格主动权
D.蚕农不关心市场价格
9.1936年毛泽东在写给全国各界救国会的信中强调“已经规定一切小资产阶级、智识界、自
由职业者、专门家和小工商业主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宣布了一切抗日、不反对苏维埃
政府的党派、团体和群众组织,在苏区享受民主自由的权利该书信
A.推动民主联合政府成立
B.鼓励参与根据地的建设
C.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D.反映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10.下图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
985-1991年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GDP占比表(单位:%)
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东部50525418547655556550582
中部|34093161312430441301930.192829
西部153914201400140114065148014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三大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B.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政策效应
C.中西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滞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展开
11.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出售了原本属于嫁资的物品,售款将成为嫁资的一部分。丈夫
在向妻子返还嫁资时,即使要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法律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用以维持生活
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维护丈夫合法财产权益
B.蕴含了公平正义的理念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注重保护妇女财产权益
12.16世纪西北欧的货运市场合伙制特别盛行,船舶的所有权由商人和船主共同拥有,甚至
许多船长仅仅是商人船主的雇员。海上贸易的船运、贸易、租借船舶等都由几个人或几
个合伙组织包揽。这反映了
智学联盟202届高二年级5月联考历史试题一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