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3课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第3课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8 17: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蜗牛与黄鹂鸟》
课型或模块
歌唱综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们懂得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带休止符的节奏,并为歌曲伴奏。
3、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探究团结的精神。初步学会评价。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以及学习新节奏型X
X
X。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节奏X
X
X。
教学内容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
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诱生想动”教学模式是:带入情境,激趣动情――丰富情境,析难解情――深化情境,品美治情――渲染情境,即兴抒情。 
2、“指导学法,导生会动”。想通过以上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在提高审美的同时产生快乐。
3、通过这堂课来给学生一个机会、一种表现的欲望、一种创新的动机和一种发散思维的环境。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由表演、自由创作、自由评价。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节奏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
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讲故事导入?
?
a
、师:提问:同学们见过蜗牛吗?那同学们愿意把你印象中的蜗牛表现出来吗?如通过描述蜗牛外貌特征和模仿蜗牛爬行动作等等。
b、老师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2、直观感受,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蜗牛为什么爬行得那么慢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倒底是怎样爬行的?(教师有意识地配上切分节奏音律)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用一条简单的节奏型来模仿它。
(出示节奏卡片X
X
X)大家一起来拍一拍,看看像不像?”
(1)复习节奏:教师用双响筒敲击切分节奏X
X
X,学生拍、读节奏。
(2)拍读由X
X
X组成的节奏组合。
学生回答老师问题
学生聆听老师讲故事
学生回答老师问题
学生拍、读节奏
出示图片课件
课件演示
出示节奏卡片X
X
X
让学生充分发挥表演才能,有特色的给予奖励
1、通过说蜗牛、演蜗牛从而锻炼形象记忆、口述能力、模仿能力。关注学生的表现过程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能给其他同学带来美和快。2、通过电脑课件图象、音律演示切分音节奏,使学生直观感受难点节奏X
X
X,为学习新歌作了铺垫。
展开阶段
1、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
2、再听歌曲,讨论歌曲中,我们要向
蜗牛学习什么的精神?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学唱旋律。跟随老师的钢琴来视唱歌谱。
5、学唱歌词。
6、歌曲处理:老师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分角色演唱。
7、分角色表演。
8、全部表演歌曲。
学生聆听歌曲、讨论交流
学生朗读歌词
学生学唱歌曲
多媒体课件
钢琴等
老师激励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等
学习歌曲时,从聆听歌曲、视唱歌谱、按节奏朗读歌词到随旋律填唱全曲,通过反复听唱练习,提高了节奏感,使学生更好演唱唱歌曲。

展阶段
创编活动
(1)插放VCD再次感受歌曲情绪,启发学生的想象和即兴创作。
(2)分组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扮演葡萄树、黄鹂鸟、还是蜗牛。
(3)请优秀的小组出来展示。
学生观看多媒体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
多媒体课件
钢琴等
老师激励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等
通过歌曲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即兴创作灵感,启发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内涵。
结束阶段
师: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激励
与点评
让学生分析和辨别黄鹂鸟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要学习蜗牛身上那种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课后反思
设计时间:2019

2

22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