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九年级下期语文测试(2)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讪笑shān 虔诚qián 颔首hàn 忧心忡忡zhōng
B.伛偻yǔ 看守kān 悲怆cāng 风流倜傥dǎng
C.缜密zhěn 恣意zì 归咎jiù 严惩不贷chéng
D.埋怨mán 纤维qiān 拮据jū 亘古未有gèng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痛心疾首 莘莘学子 悔人不倦 B.走头无路 独竖一帜 金榜提名 郑重其是
C.吹毛求疵 矫揉造作 前扑后继 杳无消息 D.胜卷在握 理屈词穷 言简意赅 接然不同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B.《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赋”“ 比”“ 兴”三部分,创作上采用“风”“ 雅”“ 颂”的手法。
C.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史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D.刘禹锡《陋室铭》的“铭”,韩愈《马说》的“说”,诸葛亮《出师表》的“表”都点明了文章的文体特点。
4.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序中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和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暗示了文章的主题:不甘平庸的人都要担当患难,凡担当患难必须高尚善良。
B.武松是《水浒传》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等故事清晰地展示了他被逼上梁山、有恩必报的英雄形象。
C.《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D.在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冒险家格列佛看到许多奇怪的事:小人国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大人国的教授们希望废除口语,通过以物示意的办法来改进本国语言。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是低碳环保,还是可持续发展,都是尊重自然规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 人类的福祉。碳减排的目的是要把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到大自然可 的水平,使其不至于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 。
A.不仅 牟取 承受 威慑 B.无论 牟取 承担 威胁
C.不仅 谋求 承担 威慑 D.无论 谋求 承受 威胁
6.古诗文默写。
⑴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⑵斯是陋室, 。
⑶诗人龚自珍的“ , ”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⑷诗人喜欢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到景物描写之中。李煜的“ ”借梧桐写出自己亡国被囚的深深寂寞;李白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衬托了自己对朋友遭贬的无限忧伤;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借莺歌燕舞,传达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近日,北京市某小学迎来了48个发展中国家的110名官员,他们是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国家援外项目的第二批学员。这些官员将在北京进行2至4个月的汉语学习、考察和交流。该项目希望这些官员通过学习能够成为汉语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搭建桥梁。
材料二:汉语,是承载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形态的标志,世界“汉语热”正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百余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到3000万,法国巴黎的街头就矗立着这样的广告牌: 。
材料三:汉语之所以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字的适应性。汉字经历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的书法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⑴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⑵根据语境,为材料二的横线上补出恰当的广告语,写在下面,书写要工整。
⑶探究右面几个篆体汉字的形体特点,从例字以外的四个字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的句式,巧说汉字。
二、现代文阅读
人生拿趣味做根柢(注:“根柢”意思是基础、源泉。)
①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
②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③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⑤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地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
⑥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⑦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
⑧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意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
⑨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算是完了,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什么坏事都要从此产育出来的。
⑩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毒害的物质哩。
人类若是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倘整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10.文中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半空中悬浮着一只青蛙,几只昆虫从青蛙头顶上飞过,青蛙跳起来,将虫子吞入口中,然后扔停在半空中,悠闲自得……这不是天上的神蛙,而是2010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的杰作。海姆是个充满奇趣想法的“科学怪杰”,飞起的青蛙,就是他用强大的磁场托起来的。他还曾模仿壁虎爪子的结构,研究出特殊的材料。装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手套和外衣,人就可以吸附在物体光滑的表面,成为“飞檐走壁”的蜘蛛侠……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供养着一批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像孩童一样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玩得津津有味,玩着玩着就玩出了个诺贝尔奖来。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走送之 ( )
⑵无从致书以观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4.宋濂借书的主客观原因是 ,体现任末好学的文字有
。(用文中语句回答,答出一句即可)
15.你从宋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和任末“非圣人之言不视”的做法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6-17题。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上阕所展现出的画面。
1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
18.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坚守
⑵仔细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然后作文。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2012年春九年级下期语文测试(2)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A项讪笑应为shàn,忧心忡忡应为chōng;B项悲怆应为chuàng,倜傥应为tǎng;D项纤维应为xiān,亘古应为gèn。)
2.B(A项诲人不倦;B项走投无路,独树一帜,金榜题名,郑重其事;C项前仆后继;D项胜券在握,截然不同)
3.B(内容为“风雅颂”,手法为“赋比兴”。)
4.D(“废除口语,以物示意”发生在飞岛国。)5.D 6.略
7.⑴外国官员在京学汉语。
⑵学习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体现出学汉语的重要性,意对即可)
①汉语学到手,一生无忧!
②学习汉语吧,别让自己OUT了!
③学习汉语,追世界潮流! ④学习汉语走在世界前沿!
⑶(示例)休:左边人,右边木,人倚修木自在休。
掰:两边手,中间分,双手一分就是掰。
苗:下良田,上嫩草,草生沃田育成苗。
明:左朝阳,右晓月,日月同辉天地明。
二、现代文阅读
8.人生的根本子在于趣味。(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若答“人生拿趣味做根柢”扣1分。)
9.承上启下(过渡)(1分),由上文“我”的正面例子的论证过渡到下文的反面论证。(1分)使全文的论证思路更清晰,论证更全面、有力。(1分)
10.比喻论证(1分)。
把活动比作机器,把趣味比作燃料(1分),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趣味是活动的源泉”)的观点(1分)。
11.示例:趣味是创造的源泉。海姆等科学家把研究工作变成了充满趣味的事,在“玩”中充分领略和享受研究工作的趣味,激发工作热情,激发创新火花,从而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能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
12.⑴跑;⑵得到。
13.因此别人大多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14.主观原因:嗜学;客观原因:家贫。
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或“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三处答一处即可。)
15.诚信守约,借东西按时归还。读书要有选择,读名家的好书。
16.秋天的边塞,寒气袭人,大雁向衡阳飞去。风吼、马嘶同不断的起伏的号角声混杂一起。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暮霭苍茫、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17.思念家乡,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