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九年级下期语文测试(6)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茶几jī 蓓蕾léi 瞬息万变shùn B.干涸hé 氛围fēn 随声附和hè
C.创伤chuàng 隽永juàn 不省人事xǐng D.矩形jǔ 镌刻juàn 情不自禁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嬉戏 宽恕 连声诺诺 囊萤应雪 B.风韵 清彻 惟妙惟肖 一气呵成
C.懊恼 告罄 味同嚼腊 山崩地裂 D.酝酿 抵御 断章取义 一泻千里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 ——谁创造了这个字?
这个字最简单又最 ,最通俗又最 ,最单纯又最 。
给这个字以尊严,给这个字以深刻的思想,给这个字以 的感悟,给这个字以 的形象——让这个字巍然屹立,神圣不可亵渎。
A.复杂 深奥 丰饶 炽烈 高大 B.深奥 深刻 丰富 炽烈 高大
C.复杂 深奥 丰富 强烈 崇高 D.复杂 深刻 丰饶 强烈 崇高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多为勉励、称许之辞;《陋室铭》的“铭”也是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文辞精炼。
C.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成就都极高,其词题材广泛,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重阳节前后的那几天,可以说是秋天的精神发挥得最充分的时候。 。
知道大自然是如何地在那里表现着灿烂的精神,又如何地在那里发挥着崇高悠远的诗意了。
①你就可以在驴背上看见缓缓地从你两旁经过的秋山野景
②最好是到那丘陵起伏的高旷之地
③倘若不相信这句话,你不妨到野外去走一趟看看
④还需骑一头蹄声得得的驴子
6.古诗文默写。
⑴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⑶李商隐《无题》中比喻对爱情至死不渝,现在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句是:“
, 。”
⑷古诗词中有许多富含哲理的名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揭示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 ”既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魄,又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7.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用的笔和点乃鼠标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
⑴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举出两项)
⑵阅读下面两段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向联合国申报把书艺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材料二: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有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饿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10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脏乱、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你的结论:
。
⑶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的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理由。
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
。
二、现代文阅读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肌肤,男人如同穿在铁扦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稍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儿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不能,给我一碗水?”
他目送着男孩儿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无。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儿:“只你一个人在家吗?你娘呢?”
“娘下地锄草去了,天黑才能回来。”男孩儿说,“娘说阳光很毒,正好可以晒死刚刚锄下来的杂草。娘回来的路上会顺带打满一筐猪草……娘说回来后给我贴玉米饼子,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我想帮娘做饭,可是我不会,我只能帮她烧火……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儿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儿盯着男人,“我能搂满满一筐猪草呢。”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儿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男人尴尬地笑,收回手。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后来我爹跑了,我们就搬到山上来……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所有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他跑了……”
“你爹跑了,跟你娘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是娘的男人啊!”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娘了,不要我了……娘说他不是男人,他不配做男人……”
“你认识你爹吗?”
“不认识。他跑掉的时候,我才一岁……我记不起他的模样……他长什么模样都跟我没有关系……他跑了,就不再是我爹。”男孩儿接过男人递过来的空碗,问他:“还要吗?”
男人点点头,看男孩儿返身回屋。他很累,再一次在树墩上坐下。
男人再次将一碗水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
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儿:“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儿仰起脑袋:“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和你娘……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儿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胆战心惊……”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儿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沉默良久。
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一切都仿佛被烤成了灰烬。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炽热的阳光。脑后火辣辣麻酥酥,痛。可是痛得爽快,痛得舒服——这之前,他品尝过太多的阴冷。
他低下头,问男孩儿:“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儿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儿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儿,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儿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有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儿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儿,为男孩儿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儿。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儿,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
8.梳理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填空。
起因:男人把别人打残,丢下妻儿逃跑。
经过:
结果:男人和儿子对话后,醒悟自首。
9.文中“娘”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10.文中写男人“喝水”的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1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朵一朵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
12.请从文中画线的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或其中的一句,从修辞方法的运用或用词的角度,设计一个品味语言的题目,并写上答案。
设题:
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此岩极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略无阙处 ( )
⑵良多趣味 (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④段却写道“渔者歌曰”,这是采用了 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
16.乙文中用“朝发”“暮宿”表现水曲,甲文则用“朝发”“暮到”表现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7-18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联运用了 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 的真挚感情。
18.“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作为景物描写的内容,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四、作文
19.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在 的路上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
⑵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旧钟对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每年我们要走将近3200万次。”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旧钟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它摆了将近3200万次。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012年春九年级下期语文测试(6)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A项中“蓓蕾”应为lěi ;C项中“创伤”应为chuāng ;D项中“镌刻”应为juān 。)
2.D(A项囊萤映雪;B项清澈;C项味同嚼蜡。)
3.C
4.A(《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
5.③②④①
6.略
7.⑴示例:①举行写字比赛;
②举办面向社会和家长的书法展,同时也请社会上的书法名家到学校举办书法展;
③组织学生在学校或公共场所进行义务写宣传标语、春联等活动。
⑵日本、韩国和中国对小学写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现状不同。
⑶示例: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应该写好汉字。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
二、现代文阅读
8.妻子带着孩子迁居山上,艰难度日,等男人回来。(意对即可)
9.勤劳、坚强、忠贞、对生活有坚定的信念。侧面描写(通过他人对话)
10.要点提示:①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写男人心理的变化;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1.“一朵一朵的阳光”象征个人的能温暖自己也能温暖他人的力量,就像家,就像世上的人们,这些力量连接起来,就能战胜困难,驱散黑暗和寒冷,创造光明美好的生活。(意对即可)
12.示例:修辞设题:“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肌肤,男人如同穿在铁扦上的垂死的蚂蚱。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男人逃亡在外身心俱疲的痛苦。
用词设题:“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肌肤”和“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中的“烘烤”和“喷射”两个词语的使用,有什么妙处?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七月阳光的灼热,为表现男人的心理作铺垫。
三、古诗文阅读
13.⑴同“缺”,空缺。⑵实在。
14.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5.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6.水急。
17.想像 思念、关怀。
18.交代了季节,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出离情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