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集训19
生命活动的调节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解析:由图可知E是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即
⑤。
2.
C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故C符合题意。
3.
A
解析:A、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叙述错误,A正确;
B、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叙述正确,B错误;
C、正常人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进食后,
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叙述正确,C错误;
D、青春期,性激素
能刺激第二性征的出现,叙述正确,D错误。
4.
B
解析:A、由图可知,人类听到警报声后存在两条反射弧,一条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肌肉,这个过程是神经调节,还有一条到达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该过程是激素调节;所以整个过程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故A正确;
B、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B错误;
C、快速奔跑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会加快;吸气时,肺部压强减小,膈肌下降;故C正确;
D、肾上腺激素增多,会是人体的呼吸、心跳加速,代谢加快,产生的能量增加,耗氧量增加;故D正确。
5.
D
解析: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A不合题意;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故B不合题意;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故C不合题意;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故D符合题意。
6.
C
解析: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富贵竹,可将植物放在单侧光的坏境下,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从而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少生长慢,背光侧生长索浓度多生长快,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改变单侧光照射的位罝(使单侧光反复位于植物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即可出现如图的植物。
7.
A
解析: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芯片冲激患者视网膜细胞,视神经细胞向患者大脑发出信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A符合题意。
B、仿生眼睛是一种电子版视网膜代替患者的视网膜,患者使用了仿生眼睛就能看到东西了,但是由于患者失明所以他们的人眼视网膜不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
。
C、该芯片植入体内会引起排异反应
,只
适用于眼部失明患者
;C不符合题意。
D、仿生眼能够刺激患者视网膜后面的视神经细胞,导致患者能够看到东西,但是如果患者视神经细胞受损,那么仿生眼刺激患者的视神经细胞就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视神经细胞受损引起的失明并不能用仿生眼睛治疗,D不符合题意。
8.
C
解析:A、甲是肝脏,肝脏能够合成肝糖原,同时肝糖原也可以分解从而参与血糖调节,A不符合题意。
B、乙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后,血糖浓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丙是胃,胃只吸收水、无机盐、酒精,与血糖的浓度调节无关,C符合题意。
D、丁是胰腺,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不符合题意。
9.
B
解析:A、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腔体积变大,A不符合题意;
B、低温环境,人体需要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B符合题意;
C、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D不符合题意。
10.
C
解析: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偏高,从而侧芽抑制生长;因此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b和c。
11.
A
解析:A、叶逐渐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
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
,A正确,符合题意;
B、C、D中:根向水生长、茎背地生长、茎向窗外生长都与植物的感应性相同,BCD错误,不符合题意。
12.
D
解析: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丁是实验组。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因此乙小狗会生长缓慢,
乙狗可能切除了垂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丙狗手术后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值,会出现精神不振,发育停止,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丁狗的雄性激素低于正常值,因为雄性激素能维持第二性征,丁狗可能切除了睾丸,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狗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乙狗会生长缓慢,生长发育速度处于术前状态,而丙狗切除了甲状腺,发育停止,患呆小症,生长发育速度也会处于术前状态,D错误,符合题意。
13.
D
解析: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简单反射;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D错误,符合题意。
14.
B
解析:A、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A错误;
B、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达到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故B正确;
C、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光照的影响,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多,植物生长速度快导致的;故C错误;
D、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D错误。
15.
A
解析:A、耳蜗里有听觉细胞,将声音的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输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孕前做耳聋基因检查可降低先天性耳聋风险,因为基因决定性状,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遇到巨大响声时张开嘴,这样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保持平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使用耳机听音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输出值的60%,因为音调太高会令人烦躁,故D正确不合题意。
16.
C
解析:A、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故说法正确。
B、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较高时,酶的活性会减弱,温度过高时会失去活性。
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故说法正确。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故说法错误。
D、进食过少,由食物提供的糖类物质较少,就会使血糖含量不足,故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
17.
(1)导管
(2)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消化,失去功效
解析:(1)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是通过导管来运输的;
(2)味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传入神经把味觉感受器接收的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味觉中枢中,从而味觉;
(3)胰岛素是蛋白质无法被消化吸收器官直接吸收,会被分解成氨基酸进入血液,而胰岛素必须以蛋白质的形成进入血液中才能降低血糖。
18.
(1)食物中的输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不同意
(3)甲是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解析:(1)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则此时血液应该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供给胃肠器官等消化器官,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賠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的浓度,但是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比较少的,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一定值时则不会再增加了;
(3)由图可知,甲是糖尿病患者,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居高不下。
19.
(1)呼吸
(2)神经
(3)收缩;减少
解析:(1)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
(3)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的产热量会明显增加,
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作用,属于非条件反射,所以峰顶气温低,队员们的皮肤血管收缩,通过打寒颤来增加产热。?同时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
20.
(1)A、B
(2)它的细胞结构中含有叶绿体、细胞壁,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解析:(1)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转动,这说明生物具应激性,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植物的运动主要是受某些外界条件的刺激而引起的。其中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的叫做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又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植物的根都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属于植物的应激性。因此下列现象中与捕蝇草感应性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B?
(2)植物和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动物和植物都能繁殖后代;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植物和动物都具有新陈代谢;植物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不能,这是植物与动物区分的最根本依据。同时植物有细胞壁,动物没有。
21.
(1)反射;生来就有
(2)神经中枢
(3)大脑皮层
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缩手反射是与生俱来的;
(2)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中;
(3)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
22.
(1)反射
(2)B
(3)大脑皮层
解析:(1)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此过程称为反射,这也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球员在踢球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依靠图2中B小脑。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球员看到队员传来的球,是在A大脑皮层形成视觉的。
23.
(1)神经调节;脑干
(2)=;右心房
解析:(1)图中T—E—N—F—A途径表示人体体内温度感受器感受到体温变化,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下丘脑接收到信息后作出分析并产生冲动传递给人体产热结构内脏、骨骼肌等,进而人体产热,这属于神经调节。
(2)人体体溫上升过程中,产热大于敢热,体溫保持稳定时,产热等于散热。体溫下降时,散热大于产热。肌肉注射退烧药,药液首先进入毛细血管中,再随着血液循环流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的心脏的右心房。
三、实验探究题
24.
(1)等量清水
(2)在0~2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增强,在20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增大,促进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作用减弱。(在0~600mg/L乙烯利溶液浓度之间,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有促进作用,其中乙烯利溶液浓度在200mg/L促进作用最强。)
(3)每组实验蓝莓植株数量过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没有重复实验)
(4)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解析:(1)由于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的乙烯利溶液,那么可以作对照实验,因此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可以对比实验现象,更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2)由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图片可以看出,?C组是喷洒500毫升浓度为200mg/L的乙烯利溶液,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进作用最强,并不是乙烯利溶液浓度越大越好,因为由图中可以发现随着乙烯利溶液浓度的增大,DE组的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反而降低。
(3)该实验选取的是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说明每组的实验植株树太少了,对于实验中应当注意的是实验样品少而导致实验存在很大偶然性,并且该实验也没有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为乙烯利溶液浓度为200mg/L是最有利于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25.
(1)相同时间内植物生长的高度
(2)①取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幼苗若干株,随机平均分成4组,标为A、B、C、D。
②测量出每株幼苗的高度,求出每组幼苗的平均高度。
③使4组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生长环境。
④A组定期喷洒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B组定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C组先喷洒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D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
⑤重复步骤②,比较分析A、B、C、D四组实验数据,如果A组植物生长速度最慢,D组第二,B组最快。C组中,喷洒氯化钙溶液时,和D组比较,植物生长速度减慢;喷洒赤霉素溶液后,和C组之前比较,植物生长速度变快,则验证了赤霉素和Ca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解析:(1)实验中,小明可以通过观察记录相同时间内植物生长的高度来比较植物生长的速率。
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赤霉素和一定浓度Ca2+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实验的一般步骤:①分组编号,②进行不同的处理(单一变量,设置对照),③控制无关变量,进行培养,④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依数据,对比对照组可得验证赤霉素和一定浓度Ca2+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
26.
(1)糖尿病与胰腺(能够分泌的一种物质)有关
(2)胰腺分泌的物质(或胰岛素)可直接进入血液,调节血糖(或不需要通过胰管)
(3)将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进切除胰岛的狗,观察其糖尿病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解析:(1)正常的狗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而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糖尿病与胰腺有关;
(2)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检测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说明胰腺分泌的物质不需经过胰管,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调节血糖;
(3)直接喂食,只能说明喂食的方式不能缓解糖尿病的症状,还要进行注射胰岛提取液来验证。
四、解答题
27.
满分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解析:哺乳动物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其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当温度较低时,动物的代谢速率较块,是因为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动物本身的热量散失较快,所以要加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而温度越接近动物自身的体温时,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小,散热减少,所以需要补充的热量也就越少;在温度升高,高于体温时,动物会出汗,带走大量热量,则动物本身要加快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来补充散失的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平衡。
28.
解:人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系统最终消化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分解和促进糖元合成,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到正常水平。
解析:(1)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此时血糖含量出现上升;
(2)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这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来调节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29.
(1)胃酸
(2)③
(3)激素(体液)调节
解析:(1)实验中使用了稀盐酸,用来模拟胃酸。
(2)能否定胰液分泌只有神经调节的是实验③。
(3)通过后续的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激素(体液)调节
。
30.
(1)多
(2)②
(3)胚芽鞘尖端
解析:(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A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接收到的是均匀光照,直立生长;B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不生长,不弯曲;C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胚芽鞘尖端。
31.
(1)神经中枢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等于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解析:(1)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结构;
(2)由图可知,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参与体温调节,也有神经系统直接调节;所以体温恒定的结果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综合结果;
(3)高温持续期,人的体温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状态,这时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依然是相等的;
(4)体温下降期,说明人体散热量大于人体产热量,人体为了增加散热,一般是通过汗液分泌增加,血管舒张等。
32.
(1)向地性
(2)蒸腾
(3)能降低血糖浓度,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解析:(1)果针使子房钻进土里,说明果针具有向地性;
(2)任何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3)由步骤可知,第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中的血糖含量都比正常值高,但注射了花生根水煮液的小鼠血糖含量要低一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集训19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
A.①??????
?B.②???????C.④????????D.⑤
第1题图
第4题图
2.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很少患“大脖子病”,这是因为他们食用的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碘是合成某种激素的重要成分,该激素是
(??
)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激素
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4.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膈的顶部下降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增强,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
5.学习了《神经调节》后,同学们对“成年人的排尿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关于“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大脑皮层控制的结果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说明没有大脑皮层控制就失去排尿能力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6.市售光照塑形培育的富贵竹造型多样,观赏价值高,深受花友的喜爱。如图所示的造型是如何获得的
(??
)
A.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生长素在向光的一侧分布多
C.培育过程需定期改变单侧光照方向??????????
D.通过繁殖将此弯曲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7.英国牛津眼科中心开发了一种仿生眼睛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仿生眼是一种视网膜植入物,简单地说,就是用这种“电子版视网膜”代替患者人体的视网膜。患者在光照下,所插入的芯片会发出电化学脉冲刺激患者视网膜后面的视神经细胞,视神经细胞向患者大脑发送信号,解读成图象,这样患者就能看到东西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B.在人眼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该芯片植入体内,不会引起任何排异反应???????
D.视神经细胞受损引起的失明也能用该仿生眼睛治疗
8.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的示意图,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与提供血糖调节或血糖浓度的相关性最低?
(??
)
A.甲????????B.乙?????????C.丙??????????D.丁
第8题图
第10题图
9.2019年3月4日,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的CA983航班经过俄罗斯上空时,机组人员突然发现了货舱的火警信息后,迫降在罗斯阿纳德尔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在该事件中
(??
)
A.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小
B.低温使人体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
C.机组人员从发现火警信息到迫降一系列行为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D.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受寒冷刺激,乘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10.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
A.a和b???????B.b和a???????C.b和c???????D.c和b
1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
A.叶逐渐长大
B.根向水生长
C.茎背地生长
D.茎向窗外生长
12.利用体重相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
4
只雄性小狗进行激素作用的探究,对甲狗不作处理,乙、丙、丁狗各实施不同的手术。几个月后测得其血液中三种激素的量如表(单位:
ug/100ml),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雄性激素
甲
3
6
4
乙
2.8
0.1
3.8
丙
0.1
6.1
3.9
丁
3
5.8
0.5
A.乙狗可能切除了垂体,其生长发育速度会明显减缓
B.丙狗可能切除了甲状腺,会出现精神不振,发育停止
C.丁狗可能切除了睾丸,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
D.一段时间后,可能只有乙狗的生长发育速度处于术前状态
13.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③→⑤→④→②
B.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C.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人体的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14.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呆小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A.A????????B.B????????C.C????????D.D
15.2020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保持听力,终生受益”。下列关于听力、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听觉的部位是耳蜗,因为耳蜗内有听觉毛细胞
B.孕前做耳聋基因检查可降低先天性耳聋风险,因为基因决定性状
C.遇到巨大响声时张开嘴,这样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保持平衡
D.使用耳机听音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输出值的60%,因为音调太高会令人烦躁
16.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D.低血糖症,有一种原因是进食过少而导致消化系统吸收的葡萄糖过少
二、填空题
17.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
(2)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
(3)患糖尿病的某游客过量食用杨梅后血糖含量明显升高,为降低血糖浓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
18.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
BC
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9.2020年5月27日,由8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团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常年积雪不化,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峰顶最低气温常年在-30°C至-40°C,这为登顶珠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积雪和大风严重阻碍了队员们的步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由________作用产生
(2)在登山过程中,队员们手脚并用,心跳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快,这是人体________和激素共同调节的过程
(3)峰顶气温低,队员们的皮肤血管________,通过打寒颤来增加产热。同时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使胰岛素分泌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
20.网红“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本生长在养份比较贫瘠的湿地的。因它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快速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所以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当有小虫闯入时,捕蝇草能快速产生捕食运动,这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1)下列现象中与捕蝇草感应性不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____。
A.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
B.植物的根都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
(2)捕蝇草能捕食昆虫并消化其养份,可把它归类为植物,这样归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1.如图所示为某女士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缩手反应,据图分析作答:
(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的反应是一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生来就有”或“后天形成”)的。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请你试着将该反射弧补充完整:【1】感受器→【2】传入神经→【3】________→【4】传出神经→【5】效应器。
(3)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在缩手后会感觉到疼痛,那么产生痛觉的中枢位于________。
22.2018年第二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俄罗斯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着全球亿万球迷的目光。请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此过程称为________,这也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球员在踢球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依靠图
2
中________。
(3)球员要看到队友传来的球,需要不断调节眼球内的晶状体,并最终在________(填“视网膜”或“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3.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_(选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中。
(2)有病人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5
℃,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
h内a________c(选填“>”“<”或“=”);经过诊断,医生决定给病人注射退烧药,通过肌肉注射的药液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部位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4.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
步骤二: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在第三次喷洒后10天采摘蓝莓;
步骤四: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图。请回答:
(1)步骤二中应向A组喷洒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多次喷洒能促进茎的生长而使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据研究发现,这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细胞壁中Ca2+浓度的增大会降低植物的伸展性,而赤霉素能减弱甚至消除Ca2+对细胞璧生长的影响。小明想用实验来验证赤霉素和一定浓度Ca2+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1)实验中,小明可以通过观察记录________来比较植物生长的速率。
(2)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和Ca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蒸馏水、植物幼苗若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20世纪初,一旦患上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很高,严重的口渴、消瘦,随后出现脱水,直至死亡。1920年加拿大的兼职教师班廷在研读前人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成果时,深陷迷茫:为什么切除动物胰腺会引起糖尿病症状并且一两周内死亡?是否有一种内分泌物与糖尿病相关?为此班廷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实验,从而揭开了血糖代谢之谜,寻找到了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以下是班廷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曾做的几个经典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正常健康的狗尿液未检出葡萄糖,无糖尿病人的症状,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
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检测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实验三:将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观测发现糖尿病症状没有缓解。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出现实验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同学认为实验三说明胰腺细胞提取液不能缓解糖尿病症状,小研认为还需补充实验,请给出小研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7.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28.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90mg/100mL,进食后1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130mg/100mL,进食后2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90mg/100m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如图所示。请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29.19
世纪的人们普遍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神经调节,如胰腺分泌胰液,是由于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得胰液分泌增加。后经过科学家一系列的实验,修正了人们原有的认识。
实验①:稀盐酸
狗小肠内
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②: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胰腺不分泌胰液
实验③:稀盐酸
已切除神经的狗小肠内
胰腺分泌胰液
(1)实验中使用了稀盐酸,用来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定胰液分泌只有神经调节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通过后续的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环境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________(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
(2)如图是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幼苗生长情况为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①不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右侧弯曲生长
(3)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产生生长素的部分是
________。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人体患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体温调节中枢(比如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约为37℃。请回答: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________。
32.花生有“长生果”的美誉,其营养丰富,有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和预防肿瘤的功效。
(1)花生开花授粉后,花管里会长出一根果针,经过五六天的伸长,使子房钻进土里,进而发育成果实,所以又名“落花生”。由上述信息可知,果针可能具有的向性运动是________。
(2)花生开花至果实成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阶段,此时花生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的________作用而散失。
(3)为研究-定浓度的花生根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如图甲,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其胰岛。
③向Ⅰ、Ⅱ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Ⅲ组注射等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水煮液。
④实验结果如图乙,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