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宝典】第16课《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课件+课时练(共29+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宝典】第16课《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课件+课时练(共29+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7 20:55:48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6 表里的生物
部编版 六年级下
新知导入
第二课时
清脆 阻拦 玻璃 丑恶 恐怖
新知导入
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的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新知讲解
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父亲。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读一读
新知导入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这句话表明了“我”的观点,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机器的声音。
新知导入
“我”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指导朗读
语气要带着疑惑,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
早晨的鸟叫、夜里的狗吠、夏天的蝉鸣、秋晚的虫唱、钟楼的钟声、街心的三弦的声音等。
新知讲解
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将表发出的声音与蝉鸣和虫的歌曲作比较,突出了表发出的声音清脆、柔和、单调、不停歇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于观察、长于思考的孩子。
新知讲解
怀表是很贵重的物品,担心“我”弄坏了。
体会3-8自然段,父亲再三禁止“我”动表,其真实原因是什么?
新知讲解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父亲的“不许动”更增加了表的神秘,表现出“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心理描写
指导朗读
朗读时,用疑惑的语气读出“我”的好奇。
新知讲解
“我”问父亲怀表为什么要蒙着一层玻璃,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父亲无法给“我”讲清楚表里的精密构造和原理,所以他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他的怀表。
新知讲解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吓了一跳”,却还“感到愉快”,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使孩子的童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新知讲解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说明在“我”的心中充满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心理描写
新知讲解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这样的话”指的是“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
新知讲解
以前”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嘀嗒,嘀嗒”响,所以里面一定有生物。父亲告诉“我”里面是小蝎子,“我”就真的相信了,后来慢慢明白其实表里没有生物,就不再说了。
后来“我”为什么不说了?
新知讲解
说说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好奇心强
乐于探究
新知讲解
心理描写夹杂在叙述中,就像在与人倾心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天真、可爱。
小结
课堂小结
别笑话年少的“我”懵懂无知,“我”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去认识事物,展示了充满好奇、充满童真、充满童趣的属于儿童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好奇心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领我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好胜心强
勤于思考
不断探索
童真童趣
主题概括
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 ,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的事,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 ,是个 的孩子。
都是活的生物
好奇心
善于观察、爱思考
课后作业
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默读课文。
默读《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时,我们要边读边思考,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指的是什么,课文围绕题目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等等。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
(2)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竭子在里面的事。
课后作业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我吓了一跳,竭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1)人物评价。
①第一段文字,写“我”感到很愉快,因为从父亲的回答里得到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由此可以体会到“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②第二段文字,写“我”为自己的猜测找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圆满”的理由,由此可以体会到
“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充满童真、充满童趣的天真幼稚的孩子。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2)相关语句。
①如第1自然段写自然界的声响,第11自然段写表里的世界的相关文字,表现了“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②如文中“我”与父亲的几次对话,表现了“我”是一个好奇心强、天真幼稚的孩子。
课后作业
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小时候,我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告诉我:“你是从花心里钻出来的。”我高兴极了,我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半信丰疑,还和我一起蹲守在盛开的鲜花旁边,观察有没有小孩子从花心里面钻出来。当然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懂得的知识也逐渐多了,通过看一些书籍,了解到了人是从哪儿来的,就不再相信妈妈说的那种哄骗小孩子的话了。
课堂练习
一、写出下列红色词语的反义词。
1.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 )
2.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
3.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 )
嘶哑
柔软
减少
1.城里没有工厂。 城里没有机器的声音。(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课堂练习
二、按要求写句子。
城里因为没有工厂,所以没有机器的声音。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改为陈述句)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 ,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的事,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 ,是个 的孩子。
都是活的生物
好奇心
善于观察、爱思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17张PPT)
16 表里的生物
部编版 六年级下
新知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第一课时
表里的生物
新知导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表里的生物
什么是生物?
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读一读
表里的生物
新知讲解
学字词





我会写
lán
cuì




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中的会写字吧!
新知讲解
cuì
清脆

造句:树林里传来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重难点字
新知讲解

玻璃杯

造句:使用玻璃杯时要小心,因为它易碎。
重难点字
新知讲解
è
恶意

造句:不要把别人的一片好心当成恶意。
重难点字
新知讲解
学字词





我会写
lán
cuì




è
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这些生字吧!
新知讲解
自由读课文,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读一读
新知讲解
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对父亲的表感到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小蝎子的话。
新知讲解
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1~19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
写作者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写父亲的表里发出了声音,“我”对此产生了疑问。
写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写“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cuì lán bō li
干( ) 阻( ) ( )

lòu bù xī shuài
丑( ) 恐( ) ( )

玻璃


蟋蟀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 )的鸟鸣声,呼吸着( )的空气,聆听着( )的小溪欢快的歌声,喝一口( )的泉水,真是( )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课堂练习
二、用“清”字组词,并填入句子中,使句子更通顺。
清脆
清新
清澈
清甜
清爽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我”对父亲的表感到好奇,并
父亲说的表里有 的话。
活的生物
相信
小蝎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表现了作者爱思考、善发现、爱动脑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文浅显易懂,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但是也因为浅显易懂,所以就容易使学生认为没什么好学的,使学习流于表面形式,不能使思维得到启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要有意识地加快速度。
3.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4.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培养爱思考、善发现、爱动脑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要有意识地加快速度。
3.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培养爱思考、善发现、爱动脑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图片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
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阻拦、玻璃、丑恶、恐怖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1 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这4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4)我会写好字。
①重点指导学生书写“脆”。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月”要写得窄,右边第4笔“丿”要伸展些,伸向左边的“月”。
②观察生字,发现字的结构特点。
③说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本课的生字除了“恶”,其他都是左右结构的,左窄右宽。④师讲授书写要领,并范写。
⑤生练写生字各一遍。提醒学生注意速度,想好了再写,集中注意力,尽量不涂改。
3.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设计意图]阅读和书写是学生必要的学习用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时要注意一定的速度。因此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方法外,还要对学生提出时间限制,提高书写的质量。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尝试概括主要内容,并且给课文分段。
2.学生交流。
主要内容: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对父亲的表感到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小蝎子的话。
3.尝试给课文分段。
提示: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借用文中的关键句,能快速梳理文章的脉络和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父亲的表里发出了声音,“我”对此产生了疑问。
第三部分(第11~19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的学生要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本环节重点对学生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指导。而“用文中的关键句”概括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在交流中再次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课文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有个小蝎子在表里面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课
(一)分析人物形象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父亲。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2.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交流学习收获,师相机补充。
(1)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这句话表明了“我”的观点,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机器的声音。)
师:“我”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预设:早晨的鸟叫、夜里的狗吠、夏天的蝉鸣、秋晚的虫唱、钟楼的钟声、街心的三弦的声音等。
(2)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预设:将表发出的声音与蝉鸣和虫的歌曲作比较,突出了表发出的声音清脆、柔和、单调、不停歇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于观察、长于思考的孩子。
(3)体会3-8自然段,父亲再三禁止“我”动表,其真实原因是什么?
预设:怀表是很贵重的物品,担心“我”弄坏了。
(4)体会第9自然段心理描写的作用。
预设:父亲的“不许动”更增加了表的神秘,表现出“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指导朗读:朗读时,用疑惑的语气读出“我”的好奇。
(5)“我”问父亲怀表为什么要蒙着一层玻璃,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父亲无法给“我”讲清楚表里的精密构造和原理,所以他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他的怀表。)
(6)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吓了一跳”,却还“感到愉快”,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使孩子的童真跃然纸上。)
(7)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这是心理描写,“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说明在“我”的心中充满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8)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a.“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话”指的是“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b.后来“我”为什么不说了?(以前”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嘀嗒,嘀嗒”响,所以里面一定有生物。父亲告诉“我”里面是小竭子,“我”就真的相信了,后来慢慢明白其实表里没有生物,就不再说了。)
4.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说说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作者的特点。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好奇心强、乐于探究。)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小结:心理描写夹杂在叙述中,就像在与人倾心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天真、可爱。
(二)总结文章中心
1.对“我”这样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天真可爱又执着的孩子,你喜欢吗?为什么?
2.小组讨论。
3.总结文章中心。先交给学生总结中心的格式:概括文章事件+写作目的(或歌颂或批评或鞭挞或揭露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悟作者心中充满的奇特的想法及富有童真童趣、乐于探究的美好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品读感悟,读出意境,并且感悟作者的写法。
三、拓展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许很可笑,但是很珍贵。童年的你有过这样的发现吗?简单描述—下吧!
四、布置作业
1.回顾:通过学习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练笔是为了巩固课文写法,不必按照正式习作那样一步步来写,增加学生负担。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好胜心强 勤于思考 不断探索
童真童趣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一大特点是运用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课文第九自然段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心理描写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以前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有提示语,易发现,本课的不少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如何辨别呢?教学时,我让学生尝试着在句子前面能加上“我想”的就是心理描写。如句子: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们就可以在前面尝试着加上“我想”,那么这句话就是心理描写。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仔细阅读,辨别,很快地找出文中其他心理描写的句子,准确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作者童年的天真无邪,效果明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
课时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cuì lán bō li lòu bù
干( ) 阻( ) ( ) 丑( ) 恐(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蝎子(xié xiē) 神秘(bì mì) 蜇人(zhé zhē)
蝈蝈(guó guō) 钵子(běn bó) 呈现(chén chéng)
三、用“清”字组词,并填入句子中,使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 )的鸟鸣声,呼吸着( )的空气,聆听着( )的小溪欢快的歌声,喝一口( )的泉水,真是( )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四、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 ( )
2.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
3.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 )
4.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 )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绝:①断绝;②极、最;③独一无二,没有可比的;④走不通。
1.爸爸拒绝了我看表的请求。 ( )
2.齐白石的画真绝。 ( )
3.绝路逢生。 ( )
4.绝大多数学生爱学习。 (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有没有战胜自己的决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城里没有工厂。 城里没有机器的声音。(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3.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改为陈述句)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 )
2.“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喜欢不断探索的孩子。( )
3.父亲的表里有一个蝉,被父亲关在表里,所以他不许小孩动。( )
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 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选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子①是 描写,句子②是 描写,句子③是 描写。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4.“我”是一个 的孩子。请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观点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九、课外阅读。
宽容
“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父亲说的这句话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
我五岁的时候,与胡同里的一个小男孩发生争执、扭打起来。小男孩扔出一块砖头,砸得我头破血流,缝了好几针。他母亲到我家道歉时,我就忍着头疼,死死地盯着小男孩,握紧拳头,心里拿定了主意。
于是开始了我的“复仇计划”。我用自己做的大弹弓,每天躲在晒台上,对着对面白墙上我画的一个丑八怪练习射击。一天早晨,我正在晒台练弹弓。“噢!又打中了!”父亲突然走了上来,看了看白墙上坑坑洼洼、面目全非的丑八怪,走过来低声问我:“还疼吗?”我沉默不语。“还疼吗?”“特别疼!”我大声说。父亲和颜悦色地问我:“那个孩子用砖头砸你,对不对?”我摇了摇头。他又问:“那个孩子是不是坏人?”我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 “既然你都懂,为什么还要去报复他呢?假如你用弹弓弹破了他的头,或者弹伤了他的眼睛,会怎么样?”我沉默不语。“孩子,你要记住,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
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回想着爸爸的话。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
2.文中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 。
3.文中“我”两次“沉默不语”,第一次表达了“我”的 ,第二次表达了“我”的 。
4.“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脆 拦 玻璃 陋 怖
二、xiē mì zhē guō bó chéng
三、清脆 清新 清澈 清甜 清爽
四、1.嘶哑 2.柔软 3.减少 4.幸福
五、1.① 2.③ 3.④ 4.②
六、1.有战胜自己的决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2.城里因为没有工厂,所以没有机器的声音。
3.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七.1.× 2.√ 3.×
八、1.因此 不但 还
2.语言 动作 心理
3.因为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4.好奇心强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九、1.文中指父亲和“我”讲道理时态度和蔼可亲。
2.语言 谆谆教导,让“我”做一个宽容的人
3.委屈、生气思考、犹豫
4.示例:宽容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