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7 10: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新课导入】什么是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组织的产生——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国家 基本情况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 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日 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亚洲 欧洲
背 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
日本法西斯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 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陷入低谷;
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失去信任;
纳粹党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得到广泛支持。
过 程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6年,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3、二战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②历史:德、意、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力图摆脱其束缚。
③现实: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④国际:欧洲集体安全计划的落空,苏联转而中立自保,客观上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⑤国际: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和美国实行孤立主义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年)
引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亚洲到欧洲,从北非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1、经过——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阶段 主要事件
局部战争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可以加入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②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全面 爆发 ③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④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全球阶段 ⑤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⑥1942年1月,以美、苏、英、中为主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⑦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1942年10月-11月的阿拉曼战役、1942年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各成为二战各自战场的转折点。
⑧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影响:
①国际格局:造成了欧洲的衰落和美苏的崛起,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解说: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美国和苏联则空前强大。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它拥有全球财富的50%,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苏联经济虽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亦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②对世界: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解说:这次战争直接涉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把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按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死亡者达5500万,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
③积极: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和平思想的传播。
活动设计:思考总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2)战争性质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团结协作;
(4)正确的战略指导,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决定;
(5)美、苏、英、中大国的积极协调和巨大贡献。调动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Yalta System:1945-1991年)
(1)内容: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
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联合国。
评价:
①积极: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对战后世界和平、民主、独立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②消极: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
(1)地位: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3)作用:
①积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解说: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联合国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都超过了国联,联合国还规定了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原则,被联合国托管的地区后来陆续获得了独立。
②消极:战后初期被大国所操纵,联合国的权威依旧有限。
【本课重点】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的历史影响、雅尔塔体系的评价、联合国的作用。
【思路拓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