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文档属性

名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8 20: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表达的热爱早春,热爱自然的情感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蕴。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写作背景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云:"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朱彝尊《批韩诗》曰:"景绝妙,写得亦绝妙"。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送给张籍。 呈 ,送 给,恭敬语;诗人张籍(约767-830),在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
②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③酥――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④最是――正是。
⑤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⑤绝胜――远远胜过。
京城大道上空雨丝纷纷,
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
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评点: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2、为什么早春的草色要比皇城的处处烟柳好呢?
因为春草蕴涵着大地春回、万物更新的勃勃生机。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更突出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1、评点: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韩愈的这首诗作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
“早春”中那富有生命力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就这样完美地展现在读者眼中。诗人就像一位高
明的画家,挥洒着画笔甩出了一抹嫩草色。这其
中的青青色彩和意境,实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的。从这首小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具有细
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1、诗中写了什么景 其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合作探究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表现的情状。
参考答案:初春的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疏疏的极为纤细的芽,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
参考答案: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4、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_______”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草色遥看近却无”。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
5、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参考答案: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采用了比喻手法表现早春景物特点的句子:——————,—————— 。请写出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1)——————, ——————。作者——。
(2)——————,——————。作者——。
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7、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
8、请说说“天街小于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9、本诗中,“_____________ ” 表现了早春景色之美;“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运用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
(参考答案: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二首)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拓展延伸
晚 春
唐 ·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惟解:只知道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唐)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洲西涧》
走进古诗词中的春天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宋)朱敦儒《好事近》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唐)欧阳炯《春光好》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痕,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唐)和凝《春光好》
春艳艳,江上晚春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唐)冯延巳《归自谣》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