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一 年级 语文 科 自主学习 学案 主备 时间: 2012 年2 月 13 日
学习内容:我的老师 教学过程(收获) 2、课文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请问这七件小事的顺序可否打乱?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展示反馈,语言品析 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文字里,好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那么的依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学五止境) 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给你的老师拟一条祝福的短信。 你是高山,用伟岸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雨;您是海洋,用宽广的胸怀给予我温暖。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能概括出七件事例2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写法
一、自主学习 (务实基础,做好铺垫) (一)自学指导:请用五分钟的时间轻声朗读课文一次,要求: 1、用“△”标出生字词,并查字典解决有困难的生字词 2、参看目标检测,了解作者(二)自学检测(当自己的主人,别当客人) 1、整体感知: 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以事传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黑痣( ) 卜问( ) 蔡芸芝( ) 模仿( ) 海鸥( ) tuì( )色 fén( )烧 kē( )头 3、作者简介: 巍巍,原名____,曾用笔名____,河南郑州人,著名的___、__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长篇小说_____。二、小组学习(团结就是力量) 1、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第 2 页(共42张PPT)
教材: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魏巍
1、教材的地位、特点与作用
2、教材处理与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重点与难点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推断词语的含义;把握作者
思路,分析各个片段之间的联系和照应;学习本
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尝试、合作讨论、品味探究、
拓展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
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
老师的良好品德。
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难点:
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1、教法运用
2、教学手段
3、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空间
三、感知课文
四、品味探究
五、拓展迁移
六、归纳总结
我的老师
魏巍
假发怒
教跳舞
观蜜蜂
教读诗
看写字
排纠纷
梦寻师
回忆
(难忘)
(略)
(详)
依恋
思念
魏 巍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建国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 师蔡芸芝先生。
预习空间
感知课文
品味探究
拓展迁移
归纳总结
1、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jí
即使
jì
既然
hú
思念
gū
孤独
juàn
卷帙
quàn
证券
mì
甜蜜
mì
秘密
liàn
niàn
mèng
fén
依恋
弧形
梦乡
焚香
预 习 空 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黑痣 ( ) 褪色 ( )
焚香 ( ) 卜问 ( )
狡猾 ( )( )
zhì
tuì
jiǎo huá
fén
bǔ
预 习 空 间
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温柔 心清如水 依恋 榆钱 纠纷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榆钱:榆荚,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
生,联缀成串,形状圆而小,像小铜
钱。
纠纷:争执的事情。
预 习 空 间
魏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
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
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地,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 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喂!”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于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六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 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根据课文分别为下面的图画拟一个小标
题,最好是字数相同,结构相近的短语。
3、本文共记叙了哪几件事 哪几件详写 哪几
件略写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 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她的女朋友、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思考讨论
2、根据课文分别为下面的图画拟一个小标
题,最好是字数相同,结构相近的短语。
思考讨论
3、本文共记叙了哪几件事 哪几件详写 哪几
件略写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①假发怒;②教跳舞;③观蜜蜂;④教读诗;
⑤看写字;⑥排纠纷;⑦梦寻师。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
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
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
加深。
思考讨论
1、本文有一条感情线索,请同学们从课文
中选取二三例,说说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情线索:
回忆
依恋
思念
2、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
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 “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
好?为什么?
请用“我觉得 词(或句子)用得
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 ”
的句式不定期表达。
我心中的老师
这位穿着紫色连衣裙,面带慈祥的老师,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朱老师。
朱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特别是她的作文课,她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
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些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朱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
天她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
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都摇摇头。朱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
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 ”同学们哄得一声笑了,张思宇
笑得连腰都直不了。我想:朱老师一定又在开玩笑了。朱老师边说边拿出一
本作文本大声朗读起来,读后便批评了一些同学写作不真实。
又是一堂作文课,一向和蔼可亲的朱老师,一上课就把张思宇拉到门外去,
便对我们说:“大家熟不熟悉张思宇。”“熟悉。”“那么他今天穿着什么衣
服上学。”“不知道。”说完,便把张思宇拉进来,我们一看他的着装,就
说出来了。然后,老师说:“这就叫仔细观察!”紧接着又带我们去花坛仔
细观察了一下,在朱老师的循循诱导下,这次作文大家写得都不错!
朱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写作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
语文老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怎能不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朱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1、比较本文和课文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等
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阅读了两篇写老师的文章,你在写作方面
有哪些收获?
请同学们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介绍你的
一位老师,要精心选材,安排好详略, 注意
交待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字数400字以上。
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
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
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
再一次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