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题课
第三章交变电流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第2课时
课型
新
课时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道交变电流的峰值、有效值、瞬时值、平均值等概念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的前提条件,能通过函数表达式和图像来描述交变电流,并通过图像信息求有关物理量。
2.了解感抗和容抗,知道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流的作用。
学习重点
物理量间关系
学习难点
电荷量用平均值求、热量用有效值求、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含备注)
教 学 内 容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讲
练习
讲、练与议
课堂总结
作业:
(一)引入新课
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观察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流电作用的实验,总结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流的作用
练习1.(多选)关于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描述
B.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C.低频扼流圈只能阻碍低频交变电流,不能阻碍高频交变电流
D.感抗是由线圈的自感现象引起的
解析 描述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是感抗,选项A正确;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选项B正确;因高频交变电流的频率更高,故低频扼流圈对高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更大,选项C错误;因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时刻变化,故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即感抗的产生是由线圈的自感现象引起的,选项D正确。
答案 ABD
练习2.(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乙中用交流电源,图丙、丁中用直流电源,各电路图中灯泡、电容器、电压表示数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比灯L2亮 B.灯L3也能发光,但亮度最暗
C.灯L2和L4亮度相同 D.灯L4比灯L1亮
解析 电压表示数相同,说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同,题图甲中电容器与灯L1串联,电容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题图乙中电容器与灯L2并联,电压表的示数为灯L2两端的电压;题图丙中电容器与灯L3串联且是直流电源,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所以没有电流流过灯L3,灯L3不亮;题图丁中电容器与灯L4并联,电压表的示数为灯L4两端的电压。综合以上分析,只有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4191000772160练习3.如图 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 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 的过程中,求:(1)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q;(2)电阻R 上所产生的热量Q。
(答案在选择性必修二教材67页第6题)
总结:
1:电感器:通低频,阻高频;通恒定电流,阻交流
2:电容器:隔恒定电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3:电荷量用平均值求、热量用有效值求、判定是否过载或接通用最大值
学案检测部分
板书设计
3.2交变电流的描述2
1:电感器:通低频,阻高频;通恒定电流,阻交流
2:电容器:隔恒定电流,通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3:电荷量用平均值求 =n
热量用有效值求 或通过功能关系、能量守恒求
判定是否过载或接通用最大值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