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 5 森林狂想曲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 5 森林狂想曲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9 18: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任教年级 四年级
任教学科 音乐
二 号 桥 小 学 教 学 设 计
课题 森林狂想曲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学情 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较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了很大提高。美丽的大自然,各种小动物发出的叫声,不同乐器音色的转换,这一切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教学内容分析 《森里狂想曲》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由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与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流水声以及热带雨林里的各种动物、昆虫的录音交织合奏而成,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目标 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乐曲,初步感知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并能做出分辨。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尝试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音乐主题,在聆听全曲时能准确分辨三个主题,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及表现力。
3、感受乐曲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与清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懂得保护环境。
教学 模式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三、新授乐曲 四、拓展延伸 五、课程小结
教学 重点 体验乐曲中各种声响,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
教学 难点 用不同形式来表现记忆各个主题
课前 准备 多媒体、cd、电子琴、卡片、自制乐曲
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弹:1351
生:站立
师生共唱《问好歌》
1=c 2/4
5 5 3 1 |5 5 3 1| 3 6|5 -|
同学 们呀 同学 们呀 你们 好
6 6 6|5 6 5 3| 5 3 |2 -|
敬 爱 的 臧老 师 您 也 好
3 3 3 2| 3 0|
喜欢 音乐 吗
6 6 6 5| 6 0|
当然 喜欢 呀
2 2 2 3|50 5 3|2 2 3 2|1-||
那 就 一起 来 哈哈 尽情 歌唱 吧
师弹:1531
生:坐下
师:现在我们来唱一下音阶,一个音四拍,加上手,1、2、坐姿、来……
生:1---|2---|3---|4---|5---|6---|7---|1---|
1---|7---|6---|5---|4---|3---|2---|1---|
师:唱135 你真棒!
生:唱531 我真棒!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件乐器朋友,会是谁呢?我们来听一听。
生:笛子、吉他、小提琴
师:分别介绍三件乐器
师:同学们会感到奇怪,老师为什么要给我们介绍这三件乐器呢?这是音乐趁着春天的到来,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热带雨林,在那里我们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聆听到由刚才这三件乐器还有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流水声以及大森里的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交相编织而成的世界名曲《森林狂想曲》的演奏,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与表演了呢?《森林狂想曲》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快来听一听,看一看吧!师播放ppt。生听的过程中,师板书:森林狂想曲 器乐曲 吴金黛
师:现在请同学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参与了表演?
生:中国树蝉、腹斑蛙、白腹秧鸡、山羌、飞鼠
师:现在再请同学说一说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速度比较快,欢快活泼的……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的描述老师来做一下总结,这首作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速度是欢快的,情绪是活泼的,旋律是优美的,听后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那刚才这首打动人心的曲子就叫《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器乐曲,由吴金黛女士创作。
三、新授乐曲
1、聆听第一主题
(1)师:臧老师特别希望把乐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感、享受感继续下去,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个作品。首先请聆听它的第一主题。听完之后请同学们回答这两个问题
a速度是怎样的?
b主奏乐器是什么?
生:速度是欢快的,主奏乐器是笛子。
师:师播放ppt,这是第一主题的旋律,现在老师唱一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是在哪里换气的?旋律的节奏你会说吗?
生:老师是在3,3 ,3三个地方进行的换气。
师:非常好,那节奏大家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伸出你的右手来,跟着老师念节奏,1 2,准备 来
生:齐念节奏。
师:135 你真棒!
生:531 我真棒!
(2) 模唱主题旋律。
师: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它的主题旋律,用“DU”模仿笛子的声音,根据刚才老师换气的位置,老师先弹一句,你们后唱一句。
生:一句一句模唱后,在集体完整唱一遍。
师:刚才我们说过主题一的速度是欢快的,那现在我们加快速度再来用DU完整的唱一遍。
(3)加入中国树蟾节奏。
师:同学们模仿的非常好,其实第一主题中除了有笛子的声音还有小动物的声音,这些小动物都非常的懂音乐,尤其是中国树蟾,它还把它的叫声加入了节奏。同学们相互之间商量一下,试试怎样念。
生:小组讨论
师:找学生按节奏读出。
2/4 X 0| X 0 | X X X X | X 0 |
呱 呱 呱呱 呱呱 呱
(4)小组合作
师:刚才我们说这是笛子演奏的,我把全班分成两组,这边的同学模仿笛子的声音,用DU来模唱,这边的同学来模仿中国树蟾的叫声,怎么样? 两组分别展示。跟着录音模仿。
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我们来加上动作,这边加模仿笛子的动作,当小小笛子手,这边同学模仿树蟾,加上呱呱的动作。我们再来配合一下怎样? 两组配合。
2、聆听第二主题
(1)师:同学们,第二主题的表演嘉宾们看你们这么棒,都迫不及待的出场了,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二主题的速度和第一主题一样吗?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一样的,小提琴。
(2)通过唱谱学唱第二主题的旋律
师:这是主题二的旋律,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看看节奏怎们念,每个音的唱名是什么?
生:个别学生念节奏。
师弹琴,生逐句学唱谱子,最后完整演唱。小组比赛唱,个人唱。
(3)用杯子给主题二伴奏
3、聆听第三主题
(1)听第三主题和前面主题的不同
师:同学们,第一二主题我们已经欣赏完了,第三主题的表演嘉宾们也很想跟大家见面,而且它们有问题问你们,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a)你觉得音高是高了还是低了?(b)节奏是紧密了还是拉宽了?(c)情绪是怎样的?
(2) 师:其实第三主题除了有刚才的笛子、小提琴还有吉他。那我们能不能模仿这三种乐器,当小小演奏家呢?我把咱们班分成三组,第一组模仿笛子,第二组模仿吉他,第三组模仿小提琴。老师走到哪一组,哪一组开始演奏好不好?我们来试一试, 跟着音乐模仿演奏。
(3)师:同学们,在节目的最后,表演嘉宾们还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师跟乐唱。
(4)师生学习创编的歌曲
四、拓展延伸
1、记忆三个主题
师:同学们,三个主题已经学习完了,你记住了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师:同学们,在这首乐曲中三个主题不是按照123的顺序出现的,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看它们的顺序到底是怎样的?
2、分辨三个主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字母卡,用A来表示第一主题,用B表示第二主题,用C来表示第三主题。 现在老师来播放音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出示正确的卡片。师在黑板上写出顺序。
a b a b c a
五、课程小结
师:既然这部作品能给大家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我们应该向作品的创作者们致敬,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
其实这个作品是想呼吁大家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会听音做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
通过唱音阶帮助学生掌握音的唱名,唱准音,体会用气息歌唱的方法。
通过拟人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听辨中帮助学生掌握三种乐器的音色,为学习乐曲做好铺垫。
通过聆听、模唱、分组表演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展现自我的机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记忆,还可以培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及自信心!
通过唱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识谱能力,通过用杯子给乐曲伴奏,给乐曲编创歌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编欲望。
通过拓展延伸,检测学生记忆主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及感受!
通过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升华情感,实现以乐育德的目标。
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作业 设计 课后做一些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小事;跟同伴继续依曲进行不同形式的创编。
板书 设计 森林狂想曲 器乐曲 吴金黛 延音线
课后 反思 《森林的歌声》是一首由大自然的声响和音乐组成的乐曲,这是一节欣赏课。欣赏课注重聆听和感受。在本节课上,为了达到能从乐曲声中听辨三个音乐主题,同时懂得保护森林,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教育的目标,我将音乐主题分别提出来,采取分段聆听,哼唱旋律,小组合作,动作表现等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每一个主题的旋律和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铺垫学生能比较准确的记忆音乐片段,并能听辨出各段音乐主题。反思本节课,整节课堂律动较多,动静结合,基本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教学用语及衔接语不够精炼,不是特别吸引人,需要多讲多练,才能带给学生更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