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7 06: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枉凝眉》
学习目标
了解《红楼梦》前五回大致内容
了解贾府人物关系
了解作者及《红楼梦》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曹雪芹(约1715—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清代小说家,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现实注意作者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奏响了一曲大厦将倾前的旷世悲情恋歌。
小说三要素
环境
<贾府>
人物
<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情节
<宝黛初逢>
小说的典型环境
如“预习提示”所说,《红楼梦》的第三回“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这一典型环境?
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陈设
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人物刻画
详写
略写
实写
虚写
单写
合写
贾宝玉、王熙凤 、林黛玉
王夫人、邢夫人等
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
贾赦、贾政
贾宝玉、王熙凤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
林黛玉
细心多虑
美貌多情
多病多虑
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请举例分析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些特点的。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 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王熙凤
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对王熙凤的评价
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说:“言谈又有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第二回)
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第六回)
贾珍夸她:既“杀伐决断”,又“历练老成”(第十三回)
秦可卿称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人也不能过”;(第十六回)
贾母称她“真是个鬼灵精的”;(第五十回)
“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第六十五回)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写出场
绘肖像
见黛玉
回王夫人
甲戌眉批: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
写出场
绘肖像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是通过王熙凤的举止言谈表现她的感情变化反映她内心世界的精彩描写。
见黛玉
回王夫人
由于王熙凤的善于机变逢迎的本领和果断能干的才能,已取得了王夫人的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贾宝玉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出场前(侧面勾勒)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 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 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 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 傻,只休信他。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
眉如墨画,
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
虽怒 时而若笑,
即嗔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
唇若施脂,
转盼多情,
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
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
悉堆眼角。
《西江月》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本课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概貌。课文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的性格特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