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五 新经济政策100周年、斯大林模式85周年、苏联解体30周年
【热点链接】
1.新经济政策:在军事共产主义不适应新形势的条件下,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次大胆探索,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积极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启示意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活运用,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历史价值十分突出。
2.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3. 苏联解体: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语缩写:СССР;英语: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英语缩写:USSR),简称苏联. 1991年8月,苏联国内爆发八一九事件。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叶利钦,苏联解体。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史实链接】
一、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初)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特点:①适应战时需要;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具有共产主义某些特征,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③实质是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社会经济。
(4)评价:①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
①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
①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②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③实质是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评价:
①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历史解释】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
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①1924年1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②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过程(以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基础)
①工业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1927年开始,1933年基本完成。
④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3)特点:①经济上,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②政治上,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③文化上,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否定思想、文艺创作的多元性。
(4)评价:①积极: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他国提供了借鉴和经验。②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5)启示:①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③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一语点拨] “凯歌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却年代”:新经济政策;剥夺年代:斯大林模式。
二、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①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④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②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一语点拨] 二战后的苏联改革均是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从总体上看,苏联的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解决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没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所以,三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失败的。但前二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而戈氏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缺乏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方向。
三、苏联解体:
原因:
①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过程: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是困难重重
②1988年进行政治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B.倡导“民主化”和“公开化”
③1990年推行政治多元化,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④1991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联盟变成松散的邦联,引发了“八一九”事件
⑤“八一九”事件后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⑥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
认识: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表现。
影响:
①雅尔塔体系和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③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卷Ⅱ)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表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解析:选A 材料表明,苏联1970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成,这是由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均排除;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于赫鲁晓夫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C项错误。
2.(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这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应对举措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材料中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符,C项错误;D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排除。
3.(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 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D项。
4.(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排除。
【精准预测】
1.(2021?赣州一模)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是指( )
A.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B.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的霸权遭到挑战
C.美国社会撕裂,国内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D.冷战引发军备竞赛,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2.(2021?新乡模拟)如表所示为《中导条约》的签订和履行的相关情况(节选)。这可以用来说明( )
1987年12月8日,美苏两国首脑在华盛顿签订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 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2018年10月20日,美方指责俄方4年来多次违反条约规定,以此为由拟退出《中程导弹条约》。
2019年2月2日起,美方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相关义务,正式启动为期180天的退约进程。
2019年3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停止履行《导中条约》的法令。
2019年5月21日,由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该条约于8月2日失效;7月,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莫斯科将努力使美国全面实施《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2019年8月2日,中导条约全面失效。
A.美苏两国关系变化不定 B.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C.联合国影响力持续削弱 D.国际政治局势日趋紧张
3.(2021春?山西月考)1921年3月23日,苏俄政府颁布《关于保证农村居民正确地和稳定地使用土地》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御国内外敌人的攻击
B.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C.维护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
D.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4.(2021?江苏模拟)如表是苏俄产粮省份每户农民的负担情况表(以卢布计算)。据此表可知( )
耕地面积 收入 余粮收集、高力役、税收合计 负担额占收入的百分比
1﹣2俄亩 312.1 76.47 24.5
4﹣6俄亩 418.8 55.62 13.3
6﹣8俄亩 505.7 61.67 12.2
A.农民负担与耕地面积成正比
B.经济发展促使农民收入提高
C.农业经济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D.自由贸易扩大政府财税来源
5.(2021春?信阳校级月考)1928年初,苏联政府粮食收购量比往年同期少了很多。正值农业丰收,所以斯大林认为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强制富农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违抗者没收粮食和农具,本人也要被判刑。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地主阶级敌视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
B.农业集体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粮食收购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收购价格过低
D.余粮收集制极大地损害了俄国农民的利益
6.(2021?山东模拟)“一五”计划时期,在苏联援建的150个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中,国防工业企业44个。从“三五”计划开始,我国用了近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并投入了国家大量经济资源。这些措施旨在( )
A.加强国防建设 B.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C.维护国家安全 D.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7.(2021?山东模拟)1918﹣1920年苏俄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经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 )
A.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
B.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国家宏观调控
C.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
D.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8.(2021?镇江模拟)据苏维埃俄国中央统计局统计,1920年农民隐瞒的实际种植面积超过了2000万俄亩,占种植总面积的14%,隐瞒的收获量占粮食产量的33%。与1917年相比,减少播种面积2100万俄亩,总产量从330亿普特下降到170亿普特。这表明当时( )
A.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必要性
B.国内战争对农业破坏性
C.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积极性
D.农业政策调整的迫切性
9.(2021?长沙模拟)1920年12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组让给外国资本家,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就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说明苏俄( )
A.集中全国力量发展工业 B.准备实施新经济政策
C.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工作 D.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10.(2021?张家口二模)有学者指出,1957年苏联的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把中心放在调整经济管理组织形式上,只是把经济管理的重心由中央转到地方,管理机构从条条搬到块块,即只是在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兜圈子。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B.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经济改革
C.力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11.(2021?大连一模)如表是苏联实行“一五”和“二五”计划建设期间社会经济数据统计。据表可知,苏联实行计划经济( )
项目 时期 增长情况
第一个一五计划
(1932年比1928)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937 比1932年)
国民收入 增长86% 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
增长54%
工业总产值 增长1.3倍 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38% 提高82%
A.使得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B.为苏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C.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导致苏联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12.(2021?湖南模拟)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这说明了当时苏俄的“特殊过渡办法”( )
A.恢复了商品雇佣关系
B.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C.巩固了工农联盟基础
D.是基于生产力客观水平的选择
13.(2021?泉州模拟)如表为苏联中央和地方管理的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据表推知,赫鲁晓夫改革( )
年份 中央管理的企业 地方管理的企业
1950 67 33
1955 53 47
1956 45 55
1960 6 94
A.赋予地方企业更多自主权
B.限制了中央企业的活力
C.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加剧了经济的畸形发展
14.(2021?邯山区校级模拟)有学者指出:二战前的苏俄(联)面临着两大难关,一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联)发展虽快,但没有完全摆脱小农经济结构,工业化改革迫在眉睫;二是20世纪30年代面临日益严重的法西斯入侵威胁,苏联必须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观点( )
A.淡化斯大林体制对苏联产生的影响
B.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形成具有历史特殊性
C.肯定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D.阐明十月革命与斯大林体制之间的联系
15.(2021?江苏二模)如表为苏联20世纪50年代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状况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总产量 生荒地的产量 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 82.5 26.9 55.6
1954 85.6 37.3 48.3
1955 106.8 47.7 59.1
1956 127.6 63.3 64.3
1957 105.0 38.1 66.9
1958 141.2 58.4 82.8
A.新经济改革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B.集体农庄规模扩大提高农业产量
C.政府政策调整引发粮食产量变化
D.国营农场和农庄开始实行租赁制
16.(2021?东城区一模)如表展现了1950﹣1985年苏联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可以看出苏联( )
年份 钢铁
(百万吨) 汽车
(千辆) 电视机
(千台) 出口产品
(百万卢布)
1950 27.3 65 12 1.6
1960 65.3 139 1726 5.0
1970 116.0 344 6682 11.5
1980 148.0 1327 7528 49.6
1985 155.0 1332 9371 72.7
A.国民经济在赫鲁晓夫时期达到顶峰
B.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C.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
D.始终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平衡
17.(2021?南通模拟)如表反映了1923~1926年苏联工业发展情况。表中数据说明此时苏联( )
年份 1923 1925 1926
工业总产量指数(1913年为100) 39.1 75.5 108.1
国有大工业产品的比重(%) 生产资料生产 48.1 43.4 43.9
消费资料生产 51.9 56.6 56.1
A.大工业解除国有化后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未恢复到一战前水平
C.国有大工业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工业总产量呈现缓慢上升态势
18.(2021?皇姑区校级二模)如图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该作品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B.战后经济快速恢复
C.农牧业得到协调发展 D.推进农业政策调整
19.(2021?石家庄模拟)苏联1940年社会保险支出额(停止工作的退休金未计算在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每人为160卢布,而重工业为243卢布。1946年,则分别增为254卢布和357卢布。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
A.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
B.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C.国民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
D.保险业为实现工业化做出贡献
20.(2021?上饶二模)在1966﹣1980年间,苏联农村个人副业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例从未超过3%,但它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产值占全苏联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未低于25%。这说明了当时苏联( )
A.集体农庄逐渐被取消
B.国营农场生产效率得到改善
C.农村生产关系市场化
D.计划经济束缚了公有制农业
21.(2021?蚌埠三模)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谈到:“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
A.民众渴望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
C.阶级敌人仇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部分知识分子对新经济政策不满
22.(2021?常德一模)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还说“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B.脱离了苏俄社会经济现实状况
C.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D.实行新经济政策存在很大阻力
23.(2021?临汾模拟)苏联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农村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粮食并拒绝购买高价工业产品,在城市工业品卖不出去、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的现象。据此可知苏联( )
A.新经济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B.国内商品货币关系尚未恢复
C.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
D.推行农业集体化具有必要性
24.(2021?广东一模)列宁指出,发展自由贸易是为了“同自由贸易竞赛,并用自由贸易的王牌和武器击败自由贸易”;利用市场是为了最终“消灭市场”;允许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是为了最终“战胜私人资本家”。这些认识( )
A.强调必须迅速战胜资本主义
B.阻碍了俄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C.深化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D.已经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25.(2021?湖北模拟)1943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报告中称,在乌拉尔地区的一位农民说:“美国和英国要求苏联解散集体农庄并且为军队佩戴肩章。如果苏联完成了这些要求,那么美国和英国将帮助苏联打败德国人”。而且农民关于解散集体农庄的说法一天之内在该农庄就被转达了30多次,在后来的日子被传播的次数更是不断增加。材料说明( )
A.政府与农民对集体农庄看法趋于一致
B.农民对改革集体农庄制度的深切期盼
C.战争促使苏联有了体制变动的可能性
D.外界干预是促成农庄解散的主要动力
26.(2021?抚顺一模)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的复员军人回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模范作用,如图为1927﹣1930年军队农业人才培训统计表,据此可知( )
A.新经济政策的落实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B.苏联红军为农业经济组织的变革做出了贡献
C.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农业发展
D.苏联红军工作重心随着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
27.(2021?佛山模拟)1943年,苏联某州的统计报告指出,在国家统一供给无法充分保障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对于工业城市和地区的居民来说,集体农庄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这表明,集体农庄市场( )
A.促成新经济政策恢复 B.解决了战争的保障问题
C.强化了集体农庄经济 D.加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8.(2021?安庆二模)材料:斯大林死后,苏联在各方面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显而易见,赫鲁晓夫想使俄国受到尊重,甚至热爱,而不想让人们害怕俄国。他还想减少军费,增加农业投资,多生产消费品。他的外交总政策反映了他有结束冷战的愿望。他不顾莫洛托夫的反对,从奥地利撤军,将博卡拉和旅顺两个海军基地分别归还芬兰和中国,并与南斯拉夫改善了关系。他认为“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只一条”,这一观点遭到了他的许多同事和毛泽东的反对。尽管由于西德加入北约,1955年华约正式成立,但赫鲁晓夫愿意与波恩建立外交关系。他还渴望与美国改善关系,尽管他的反复无常的行为和华盛顿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俄国人的不信任感使真正的缓和无法实现。同一年,赫鲁晓夫访问了印度、缅甸和阿富汗。从此以后,即亚非国家纷纷获得独立之际,苏联开始重视第三世界。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500年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的执政措施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政策制定的背景。
29.(2021?葫芦岛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起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苏联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不得不用特殊的方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摘编自孙利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材料二:不少学者认为,坚毅、刚强和政治敏感反映了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一个方面;而粗暴任性、强烈的权力欲,冷酷无情、崇尚暴力,主观片面、妒贤嫉能和孤僻,是反映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另一个方面。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十分复杂的人物,因此,他的个人品性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很多方面。
﹣﹣摘自陆南泉《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以上材料包含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诸多因素。请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因素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证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0.(2021春?晋城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接照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从1956年起,在12年内,粮食平均亩年产量要达到400斤、500斤和800斤,棉花平均每亩年产量要达到60斤、80斤和100斤;还要求了在12年内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这些在12年内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
材料二: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大会上,赫鲁晓夫正式提出要通过“和平竞赛”,在按人均产品产量方面“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垦荒规模已达4200万公顷,约占全苏耕地面积的1/5。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已达3700万公顷,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玉米不宜种植于苏联许多地区,“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而告终。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共性,并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解答】依据材料信息“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并没有形成美国单极世界,故B项正确;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是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缓和为主,故A项错误;
材料是在说冷战结束的影响,没有涉及到美国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
80年代美国经济不断复苏,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克林顿“经济奇迹“,故D项错误。
故选:B。
2.【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导条约》的签订和履行的相关情况”。
【解答】题干描述的美俄之间关于《中导问题》的论述,主要突出的是美俄间的武器安全问题,折射出了当今世界局势日趋紧张,B正确;
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A排除;
联合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C排除;
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动荡并存,并非是日趋紧张,D排除。
故选:B。
3.【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国家机关不得…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家机关不得…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来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C正确;
A选项,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说法有误,排除;
B选项,材料表达的是维护农民利益,与抵抗敌人攻击无关,排除;
D选项,材料并无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排除。
故选:C。
4.【分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余粮收集制的内容解读材料。
【解答】耕地面积越多,农民负担额占收入百分比越低,所以是反比,A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收入提高,B排除;
依据材料并据所学可知,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了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中保卫革命成果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实际上和无偿征收没有区别,以此来补充前线所需,材料中余粮收集项并没有根据耕地面积递增,说明农业经济政策执行出现偏差,C正确;
材料与自由贸易无关,D排除。
故选:C。
5.【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8年初,苏联政府粮食收购量比往年同期少了很多。正值农业丰收,所以斯大林认为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强制富农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违抗者没收粮食和农具,本人也要被判刑”。
【解答】苏联当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人为地拉大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政府收购价格过低是粮食收购危机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
十月革命后的《土地法令》已经消灭了地主阶级,题干中提到的是“富农“,A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运动此时尚未大规模实施,B项错误;
余粮收集制已在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取代,D项错误。
故选:C。
6.【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我国用了近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并投入了国家大量经济资源”。
【解答】根据“我国用了近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并投入了国家大量经济资源”可得出“三线”建设主要是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把重要的一些业迁移到更为内陆的三线城市,故C项正确;
ABD项都不是主旨,排除。
故选:C。
7.【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指导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弊端逐步突显,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D项正确;
二者推行的背景大致相同,排除A;
斯大林模式是国家指令性计划,而不是宏观调控,排除B;
C项夸大了斯大林模式对西方的影响,排除C。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0年农民隐瞒的实际种植面积超过了2000万俄亩,占种植总面积的14%,隐瞒的收获量占粮食产量的33%。与1917年相比,减少播种面积2100万俄亩,总产量从330亿普特下降到170亿普特”。
【解答】由材料可知,1920年农民隐瞒的实际种植面积超过了2000万俄亩,总产量也大幅度下降,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体现了农业政策调整的迫切性,故D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故A错误;
B材料未体现,排除;
C是斯大林时期,排除。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组让给外国资本家,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就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
【解答】材料反映列宁察觉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危机,准备适时调整经济政策,B项正确;
新经济政策并非集中全国力量发展工业,A项未区别新经济政策和斯太林模式,排除A项;
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是1925年,题干的时间为1920年,排除C项;
材料主要反映列宁对苏联工业模式的思考,与农民积极性提高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10.【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只是把经济管理的重心由中央转到地方,管理机构从条条搬到块块,即只是在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兜圈子”。
【解答】材料“只是把经济管理的重心由中央转到地方,管理机构从条条搬到块块,即只是在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兜圈子”体现的是当时苏联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经济改革,B正确;
苏联一直是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A项错误;
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从而削弱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领导,C项错误;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改革试图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病,至于是否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材料无法判断,D项错误。
故选:B。
11.【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苏联实行“一五”和“二五”计划建设期间社会经济数据统计。
【解答】从数据可以看出,两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农业工业产值的增加,也增加了国民收入,因此为苏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B正确;
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位于世界第一,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农业,轻工业,排除C;
D项与材料的数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故选:B。
12.【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
【解答】列宁主张在小农生产者占大多数的苏俄,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采用特殊的办法,这说明列宁根据当时国情,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同时坚持走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方式,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是基于当时生产力客观水平的选择,故D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商品雇佣关系得到恢复,故排除A项;
当时苏俄采用新经济政策,利用了商品市场关系,但不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工农联盟基础得以巩固,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故选:D。
13.【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中央和地方管理的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解答】材料体现的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央管理的企业数量明显较少,地方管理的数量相对上升,说明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赋予地方企业更多自主权,A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扩大地方企业自主权,非限制中央企业活力,B排除;
赫鲁晓夫改革并未完全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排除;
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14.【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二战前的苏俄(联)面临着两大难关,一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联)发展虽快,但没有完全摆脱小农经济结构,工业化改革迫在眉睫;二是20世纪30年代面临日益严重的法西斯入侵威胁,苏联必须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答】材料体现的是斯大林体制形成的背景而不是斯大林体制产生的影响,故排除A项;
材料从苏俄(联)的经济结构和面临的特殊威胁来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故排除C项;
D项误读材料,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后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其本身与斯大林体制没有直接关联,故可排除。
故选:B。
15.【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状况表”。
【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时正值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改革通过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开垦荒地等措施,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与材料中的数据相符合,故体现出政府政策调整引发粮食产量变化,C正确;
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基本已经停止,排除A;
材料无法反映规模的扩大,排除B;
“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
故选:C。
16.【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50﹣1985年苏联经济发展状况”。
【解答】据表格信息1950﹣1985年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可知,1950﹣1970年间苏联经济发展各方面都是成倍增长,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各方面虽然也呈增长之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故C正确;
赫鲁晓夫统治时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A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
材料未体现全球贸易情况,只是1950﹣1985年苏联经济发展状况,故B与材料无关,排除;
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违背史实,排除。
故选:C。
17.【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3~1926年苏联工业发展情况”。
【解答】从1921年开始,苏联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恢复,并且国民经济失调是斯大林模式的结果,此时斯大林模式尚未形成,从表中数据也可以看出,消费资料的占比多于生产资料,故C正确;
表中给出的数据都是国有大工业,并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也不是接触国有化,A项排除;
1926年工业总产量指数已经达到了108,超过了1913年,B项排除;
工业总产量指数的增速很大,尤其是1923年到1925年,几乎是成倍增长,因此并不是缓慢增长,D项排除。
故选:C。
18.【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
【解答】由图可知,该宣传画宣传内容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玉米,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所采取的农业经济政策,推行集体化农庄,以牺牲农民利益促进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也因此埋下农业发展的祸根,故A错误;
图片内容指反应推广玉米种植,未反应战后经济快速恢复,故B错误;
推广玉米种植是赫鲁晓夫时期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政策,但图中并未体现牧业内容,而实际上苏联农业生产积重难返,且该改革违背自然规律强制推行,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以失败告终,故C错误;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为改变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不足的局面,开始农业经济改革,而推行玉米种植是其中重要举措,故D正确。
故选:D。
19.【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1940年社会保险支出额(停止工作的退休金未计算在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每人为160卢布,而重工业为243卢布。1946年,则分别增为254卢布和357卢布”。
【解答】根据材料,1940﹣1946年社会保险支出额都稳步增加,说明当时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故A正确;
B材料中无法了解到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故排除;
C材料中涉及到的仅是社会保险支出额,无法看出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发展情况,故排除;
D材料中只能看出数额都在增加、无法得到保险业为实现工业化做出贡献的结论,故排除。
故选:A。
20.【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农村个人副业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例从未超过3%,但它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产值占全苏联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未低于25%”。
【解答】农村个人副业所占耕地面积从未超过3%,但却创造出了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值,而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耕地面积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只创造了不到四分之三的农业产值,说明了农村个人副业的生产率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生产效率低下,故D项正确;
集体农庄生产效率低不等于逐渐被取消,这也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国营农场生产效率低下,B项错误;
材料与农村生产关系市场化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1.【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
【解答】“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中买卖和投机可以猜测出该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无关,故A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不存在买卖和投机,故B项错误;
C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包括诗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对新经济政策存在﹣种敌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故D项正确。
故选:D。
22.【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解答】由材料可知,布哈林认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说明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故C正确;
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市场经济,故A错误;
新经济政策适合当时的国情,故B错误;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23.【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出现了农村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粮食并拒绝购买高价工业产品,在城市工业品卖不出去、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的现象”。
【解答】由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粮食并拒绝购买高价工业产品,在城市工业品卖不出去、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说明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具有必要性,故D正确;
夸大了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A错误;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B错误;
C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同自由贸易竞赛,并用自由贸易的王牌和武器击败自由贸易”、“利用市场”。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符合材料“同自由贸易竞赛,并用自由贸易的王牌和武器击败自由贸易”的说法,C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间接战胜资本主义,并非是迅速战胜,A排除;
新经济政策有利于俄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B排除;
从“战胜私人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当时仍然存在意识形态的束缚,D排除。
故选:C。
25.【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农民关于解散集体农庄的说法一天之内在该农庄就被转达了30多次,在后来的日子被传播的次数更是不断增加”。
【解答】材料“农民关于解散集体农庄的说法一天之内在该农庄就被转达了30多次,在后来的日子被传播的次数更是不断增加”体现的是关于解散集体农庄的消息迅速在苏联农民之间传播,说明的是该项政策不得人心,改革迫在眉睫,B正确;
政府受自身既得利益的影响,与农民的看法并不一致,A排除;
材料未涉及战争对苏联体制的影响,C排除;
苏联集体农庄解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排除。
故选:B。
26.【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7﹣1930年军队农业人才培训统计表”。
【解答】从图中可知,集体农庄干部、拖拉机手所占比重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苏联红军为农业经济组织的变革做出了贡献,故B正确;
新经济政策材料未体现,排除A;
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27.【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国家统一供给无法充分保障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对于工业城市和地区的居民来说,集体农庄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
【解答】集体农庄市场属于农村,为属于城市的工业城市和地区提供食物来源,这一过程即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因此集体农庄市场极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故D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材料没有提到战争的问题,故排除B;
材料主旨是说的集体农庄市场与工业城市的联系,而不是单方面强调集体农庄,故排除C。
故选:D。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8.【分析】(1)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需结合赫鲁晓夫的执政措施和目的来解答。
(2)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需结合赫鲁晓夫政策制定的背景来解答。
【解答】(1)措施:根据材料中“减少军费,增加农业投资,多生产消费品”可知,赫鲁晓夫在经济上减少军费开支,增加农业和消费品生产;根据“从奥地利撤军,将波卡拉和旅顺两个海军基地分别归还芬兰和中国,并与南斯拉夫改善了关系”可知,在军事.上,战略收缩,从海外撤军;根据“赫鲁晓夫愿意与波恩建立外交关系““渴望与美国改善关系““赫鲁晓夫访问了印度、缅甸和阿富汗”可知,赫鲁晓夫在外交上改善与西方和第三世界的关系,提升苏联形象;根据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在思想.上反思斯大林模式,探索社会主义新途径。目的:根据材料中”(赫鲁晓夫)想减少军费,增加农业投资“可知,减轻财政负担,改善苏联经济结构;根据“他认为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只一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根据'赫鲁晓夫想使俄国受到尊重,甚至热爱,而不想让人们害怕俄国“可知,改善国际形象,增强在冷战中的竞争优势。
(2)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从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知,赫鲁晓夫政策制定的背景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衡;根据“他有结束冷战的愿望”可知,冷战格局正式形成;根据“亚非国家纷纷获得独立之际,苏联开始重视第三世界“可知,第三世界的崛起。
故答案为:
(1)措施:经济上:减少军费开支,增加农业和消费品生产。军事上:战略收缩,从海外撤军。外交上:改善与西方和第三世界的关系,提升苏联形象。思想上:反思斯大林模式,探索社会主义新途径。
目的:减轻财政负担,改善苏联经济结构;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改善国际形象,增强在冷战中的竞争优势。
(2)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冷战格局正式形成;第三世界的崛起。
29.【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需结合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来解答。
【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斯大林模式的背景,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经济状况来分析,实行斯大林模式的必要性。从历史方面来讲,俄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且缺乏民主传统,从而使高度集中的模式成为可能。从现实政治经济状况来看,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下,国际环境不利于苏联和平发展社会主义,所以苏联国内社会生活的主题是备战与高速工业化。
故答案为:
示例:
论题: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经济状况需要斯大林模式。
阐述:从历史方面来讲,俄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且缺乏民主传统,从而使高度集中的模式成为可能。从现实政治经济状况来看,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下,国际环境不利于苏联和平发展社会主义,所以苏联国内社会生活的主题是备战与高速工业化。在经济上,斯大林模式的高速工业化,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搞国防重工业的做法,对于备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处于备战的需要,其高度集权的性质越发被推向高峰;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战争的威慑激发出全面的危机意识,政治干预学术的做法也就不断升级,乃至形成高度集中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机制。
3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赫鲁晓夫的改革、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第一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背景及其特点;第二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共性,及其启示。
【解答】(1)背景:结合1956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特点:根据材料“要求接照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从1956年起,在12年内,粮食平均亩年产量要达到400斤、500斤和800斤”“还要求了在12年内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这些在12年内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根据地区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目标、逐步推进以达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强烈、具有计划经济的特色、显现出一定的急于求成的心态等方面进行回答。
(2)共性:根据材料一“这些在12年内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及材料二“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国家指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急于求成并造成消极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经济应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国情的政策;应遵循经济规律,避免冒进图快;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等方面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果。特点:根据地区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目标;逐步推进,以达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强烈;具有计划经济的特色;显现出一定的急于求成的心态。
(2)共性:由国家指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急于求成,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后果。启示:发展经济应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实际的经济政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避免冒进图快;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