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演唱)采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演唱)采山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9 18: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 山》教案
1、教材分析
(1)歌曲分析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少儿歌曲,全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的节奏特点,尤其是歌曲中拍手、跺脚的形体伴奏,为歌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歌词中的“踩”、“采”、“跑”、“带”、“飘”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乡村孩子在雨中采山的欢乐情景。
(2)教学目标
a.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到采山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b.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
c.能主动参与小组编创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并能在活动中体验采山及与人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教学重点:能以体验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唱歌曲《采山》,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重点安排原因:本首歌曲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体验的方法,去学习它,这样有益于歌曲的情感表达。
(4)教学难点: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歌词,并较好地表现歌曲情绪。 ? ?
难点提出原因:因为本课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的第二课,理解歌词内涵,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对孩子来说还比较难,只有理解掌握了歌词和歌曲中的音乐记号,才能准确地表现歌曲,抒发情感。

2.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行课堂礼!
(2)谈话导入: 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住着一位爱唱歌的小女孩,叫妞妞。妞妞每天都要上山帮妈妈去采山,妞妞最喜欢下雨天了,因为雨后的蘑菇是长得又大又圆的时候。今天放学啦,妞妞回到家放下书包,提起篮子慢悠悠的上山啦。
设计意图:亲切的谈话, 从而引入新课《采山》。
(3)节奏练习练习:
X X X X |X -|
慢慢 慢慢 走
设计意图: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自主实践,为演唱新歌做好准备。
师:哎呀,打雷了,下雨了,妞妞飞快的跑到一棵树下躲起雨来。
谢老师用了另外一个节奏表示。
X X X X X O | X X X X X O |
快快快快 跑 快快快快 跑
这个节奏型叫十六分音符,因为下面有两块滑板,所以它的速度比八分音符更快。四个十六分音符组合在一起叫四十六节奏。
(4)发声练习
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妞妞提起篮子,采蘑菇去咯。
瞧,前面两朵又大又圆的蘑菇,上面还有一些音符,请同学们跟老师唱一唱。
X X X X X O | X X X X X O |
6 6 6 1 2 3 3 3 1 2
???? ? ??
(练习6组)
(4)新课
a.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唱的这句旋律是来自采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除了采了蘑菇,还采了什么?
b.模仿老师按节奏朗诵歌词,把节奏拍击出来。
c.师生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d.师分别用二八节奏和小附点读带着香甜回家走,请生分析哪种更能表现出妞妞欢快的心情。
f.再次聆听歌曲,并根据歌曲节奏进行律动。
g.用啦模唱旋律。
h.师边唱的旋律边画旋律线,找出旋律中出现的音。
师: 这种由12356组合而成的音阶调式叫五声调式,由于它起源于我们中华名族,所以它又叫中国调式或者民族调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采山就是这样一首由五声调式音阶创作而成的,整首歌曲没有47,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色彩。
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手指,跟谢老师一起来画一画这首五声调式的旋律线吧。
i.填歌词。
j.学习反复记号,加快速度填第二段歌词。
k.与生分析稍慢和加快的速度,唱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l. 请生带着这种欢快的情绪合伴奏。
m.歌曲情绪处理。
师:当你们看到一朵又大又圆的蘑菇,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拿着铃鼓伴奏。
5.探究表演才艺
a.认识乐器,教生如何演奏,并请小乐手演奏。
b.请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加入到歌曲中。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采用节奏模仿、律动等学生富有兴趣的形式来进行形象化教学,能降低教学难度。歌曲的学习则从歌曲的情境特色、歌词特点、旋律特点找突破口,用整体感受的方式学习歌曲。
6.师生一起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有优美的歌声,有小乐手,有舞蹈家,老师都被你们感染了,想跟同学们一起表演了。(师出示口风琴)
7.结束语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了新的节奏型,学唱了歌曲采山,进行了一次快乐的劳动,老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更多的快乐和知识,并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今天的课堂结束在优美的歌声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