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骆驼》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大胆地演唱歌曲《小骆驼》,在歌唱过程中要善于处理各种音乐符号的正确表达与使用,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度表现音乐内容。
(2)能够运用打击乐器(串铃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3)二声部合唱的练习,三声部认知。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小骆驼》。
2、认识八分休止符,感知八分休止符的停顿时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猜一猜它是谁?(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生自由答)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这只小骆驼去看一看它们的家乡吧?(播放视频)
(补充:沙漠是指沙质漠化的土地,占地球陆地的约三分之一,因为水很少,一般人认为沙漠是没有生命的,其实沙漠中藏着许多的动物,今天我们所学的《小骆驼》,它就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之一。骆驼分为单峰骆驼和双峰骆驼两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耐饥耐渴,所以人们能骑着它只穿沙漠,因此享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二、新课教授
(一)整体感知
1、初听音乐(随着小骆驼的脚步行走律动);
2、同学们拿着串铃敲击四分节奏为歌曲伴奏;
串铃: x x | x x |
碰铃: x - | x - |
3、同学们拿着碰铃敲击二分节奏为歌曲伴奏;
4、同学们分成两个组,分别敲击串铃和碰铃,为《小骆驼》伴奏。
(二)歌曲难点突破
八分休止符的认识
师:今天,小骆驼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位朋友,我们来听一听它朋友的自我介绍吧?(身体圆又胖,坐着小横杆,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八分休止符的练习,歌曲第一乐句的学习以及二声部的练习。
三、歌曲处理
1、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播放沙尘暴视频)
2、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3、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
(不畏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步会怎么样?大家一起模仿一下!(请学生上台模仿)
师:大家知道是什么使小骆驼遇到风沙还往前走呢?生答(播放幻灯片)
(因为前面有绿洲,有青草和小花,还有清清的水。)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怎么样?
(学生模仿,集体边走边唱)
4、师:大家听一听小骆驼到底有没有走出大沙漠?(播放听一听幻灯片)
5、歌曲最后一句的减弱处理。
四、歌曲升华与创新
1、学生完整倾听歌曲。
2、放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3、加入二声部以及歌曲的处理,表演歌曲。
30 30 | 66 60 | 63 12 | 3 -|
30 60 | 30 60 | 30 60 | 3 -|
4、师生合唱,三声部的感知。
30 30 | 66 60 | 63 12 | 3 - |
30 60 | 30 60 | 30 60 | 3 - |
60 30 | 60 30 | 60 30 | 3 - |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小朋友们不怕困难学会了八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表现得真不错。可是在你们的成长路上,你们也会象小骆驼一样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老师希望大家能像小骆驼一样克服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随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