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历史中考热点终极冲刺
人生短暂,怎就甘心碌碌无为?
何不凌云壮我志,伴我九霄游?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老(袁隆平)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
——《人民日报》2021/5/22
国之脊梁,稻田守望者
壹
考察知识点
1、原始农业的发展
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3、改革开放
4、我国科技成就
原始农耕生活: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的产生是他们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
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①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
②主要种植粟
③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子。
?
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①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
②主要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事件
内容
意义
改革:1978
农村开始
城市
?
经济体制
?
农村改革: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后来中央向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城市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进一步解放思想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
科技领域成就
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发射导弹成功;②1966年组成二炮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③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制的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2015年获诺贝尔奖
两弹元勋邓稼先、航天航空之父钱学森
体现时代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讲奉献的主人翁精神
100多年前,太平洋西岸是衰老的帝国,东岸是新兴的世界大国;如今,西岸是新兴经济体的最突出代表,东岸却显出衰退的迹象。100年前,太平洋上没有中国的声音;如今,无数的声音却在说:“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遗憾的是,尽管维护、发展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大洋彼岸却总会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中美关系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贰
考察知识点
1、美国的建立
2、我国的外交政策
3、抗美援朝
4、中美建交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总统共和制
转折性战役:萨拉托加战役
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战争
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㈠《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内容:宣布所有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
宣言发表,标志美国诞生。 (二)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
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目的: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黄继光、邱少云
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建国初期赢得和平建设环境
外交成就
影响
五十
年代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成功
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七十
年代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中国外交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
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迈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邓小平)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当前:全方位外交
1、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等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感悟
实力是外交的后盾;外交的成就取决于综合国力;外交家的智慧能为外交加分。
台湾问题是祖国统一的遗留问题,它的出现是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的;目前由于国际势力要压制中国崛起,因此干涉中国内政,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台独势力猖獗。为打击台独势力,大陆军机多次巡航台湾,威慑台独势力,表明大陆对分裂的态度,但祖国统一还有待时机的成熟。
祖国统一 势不可挡
叁
元:
元朝时期,西藏开始归入中央政权的管辖,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宣政院管辖)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
清:
台湾: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西藏: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朝庭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西北边疆: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
启示: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内容
影响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香港回归(英) 澳门回归(葡)
1997.7.1 1999.12.20
港澳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诞生。小小的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又跨越时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新时代,“红船精神”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推动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驶向光辉的明天。
百年华诞不忘初心
肆
时期
时间
主要事件
概况或意义
传承时代精神
?
?
创党时期
1917之后
新文化运动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建党的思想基础
?
1919.5.4
五四运动
建党的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召开(上海→红船)
宣告中共的成立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
?
土地革命时期
1927.8.1
八一南昌起义(建军)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一精神:坚定信念、听党指挥
1927-1928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会师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组建红军
井冈山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一切从实际出发
1934-1936
长征(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
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不屈不挠
?
?
?
抗日战争时期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开始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6.12.12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7.7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随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0秋
百团大战
破坏敌人交通线
1945年
中共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
解放战争时期
1945.8
重庆谈判
签署“双十协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努力
?
1947.3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9-1949.1
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949.4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建国初期
1949.10.1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1950-1953
抗美援朝战争
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956-1966
“两弹一星”、王进喜大庆石油大会战
“铁人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时期
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改革开放的开端
?
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
小岗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敢闯敢干
1979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习近平: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为题摘录讲话:“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我们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跟任何国家打冷战热战,坚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
疫情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彰显大国担当
伍
考察知识点
1、全球化趋势
2、人类命运共同体
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发端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他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我们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从现实回望历史,我们需要关注“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实命题的历史思考。
决定“大国担当”的因素有哪些?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各国彼此影响,休戚与共。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③中国愿同全球伙伴携起手来,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升卫生健康水平。
④中国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心系祖国又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
⑤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等。
1、2020年中国抗疫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 疫情当头,钟南山院士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把保护伞,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下列人物中与钟南山属于同一领域有作为的人物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利伟
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需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全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下面历史事件体现出以上主张的是
A.20 世纪初,三国协约建立 B.1919 年,召开巴黎和会
C.1942 年,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D.1949 年,“北约”成立
4.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2020年,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梦溪笔谈》 D.《牡丹亭》、《西游记》
5.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以来,中国向很多国家捐赠医疗物资,展现危机中的全球影响力。中国能在国际舞台上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B.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C.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6.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6.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刚刚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后,疫情却在全球蔓延,形势令人担忧。中国政府第一批捐赠物资运抵欧洲。包装上印有法语、荷兰语和中文的同一寄语“团结就是力量。中国的举措
A.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B.这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应尽的义务
C.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
D.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表现
龙门鱼跃战难关,
壮志凌云砺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