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导学案
授课时间:月---日 年级:初三---班 姓名: 科目:化学
课型:新授 执笔:刘树新 审核人:
一、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原子结构
能力目标: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科学家的贡献
二、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
难点: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三、知识回顾
在化学反应中------将原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微粒。
四、预习导学
1.阅读课本第一段。近代化学之父---------(英国)在200年前提出“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提出原子学说。1897年---国科学家---------认真分析高压真空放电管的---极发出的射线,是有一种带---电荷的粒子形成的粒子流,这种粒子就是------。------是所有物质的------共有的粒子。提出分子学说的是---------科学家------------。
2.阅读课本第二、三段。回答教材“交流共享”中的问题。
3.阅读课本第四段。回答教材“交流共享”中的问题。
4.阅读课本第五段。回答教材“交流共享”中的问题。
知识达标检测
(2006年山东)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六、交流心得体会
学(教)后的感想
说说你在这节学习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那些不足的地方,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准备如何做?
能力提高
1.化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粒子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
A。中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2.原子是( )
A.不可分割的实心球 B.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形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是电中性粒子,其中组成的各部分均不显电性 D.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3.在原子结构中不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4.不显电性的一组粒子是( )
A.质子、中子、电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分子、原子 D.质子、电子
5.某原子的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是( )
A.111 B.272 C.50 D.161
6.(06兰州)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推测下列元素的单质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B. C. D.
7.(06广州)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2
8
1
+11
2
8
8
+1877
2
8
8
1
+19
+8
2
6
2
8
7
+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