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上的家
课型:合唱课
教材: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7课
教学内容:《牧场上的家》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材分析:《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传统田园民歌,歌曲为三拍子,大调式的旋律优美流畅,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1、第2乐句是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旋律优美柔和,节奏平稳舒展,描绘了绿草如茵的广阔牧场上的水牛、小鹿、羚羊的欢快及夜幕降临时牧场星光闪烁的的美丽景象,第3乐句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更舒展的节奏展开,第4乐句旋律逐渐回到平稳。它使人们沉浸在温馨美好的家园情境中,表达了对可爱的家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牧场上的家》,并表达出歌曲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唱、跳中感受音乐的和谐之美。
3、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演唱二声部,能根据歌曲的意境,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牧场上的家》。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合作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和声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发声练习。
学生跟琴分声部做发声练习,低声部唱和弦根音,高声唱和弦三音。
2、听音乐,猜曲名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请大家看图听音猜歌名,以抢答的方式说去曲名。
播放茉莉花、牧场两张图片和伴奏音乐片段,以抢答的方式说出曲名。导入歌曲《牧场上的家》。
【设计意图】趣味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重温歌曲
1、重温歌曲
师:请大家随着伴奏音乐,把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牧场上的家》唱一唱,边唱边划拍子,回忆一下,我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强弱规律是什么?歌曲的速度如何?。
生带着问题,跟着伴奏唱《牧场上的家》。
师总结:四三拍 强弱弱 中速
2、纠正,再唱歌曲,初感二声部
师:这首歌曲的第一段当中出现了几个一音多字的地方,这几个地方大家刚才唱得不是很清楚,我们再把第一段唱一唱,注意把这些地方唱准。
教师在学生演唱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旋律。
【设计意图】复习歌曲,加深学生对主旋律的印象。教师加入第二声部演唱,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和声效果有初步的感知,为学习第二声部做铺垫。
三、学唱第二声部
1、学唱二声部旋律
(1)、视唱第二声部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把第二声部的旋律唱一唱,边唱边划拍子。
学生跟琴以较慢的速度视唱二声部旋律,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点评。
(2)、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刚才视唱一遍,有什么地方你们觉得比较难唱的吗?(学生举手发言)
师:哪位同学能来教教大家唱这个几个相对较难的地方。(学生举手回答)
找出较难的地方(长音较多,注意气息、带有降号的音,八度的跳音)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鼓励。
(3)、再唱旋律
师:现在请大家完整地再唱一次旋律,边唱边划拍子。(教师根据演唱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视唱乐谱,通过设问,让他们找出乐谱中的难点,并由学生带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学唱二声部歌词。
(1)、唱第二声部歌词。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把歌词代入第二声部旋律。
(教师根据情况点评、纠正,错误的地方多次练习。)
(2)、合唱两个声部歌词
多种形式合唱: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第二声部;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学生分小组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师生合唱,生生合唱多种形式的合作,在练习中击破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学会聆听、合作、感受二声部音乐的和谐之美。
四:歌曲处理与表现
乐句的处理
(1)、第2声部整体的长音较多,要跟随着换气记号换气,才能有足够的气息支撑。第1乐句的最后一个字“羊”是一个5 拍长音,第二声部的“小鹿羚羊”的后半拍休止符的,这里要唱得轻巧,短促,像小鹿羚羊在轻快地跳跃。
(2)、第2乐句的第二声部的音比第一声部的音要高,乐句开始高低八度错开,学生跟琴找准音高,轻声高位置哼唱,第2乐句还出现“6 、降6、5”三个半音下行的音阶,要单独跟琴唱准音,最后“多么晴朗”要突出一点。
(3)、第3乐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第五小节的6要根据高声部第四小节的22
找准音,最后两小节出现了55的八度音,要跟琴唱准音,保持声音的位置不变。
(4)、第4乐句前面6小节与第2乐句重复,要强调最后一节的“多么晴朗”这里也是后半拍休止,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2、感受意境
分析两段歌词的意境,设问:这段歌词描写的意境跟一样吗?分别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第一段描写的是晴朗的白天,阳光明媚,水牛在草地上游荡,小鹿羚羊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的景象,是作者在回忆在家乡的美好时光,是比较欢快的。第二段描写的是夜幕降临,幽静的牧场上星空壮丽,但是在作者心目中最美的还是他们的牧场,第二段比第一段多了思念之情。
3、创编动作
播放伴奏,学生自主练习,并为第二段歌词创编简单的律动。教师到学生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4、在意境中演唱歌曲
全班站立,播放伴奏,老师指挥,学生分两声部演唱歌曲,在第二段的时候加入自己创编的动作。教师根据表演进行表扬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创编动作并展示,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宽松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这里的律动也跟堂课开始的前的律动有首尾呼应。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听着你们这么轻柔、抒情又和谐歌声,仿佛我真的去到了那个星空闪烁的美丽牧场,谢谢你们给老师带了这么动人的歌声,这么美的和声。今天我们学完这首歌,希望大家回去能用我们的课堂乐器口风琴演奏两个声部,可组成小组合进行合奏,期待你们下节课的演奏哦!
【设计意图】自由组合编排节目,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组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