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
教学目标:?
?
?
?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
?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小棒
教学过程?:
?
?
?
一、复习
1、计算
勇闯计算森林
9+4=
7+9=
10-9+6=
16-6-5=
9+(
)=11
(
)+9=13
2、口答
穿越计算迷宫
1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
1、小猴在干什么,它的面前摆了多少个桃?你为什么能很快看出有13个桃?
2、另一个跑来说了什么?
3、根据上面说到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要求还剩多少个,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13-9=?(个)
三、探究算法,体验成功
1、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自主操作探究。怎样计算13-9呢?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9可以怎样想,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逐一递减
一个一个地减。
平十法
先减3,再减6,得出4。?
?
破十法
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想加算减
因为9+4=13,所以13-9=4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师:用你喜欢的算法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a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圈的,比较平十法和破十法的区别,初步体验方法的优劣。
b让学生独立完成右边一题,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五、算法优化
再次回顾几种算法,结合练习过程体验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学生体验到破十法计算简洁、清晰之处。鼓励在练习中多加运用破十法。
六、练习提升
1、“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
12-9= 10-9= 14-9=
18-9=
11-9=
19-9= 16-9= 13-9= 17-9= 15-9=
指名说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破十法。
2、进入聪明屋
出示算式: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
17-9??16-9??13-9??12-9
15-9??11-9??14-9??18-9
计算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总结出破十法可以简化成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七、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
??
??
??
??
??
??
??
??
?十几减9
?
??
??
??
??
??
??
??
??
?
?
?13-9=4?
?
逐一递减
一个一个地减。
平十法
先减3,再减6。?
?
破十法
10-9=1?
?
1+3=4
想加算减
9加(4)等于13.?《十几减9》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破十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种解题方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3.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掌握“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
我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师: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看到7,想到几?看到6,想到几?看到5,想到几?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学生口算的基础,而口算又是笔算的基础,为了把基础打牢,教师一开课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更熟练地掌握十和十几的数的组成、分解。既复习旧知,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在知识和心理上做了积极准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游园会的活动
让学生说一说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师: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十几减9.
[在这里,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景──游园会,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
2.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探索,质疑探究。
师:15-9该如何计算呢?(已有部分学生在未学习之前已经可以算出答案,但对具体算法一知半解)
个别学生汇报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算法一:点数,一个一个地数
算法二:想加法算减法,想9+6=15,算15-9=6
算法三:破十法:10-9=1,1+5=6
算法四:15-5-4=6
……
师:大家真是棒极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生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3.强化算法。
完成作业单上的问题,并说一所你是如何计算的。
三、巩固训练
1.比赛:选出得数大于5的算式。
2.计算游戏:
同学们,学习了十几减9
的计算,你们想不想当老师,出题考考你的同桌?
生:想。
每个人在作业单上,出3道十几减9的算式。
同桌交换完成算式的计算,再自行批改。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九,你发现十几减九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课题
十几减9
课标解读
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学习目标
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学习重点及难点
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3、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课件出示)口算:9+4=
5+9=
7+9=
8+9=
6+9=
4+9=
9+5=
9+7=
9+8=
9+6=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游园会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说一说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收集信息,整理问题。小丑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怎样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9)揭示课题:被减数是15,减数是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十几减9如何计算。(板书课题)自主探究用小棒摆一摆。同桌用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请学生说一说摆小棒计算的方法。课件演示:用圆代替气球,先摆10个,再摆5个,合起来是15个,用笔从10个圆中圈起来9个,
10个里面还剩1个,加上5个,还剩6个气球。(这种方法叫做“破十法”)想加算减法15-9=(
)想一想:9+(
)=15学生们可以根据以前学的加法来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15-9?数数法:引导学生数图中气球的个数,先数出总个数(15个),在数出卖出的个数(9个),最后数小丑手中剩下的个数(6个)。如果学生还能说出其他方法,只要有理,就予以肯定的。总结:我们用不同方法计算出15-9=6,其中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比较方便,同学们要掌握好。巩固练习教材P10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教材P10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再算一算。教材P10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练习二第1题:你可以根据图提一个加法问题并列式吗?(9+4=13)你还可以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一共有13个正方体,白色的有9个,紫色的有几个?13-9=4)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十几减9不会了,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思考呢?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回答,集体订正。计算,观察减法算式的差和被减数的个位,你发现了什么?(课件)11121314151617189
=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记住这个规律,我们计算会越来越快。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得更快?板书设计:十几减9破十法
想加算减法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