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7 16:2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解放军官兵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2.下面是一副悼念鲁迅的挽联,但上联有两个字残缺了。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补充。( )
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A.风波 B.故乡 C.呐喊 D.祝福
3.括号里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运用错误的选项是( )
A.我停下脚步,(注视)着蓝天白云,心情舒畅极了。
B.变色龙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似睡非睡地(窥视),伺机捕捉昆虫。
C.奶奶手捧泛黄的老相片(端详)着,泪水溢满眼眶。
D.前来(瞻仰)岳飞墓的游人,无不触最生情,潸然泪下。
E.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B.如果你做了对不起大家的事情,大家一人一口唾沫,也会把你淹死!(夸张)
C.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
D.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5.下列词语中与别的选项不同的是(  )。
A.各色各样—各式各样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B.接连不断—接二连三  马马虎虎—疏忽大意
C.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哈哈大笑—捧腹大笑
D.饱经风霜—养尊处优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
度尽劫波兄弟在,__________。
“好的故事”指的是______,这梦境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__________。
《好的故事》选自_____先生的诗集_____。他以____的形式,描绘了 一个“好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在_______的矛盾中,启示人们________,实现________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________。
7.填空。
(1)《有的人》是诗人___________为纪念________而写的。诗的副标题是__________。
(2)诗歌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出自鲁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人》这首诗通过对两种人的对比,批判了_______,热情歌颂________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_________。
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预告(______) 昏沉(______) 幽雅(______)
反义词:退缩(______) 瘦削(______) 解散(______)
9.看拼音写词语。
dàng yàng róng hé jiě sàn shùn jiān píng zǎ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tuì suō yān wù yù gào hūn chén zhòu rá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二、阅读理解
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记》
萧红
  ①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②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
  ③“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④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⑤“这花,叫‘万年青’,永远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⑥“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⑦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⑧我还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⑨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⑩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的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就在他的照像面前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
10.第⑨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写鲁迅抽烟时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着重写“万年青”,这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尾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注释)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1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3自然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①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江南雪景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16.第②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对孩子的_________描写,从中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17.鲁迅的《雪》与《好的故事》,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面表达
18.写作。
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参照例文写写你的心中美景。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D
6.我以我血荐轩辕 相逢一笑泯恩仇 梦境 美丽 优雅 有趣 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鲁迅 《野草》 梦境 希望与失望 毁掉“昏沉的夜” 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
7.臧克家 鲁迅逝世十三周年 纪念鲁迅有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 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8.预报 昏迷 幽静 前进 肥胖 集合
9.荡漾 融和 解散 瞬间 萍藻 退缩 烟雾 预告 昏沉 骤然
10.过渡段的作用,承上启下。
11.侧面描写,写烟火像花一样,实际是写鲁迅先生的革命斗争精神像黑暗社会中的一朵耀眼的火花,照人心间。
12.文中的“万年青”是鲁迅革命精神的象征。
13.表达了作者怀念鲁迅的思想感情。
14.孩子们在雪地里玩雪。
15. 拟人 滋润美艳之至
16. 外貌和动作 孩子们对雪的喜爱之情。
17.略
18.示例:春天,小村庄就像一酒五彩综纷的油画在风奸娘来到付小边,钻喷程小,小醒了,开心地欢笑起来。花儿们在春光下尽情地绽放着,草儿们也从地理冒出小脑袋来,穿上了青绿色的春装,草儿和花儿在一起为小河编了一个美丽的花环。记得小时侯,我经常和伙伴们在河边的草地上放风筝,追跑着,打闹着,玩得不亦乐乎。回想起来,仍是无忧无虑,轻松自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