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7 22:5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18

科技文化成就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
顶尖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
我们的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
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
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
当然,
“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18
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知识点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1)成就
①原子弹:
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
1966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③氢弹:
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人造地球卫星:
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
核垄断
,增强了我国的
国防实力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

2.航天成就
(1)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
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
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
杨利伟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翟志刚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知识点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3.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
(2)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
保障我国
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
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4.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
屠呦呦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
知识点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5.改革开放前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的方针。
(2)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红岩》
《青春之歌》
、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6.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合作探究】1
【问题】如图是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图片。请回答它成功爆炸于何时?有什么意义?
【答案】
1964年10月16日。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合作探究】2
【问题】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答案】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合作探究】3
【问题】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面临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
为了打破美苏两个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个安定的环境,我国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合作探究】4
【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
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纷纷回国。
(3)1978
年以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4)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5)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在创新中求发展。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合作探究】5
【问题】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和莫言等科学家和文化工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合作探究】6
【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材料: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近现代,古老的华夏文明,兼容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创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所以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2018?扬州)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贸电是为了祝贺(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答案】A
2.(2019年山东德州)2019年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搭载的三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州五号
【答案】B
3.(2019年湖北荆州)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D.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答案】A
4.(2019年山东青岛)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答案】A
5.(2018?衡阳)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导弹发射成功
【答案】A
6.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说:“我们如今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如今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由此可见,我国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

顺应新科技革命的潮流
B.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
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答案】C
7.下表所示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新中国外交成就卓著
B.新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C.新中国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D.新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答案】C
8.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科技成就与“青蒿素”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B.籼型杂交水稻稻
C.“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
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答案】B
9.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居民王某不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中美建交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B
10.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答案】B
11.以下是1970年4月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据此判断,该评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成果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中国正式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D.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
【答案】B
12.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这说明了(

A.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B.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C.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答案】A
13.有一首诗写道:“长征火箭破云端,力挽神州绽笑颜。轻吻蟾宫情已醉,科研项目梦犹欢。眼光凝聚十三亿,环宇逗留三十天,兄弟二人怀壮阔,东风一奏凯歌还。”诗中“环宇逗留三十天”主要得益于(  )
A.生物工程技术
B.空间技术
C.新能源技术
D.原子能技术
【答案】B
14.(2018?安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政策
C.“863计划”
D.“七五”计划
【答案】C
15.(2018?北京)如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功勋奖章,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答案】A
二、史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出现的蘑菇云,这幅图片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这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2)原子弹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3)图二中的这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什么时候成功发射的?它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
(4)图三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是在什么时候?他当时乘坐的是哪艘载人航天飞行器?
【答案】
(1)1964年10月16日。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3)1970年。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多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多元导入】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课堂达标
巩固反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