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龙的传人》是台湾著名音乐人侯德健的作品,创作于1978年,这首歌经台湾歌手李建复和香港歌手张明敏演绎而传遍中国,在中央电视台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侯德健自弹自唱《龙的传人》,获得广泛好评。歌中浓郁的中国情怀和鲜明的民族意识在人们的心中引起共鸣,歌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形象鲜明,富于想象力,歌曲表达的情感从深沉含蓄转为振臂疾呼,富有历史感和号召力。节拍为4/4拍,采用了自然小调,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域较窄,以级进为主。
二、教学目标:
1.能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歌曲的爱国情怀,增进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国家的认同感。
2.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有感情地背唱歌曲《龙的传人》。
3.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探究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导入
播放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王力宏演唱《龙的传人》演出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龙的传人》。
(二)巩固复习
复习4/4拍的指挥图示,感受4/4拍的节拍特点。
强-弱-次强-弱
(三)学唱歌曲
1.初听音乐,感受歌曲的速度和力度特点。(中速、有力的)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感受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对歌曲表现起到的不同作用。
3.随着老师的琴声边划节拍边轻声哼唱歌曲,感受4/4拍子的节拍特点和在这首歌中起到的作用。
4.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和结构
(1)出示歌谱,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声演唱歌谱,可以边拍节奏边唱。
(2)把歌曲的旋律线、歌曲中所出现的音以及歌曲的结束音展示出来,小组讨论后,请学生回答歌曲旋律、节奏和调式的特点。
(生:音域a-e’,旋律以级进为主,易于传唱;节奏规整,给人一种沉稳、坚定感;自然小调给人一种暗淡、忧伤的感觉。)
(3)在歌谱上用不同颜色画出歌曲的乐句,找出相同和不同的乐句,并分析歌曲的结构。
(歌曲结构:A
+
A’+B
+
B’)
4.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侯德健
侯德健,祖籍重庆巫山县月池乡,台湾歌手、音乐制作人,为众多歌手创作脍炙人口的歌曲。代表作有《龙的传人》《酒干倘卖无》《熊猫咪咪》等,其中《龙的传人》(1978年)的歌名甚至变成中华民族的别称。20世纪70年代,校园民歌在台湾风行,他写了《捉泥鳅》《归去来兮》等作品,1983年写下流行一时的《酒干倘卖无》。
同年,为寻找音乐创作源泉,侯德健无视国民党政府的禁令,只身前往大陆。随着《龙的传人》在大陆流行,他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和歌手程琳合作,退出《新鞋子旧鞋子》(1984年)和《三十岁以后才明白》(1988年)等专辑。他成立的春秋影业公司,与华纳兄弟及台湾技术最好的动画制作公司合作,2006年初开始集6600万美元巨资制作电脑动画片《白蛇传》,由他亲任制片人、编剧和创意总监。
(四)拓展延伸
2000年王力宏在专辑《永远的一天》里翻唱了《龙的传人》,中间还加入了一段英文说唱,给歌曲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欣赏王力宏版本的《龙的传人》MV,感受歌曲音乐风格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龙的传人》这首关于爱国情感的歌曲,领略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刻骨铭心的爱恋。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身为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和责任之重大,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母亲这条巨龙的崛起、腾飞而努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