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一、选择题
人体的血液是一种红色粘稠的液体,在血液的成分中,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能力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致患者生病的病原体具有原核细胞结构
B.患者可大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快速治疗和恢复
C.患者不去公共场所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D.注射流感疫苗是给易感人群体内注入抗体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上面记录有接种卡介苗、百口咳、白喉、破伤风疫苗的记录,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的健康身份证。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B.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C.疫苗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特定免疫反应的抗原
D.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永久免疫能力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和接触水疱液传播,传染性极强。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是引发该病的病原体
B.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个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
C.水痘患者是传染源,患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
D.该病传染性强,戴口罩可完全切断其传播途径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阻挡病菌侵入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除异物
D.唾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下列各项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B.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被褥进行消毒
D.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B.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D.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正确认识并科学防控艾滋病,是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控措施错误的是
A.研制药物,阻止艾滋病病毒侵入活细胞
B.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应立即给予救治
C.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D.积极锻炼身体能有效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体液大量损失
C.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D.排汗过程出现异常
与其它几项免疫类型不同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泪液、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体液中的溶菌酶使病菌失活
D.皮肤阻挡病菌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表明,
年
月肺结核发病数
人,死亡
人。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注射肺结核疫苗
B.出行常带口罩
C.隔离肺结核病人
D.经常锻炼身体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D.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预防艾滋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科技的进步。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病毒属于病原体,它营寄生生活
B.一般的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用餐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C.艾滋病疫苗如果研制成功,将提高人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所以属于遗传病
下列对免疫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B.免疫功能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C.免疫可分为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和后天性免疫(特异性)
D.免疫并不都是对人体有益的
下列关于感染
禽流感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的病原体属于单细胞的生物
B.该病的传染源是
禽流感病毒
C.抗生素能有效地治疗该病
D.卫生部门把家禽集中烧毁,此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对人类毫无益处
B.病毒能独立生活
C.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D.病毒具有细胞核
感染甲型
流感病毒的人会表现出突发高热、咽喉肿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对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致患者生病的病原体具有原核细胞结构
B.患者可大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快速治疗和恢复
C.患者不去公共场所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注射流感疫苗是给易感人群体内注入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张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中的抗体可以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二、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解答问题:
(1)
通过甲、乙两种途径产生的免疫必须经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该防线主要是由
组成的。
(2)
死病毒和活病毒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
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4)
除题中所示的免疫方式外,人体还有另外一种免疫方式。这种免疫方式的特点是
。
(5)
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
)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
)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流行于
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
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疾死亡率极高。本世纪
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才大大下降。现有各种抗疟药,但还没有一种药对各种疟原虫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疟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的人群中,对药物的效应也不一样。预防措施主要有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现场应用。
(1)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
。
(2)
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
道防线,接种基因疫苗后,人体的淋巴细胞就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年
月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
年
月,我国科学家利用恒河猴等动物初步研制出了疫苗
,为了检验疫苗
对新冠肺炎是否有预防作用,进行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表: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根据表格和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
。
(2)
设置第
组实验的目的是起
作用。
(3)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将本实验的结论应用于传染病的预防,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是
,该措施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防御、识别(监视)和
等。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一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分析回答:
(1)
的结构简单,由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属于
。
(3)
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艾滋病疫苗在免疫中属于
,注射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如果研制成功,这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有效吗?
。
(4)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
(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的眼睑有单眼皮和双眼皮之分,下图为某家族眼睑的遺传系谱图。
(1)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
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
(3)
若
控制显性性状,
控制隐性性状,则
号的基因组成是
。
(4)
号和
号再生一个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用分数表示)。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是新冠肺炎确认的重要依据。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5)
在新冠肺炎检测中,利用人体免疫学原理的是
(填“核酸”或“抗体”)检测。
(6)
虽然病毒常令人谈“毒”色变,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可制成疫苗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培养病毒可用已消毒的牛肉汁培养基
某些病毒可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具有运输功能,A不符合题意。
B、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2.
【答案】A
【解析】
不仅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给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用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
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正确;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的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持保持内环境的稳定,C错误;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D错误。
故选择A选项。
3.
【答案】C
4.
【答案】D
【解析】为了预防传染病,要对儿童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这种通过预防接种保护儿童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A正确;
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起防御作用,B正确;
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疫苗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特定免疫反应的抗原,C正确;
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力有永久性和暂时性的,D错误。
5.
【答案】D
6.
【答案】B
7.
【答案】A
8.
【答案】D
9.
【答案】D
【解析】研制药物,阻止艾滋病病毒侵入活细胞,A正确;
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应立即给予救治,B正确;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C正确;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来看,积极锻炼身体是不能有效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D错误。
10.
【答案】A
【解析】A选项: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故A正确;
故选A。
11.
【答案】D
12.
【答案】B
【解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为一种先天性的免疫,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针对性,不会因为物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而特异性免疫则有物种的差异性。故选:B。
13.
【答案】C
14.
【答案】A
【解析】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A的叙述错误。
15.
【答案】D
【解析】艾滋病是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D错误。
16.
【答案】B
17.
【答案】D
【解析】
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是
禽流感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活,A错误;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B错误;
甲型
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
流感病毒,而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对病毒无效,C错误;
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染群,把患病的家禽集中销毁属于控制传染源,D正确。
18.
【答案】C
【解析】A、病毒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如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绿脓杆菌噬菌体对人类是有益的,A错误。
B、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B错误。
C、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C正确。
D、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
19.
【答案】C
20.
【答案】C
二、综合题
21.
【答案】
(1)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
抗原
(3)
蛋白质
(4)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5)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解析】
(1)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因此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2)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人体产生抗体是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人体通过甲、乙两种途径产生的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抗原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
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4)
人体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5)
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
)
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
)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
)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2.
【答案】
(1)
疟原虫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三;抗体;特异性
【解析】
(1)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学分析,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病原体。
(2)
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代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3.
【答案】
(1)
新冠病毒(或新型冠状病毒)
(2)
对照(或对比)
(3)
疫苗
对新冠肺炎(或新冠病毒)有预防作用
(4)
接种疫苗(或注射疫苗);清除
24.
【答案】
(1)
蛋白质外壳
(2)
传染源
(3)
抗原;特异性;无效
(4)
不会
25.
【答案】
(1)
相对性状
(2)
(3)
或
(4)
(5)
抗体
(6)
【解析】
(1)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
(2)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
条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条
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
条
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
条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
条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
条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
条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人类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3)
分析某家族眼睑的遗传系谱图可知,
号和
号均为双眼皮,但他们有一个单眼皮的儿子
号,说明双眼皮相对于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号和
号的基因型为
。由
号的基因为
,可推知其父母
号和
号基因型均为
,所生双眼皮女儿
号的基因型为
或
,根据
号基因型为
可知
号的基因型为
,则
号的基因型为
或
。
(4)
由选项()可知,
号为单眼皮男性,其基因型是
,
号为双眼皮女性,其基因型为
,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
号和
号再生一个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
(5)
年
月
日,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抗原研发出灵敏性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仅十分钟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在新冠病毒的多种检测方法中利用的都是核酸或蛋白质,这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该试剂盒能精确诊断的免疫学原理是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可以精准的结合,从而判断出是否被感染
病毒。由此可知,在新冠肺炎检测中,利用人体免疫学原理的是抗体检测。
(6)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正确。
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因此少量的病毒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有的病毒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
错误。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因此培养病毒可应选用活的鸡胚作为培养基,
错误。
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细菌病毒(噬菌体)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