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西洋人因为拥护
德、赛两先生,闹了多
少事,流了多少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
位先生,可以救治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问题一:何谓“新”文化?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陈独秀
陈独秀说:民主就是人权。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它不是政府给人民哪些权利,而是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权利。这便是“德先生”新之所在。集中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之“新”,是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更加彻底的集中体现。
提倡科学作为反封建的武器,以此来启迪民
智,使民众成为现代国民,为民主创造条件。这在中国还是首次,给中国的反封建增加了一面新的旗帜,这也是新文化运动“新”之所在。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 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后 期
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问题二:当时的青年为何能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
新文化运动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他们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检讨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救亡图存
“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
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
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916年)
陈独秀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李大钊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
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
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鲁 迅
一、要有话说,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
胡 适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一场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空造出来的”对吗?
不对,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初叶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不屈不挠民主革命的必然产物。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走在了时代前沿,同尊孔复古的时代逆流不懈斗争。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该怎样做呢?
作为21世纪青少年,我们将继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民、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问题三:新文化运动有何意义?
比较两次思想解放潮流:
宣传的内容不同;
维新变法运动最大的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五 四 运 动
陈独秀等
民主
科学
前期
发展
李大钊等
马克思主义
1915-----------1917
-----------1919
《新 青 年》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文化运动
今日之世界,一科学世界也。科
学精者其国昌,科学粗者其国亡,……。
——刘叔雅《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还推动了广大青年追求科学,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
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打倒“孔家店”
-----吴虞
思考: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文化给与否定,你认为对吗?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 代 化
经济
政治
思想
外商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