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3 跷跷板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3 跷跷板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7 17:3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跷跷板
二 比 较
一、情境引入
二、学习新课
说一说。
坐的一端下沉,
坐的一端上翘。
体重
体重
体重


坐的一端下沉,
坐的一端上翘。
比 重
比 轻
二、学习新课
说一说。
最重, 最轻。
二、学习新课
说一说。
书比较压手,作业本不压手。
文具盒有点压手,直尺放在手上几乎没有感觉。
书比作业本重,作业本比书轻;
文具盒比直尺重,直尺比文具盒轻。
二、学习新课
掂一掂。
苹果和梨大小差不多,怎样比较谁轻谁重呢?
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称一称,说一说。
大小差不多,可以借助天平比较。
大小差不多,很难辨别出哪个重,哪个轻。
哪一端下沉说明哪一端物体重。


二、学习新课
称一称,说一说。
梨比苹果重,苹果比梨轻。
二、学习新课
称一称,说一说。



二、学习新课
比 (大,小)。
比 (重,轻)。
二、学习新课
圈一圈。


几乎占满托盘
只占了托盘一部分
比 大
放 的一端下沉
比 重
比 轻
二、学习新课
圈一圈。
比 (大,小)。
比 (重,轻)。
二、学习新课
圈一圈。
物体的大小一般通过观察就能判断出来,但是物体的轻重不是靠观察来分辨的。轻重和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根据物体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反馈
1.轻的画“√”,重的画“○”。




三、巩固反馈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三、巩固反馈
3.在重的一边画“√”。


四、课堂小结
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1)可以借助跷跷板比较;
(2)可以用手掂一掂直接比较;
(3)当难以直接分辨出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
工具(如秤、天平等)来比较。
作业:
五、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