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课 型】欣赏·评述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从介绍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础知识入手;通过作品的分析,总结出这两个画派的艺术风格;帮助学生掌握两个流派的造型特征与方法,本课的内容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体现了知识的迁移价值,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对前面课程的延伸,对后面课程的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材处理上我结合历史、音乐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获得一些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初步自主探究美术作品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这个学段的学生都爱看、爱画,这是完成本课教学的知识基础;但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弱,对艺术史以及欣赏评述的方法不够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力求让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从题材、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等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了解的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2、教学难点: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
展示四幅美术作品,通过辨识两个画派作品的不同艺术风格,直接感受两个画派的艺术特点。引出课题。
二、探究自学:
(一)、新古典主义
学生分析新古典主义的雕塑和绘画作品的共同点,尝试总结出新古典主义的特点。
教师总结,出示新古典主义的定义,强化概念。
1、欣赏、分析达维特经典之作《马拉之死》。
(1)看一看:画中画了什么?
(2)想一想:达维特是如何刻画马拉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四个方面分析。
2、欣赏、分析达维特另一代表作《拿破仑一世的加冕》
学生试着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四个方面分析。
题材:英雄
造型:理性
构图:严谨
色彩:优雅
3、欣赏安格尔的作品 ,学生尝试独立分析。
4、由摄影术的发明对绘画的影响,引出印象主义画派。
(二)、印象主义
了解印象主义,看视频,回答问题。
分析莫奈代表作《日出·印象》
题材:自然
造型:感性
构图:轻松
色彩:绚丽
欣赏《睡莲》,了解莫奈的绘画理念。
想一想:莫奈为什么要在不同时间多次描绘同一景物?
“阳光的追逐者”——印象主义
4、 试着从光线与色彩、笔触与造型等方面,分析两位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
《舞台上的舞女》 德加
(三)对比总结
三、讨论互学
(一)请学生观察作品,分析两个画派不同的艺术特色,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主张。
(二)知识考察
四、拓展悟学
结合两个外国美术流派的艺术特色,联想中国画相对应的绘画形式。
新古典主义——工笔
印象主义——写意
虽表现语言不同,但绘画理念相似,中外艺术发展殊途同归。
五、总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