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八下 4.《单色版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八下 4.《单色版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7 17:4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单色版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版画是绘画的重要种类之一,它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形式,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由于版画具有复数性的特点,作品便于交流,因此,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学生认识绘画的广泛性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生两极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课我利用大量图片、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单色版画的表现方法、制作过程,认识单色版画的审美特征。能够运用简单材料,完成单色版画的设计制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和深入分析,认识版画和版画的独特美感特征。学生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参与活动,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方法加深对单色纸版画的理解,完成好本课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积极探索单色版画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完成单色版画的制作乐趣,在学习和创作中树立信心,逐步形成欣赏版画艺术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单色版画的美感特征,理解凸版画的成像原理。
2.掌握制作单色版画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版画表现手法,设计、制作有主题的单色版画作品,表现一定的美感特征。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版纸、剪刀、固体胶等。
学生准备:各种规格的版纸、剪刀、固体胶、美术本等。
七.教学方法:欣赏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实践操作学习法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提问:美术学科的四大表现领域是什么?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3.出示单色版画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
1.出示一张芮法彬的单色木刻版画作品《秋》,观察并思考问题:“单色版画具有怎样的美感?”
分析作品:大面积的黑色块中用点的排列和概括的线条表现出柔韧、厚重,具有光影感的荷叶、莲蓬。小面积的留白处,用以白托黑的方式,刻制出形体与荷叶对比反差很大的小鱼。
小结:单色版画是仅用一种颜色印制的版画。简洁、明快,对比强烈。
2.出示一张单色木刻版画作品《芦荡轻舟》,观察并分析。
分析作品:主要人物采用白色剪影的形式放在画面中最重要的点上。变化的线条组合构成了细腻的灰色调,透出一种神秘、诱人的灵性。
小结:单色版画也可以有丰富的层次,通过点线面形成黑白灰的对比,使画面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3.欣赏刘著的《大蜻蜓》(实物版)
画面中有纸张、布料、瓦楞纸、松树叶等材料,通过混用构成画面丰富的肌理效果。
小结:单色版画材料丰富,表现技法多样。
4.介绍纸版画:纸版画是用各种材质、各种纹理的纸板材料,经过不同的手法加工制作、印刷的版画。由于材料简易,相对易学。
这里学习两种纸版画:
剪贴纸版画——欣赏耿佳慧的纸版画作品《大小鱼》。
吹塑纸版画——欣赏刘田田的吹塑纸版画作品《奔走》。
5. 剪贴纸版画。
A.工具:各种刀具、剪子、刷子、油磙子、木蘑菇、马莲等。
B.材料:各种纸板、油墨等。
C.制作步骤:
(1)剪刻: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转移到卡纸上。用剪刀把画稿上的形象分版,分别剪或刻出来。
(2)制版:将剪刻好的各个部分用胶水依次粘贴在底板上。
(3)涂色:使用油滚把调好的单色油墨(或水色)均匀滚涂到版上。
(4)拓印:铺上纸,用木蘑菇或者光滑的玻璃瓶底均匀画圆压擦。
(5)完成效果:通过印刷得到的作品,造型概括、形象突出,生动有趣。
6.了解吹塑纸版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
作业要求: 任选制版材料和方法创作一幅单色纸版画。
1.题材、内容不限。
2.黑白灰关系明确,画面具有形式美感。
3.印制清晰,墨色均匀。
(四)展评学生作品。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些版画制作方法,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了解更多不同材料的版画,尝试用这些材料制作的版画美化自己的家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