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下综合练习附答案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八下综合练习附答案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Word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7 18: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一、选择题
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寨卡病毒(
)。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寨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患者和寨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
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医生查出某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判断他很可能患有贫血
B.人们在家里就能用牛奶自制酸奶,主要是利用了酵母菌的作用
C.某新生儿感染了
,可能是他母亲通过分娩、哺乳等途径传播的
D.某些遗传病有家族遗传的特点,主要是家族成员缺乏该病的抵抗力
正确认识并科学防控艾滋病,是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控措施错误的是
A.研制药物,阻止艾滋病病毒侵入活细胞
B.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应立即给予救治
C.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D.积极锻炼身体能有效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近几年,有些地方曾经销声匿迹的血吸虫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感染血吸虫是因为
A.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B.接触疫水
C.接触血吸虫病人
D.空气传染
当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异常细胞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使人
A.产生肿瘤
B.患某种遗传病
C.患流行性传染病
D.以上都可能
图中表示控制传染源的是
A.
对病人隔离治疗
B.
预防接种
C.
讲究个人卫生
D.
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胸腺既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也是免疫器官。


日在
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绘制出了人类胸腺细胞图集,旨在了解胸腺是如何发育和产生重要免疫细胞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胸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物质通过血液进行运输
B.胸腺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胸腺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可有效帮助人体抵抗各种病菌
D.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缺陷,人体易受感染
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下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
B.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
C.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D.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需要掌握科学知识,采取合理措施。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
B.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
C.痊愈者捐献的血浆用于治疗病人——非特异性免疫
D.公共场所定期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不易成活,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抗原
B.抗体
C.传染源
D.病原体
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属于其传播途径的有
①血液传播;②与病人握手;③性传播;④与病人共同进餐;⑤母婴传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流感季节,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外出佩戴口罩
B.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
C.注射流感疫苗
D.为保暖关紧集会场所的门窗
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属于人体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后天形成的防线
下列情况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
B.溶菌酶溶解病菌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害
B.免疫系统能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
C.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杀伤体内异常的细胞
D.免疫系统功能越强对人体越有利
复课后,同学们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倍感亲切,但此时仍然要遵守防疫的各项要求。上课时一位同学突然发热头痛,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汇报校医老师,测量体温
B.佩戴口罩,避免病原体传播
C.尽快去医院就诊
D.不必在乎,继续上课
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
,全世界毎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淸和狂犬病疫苗
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C.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
D.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我国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
A.寄生虫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艾滋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是引发艾滋病的传染源
B.艾滋病会通过血液、握手等途径传播
C.艾滋病有传染性、流行性,是遗传病
D.艾滋病可以预防,我们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
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
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
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
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
二、综合题
阅读后回答艾滋病的相关问题。
艾滋病:
年在美国首次被确认。英语缩写
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破坏人的免疫平衡,
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
破坏后,人体由于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內的潜伏期平均为
年至
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
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行为感染:握手、拥抱、吃饭;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物品传播:马桶、电话机、餐饮用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空气等;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动物传播:蚊子、小猫、小狗等。
世界卫生组织于

月确定把
年作为全球预防艾滋病年;把每年的

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日,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1)
据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等。
(2)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

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3)
艾滋病主要是人体感染了
病毒,它主要破坏人体的
系统,人体由于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4)
请你对下列与艾滋病病人一起进行的行为做出判断,其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
A.握手
B.共进午餐
C.有性接触
D.一起唱歌
E.一起开会
F.艾滋病母亲腹中的孩子
G.拥抱
H.抱艾滋病病人的宠物狗
(5)
根据以下的资料,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
国家主席的夫人彭丽媛,做为“世界卫生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控烟形象大使”,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在
年,彭丽媛拍摄了一个近
分钟的预防艾滋病宣传片,在片中介绍几年中遇到的艾滋病儿童,她同孩子们一起弹琴、唱歌、画画、踢球,还蹲下来为一名男孩绑鞋带,孩子们称她“彭妈妈”。
红丝带是对
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
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用来表示他们对
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
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症状为腮腺肿胀、疼痛,伴发热。一旦确诊,须隔离治疗,请回答:
(1)
腮腺炎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填“能”或“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2)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
易感人群注射腮腺炎疫苗后,可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
像流行性腮腺炎这一类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能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原因是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的
,对病毒却不起作用。

月以来,全球各地陆续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
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截止至


日,全球累积确诊病例超
万例,死亡超过
万人,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请分析回答:
(1)
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2)
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是

A.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
C.活的鸡胚
D.固体培养基
(3)
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
免疫。
(4)
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测到抗体,而发病早期人体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病中晚期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判断最早期的感染者,但核酸的检测受样本取材的影响较大。科研人员采用两者同时检测,综合判断,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判断,确保“不错”。如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据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
组患者
,第
组患者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经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没有感染过病毒
小刚在生活、学习中发现了一系列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请你与他合作讨论,做出解释。
(1)
移栽茄子、黄瓜等植物幼苗时,根部带有一个土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2)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其原因是

(3)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

(4)
临床上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时,除了利用药物治疗外,还可利用康复者的血清对患者进行治疗。理由是

(5)
疫情期间,小刚同学尝试做美食,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A错误;
寨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B错误;
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患者和寨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2.
【答案】C
【解析】A.医生查出某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判断他很可能患有炎症,A不符合题意。
B.人们在家里就能用牛奶自制酸奶,主要是利用了乳酸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患者和
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因此某新生儿感染了
,可能是他母亲通过分娩、哺乳等途径传播的,C符合题意。
D.某些遗传病有家族遗传的特点,主要是家族成员含有致病基因,D不符合题意。
3.
【答案】D
【解析】研制药物,阻止艾滋病病毒侵入活细胞,A正确;
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应立即给予救治,B正确;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C正确;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
,D错误。
故选择D选项。
4.
【答案】B
5.
【答案】A
【解析】体内异常细胞通常是指非正常分裂的细胞,多为癌细胞,癌细胞可被正常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如果免疫系统异常,不能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这些异常细胞就会增殖形成恶性肿瘤。
6.
【答案】A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对病人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讲究个人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7.
【答案】C
8.
【答案】B
9.
【答案】C
10.
【答案】A
11.
【答案】B
【解析】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丙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的叙述错误。
12.
【答案】B
13.
【答案】D
14.
【答案】A
【解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具有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5.
【答案】D
16.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功能太强,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
17.
【答案】D
18.
【答案】D
【解析】方法一:
被咬伤后要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A正确;
抗毒血清含有特异性抗体,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狂犬疫苗属于抗原,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
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容易感染狂犬病,因此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C正确;
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择D选项。
方法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预防。因此,被狗、猫等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进行防治,A正确;
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淸,属于抗体。因此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的患者,注射的抗毒血清属于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C正确,D错误。
故选择D选项。
19.
【答案】D
【解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是一种动物病毒,而不属于寄生虫。D正确。
20.
【答案】D
21.
【答案】A
【解析】痢疾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原体;携带痢疾杆菌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苍蝇是传播痢疾的媒介生物(传播途径),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播途径,所以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都是切断传播途径,该传染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故选A。
二、综合题
22.
【答案】
(1)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

(3)
人类免疫缺陷(或艾滋病、或
);免疫
(4)
ABDEGH
(5)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而应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解析】
(2)
由题可知:世界卫生组织于

月确定把
年作为全球预防艾滋病年;把每年的

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日。
(3)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为有性接触F为艾滋病母亲腹中的孩子,CF可两项可传染,其他项不会传染。
23.
【答案】
(1)
蛋白质;不能
(2)
控制传染源
(3)
特异性
(4)
细菌
【解析】
(1)
腮腺炎病毒是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病毒比较特殊,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2)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3)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易感人群注射腮腺炎疫苗后,可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4)
因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效果不明显。
24.
【答案】
(1)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
C
(3)
特异性(后天性)
(4)
C;B
【解析】
(1)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生活,新型冠状病毒(
属于动物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细胞里,要用活细胞进行培养,一般是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动物细胞或动物的幼体,如活鸡胚进行培养。因此科研人员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是活的鸡胚,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3)
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是人体经后天感染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属于特异性(后天性)免疫。
(4)
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测到抗体。第
组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阳性,而
抗体和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为阴性,说明第
组患者体内含有病毒,但并没有产生抗体,则推测患者在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发病早期人体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病中晚期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第
组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为阴性,而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为阳性,说明第
组患者体内没有病毒,
抗体已消失,而
抗体还存在,则推测患者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经清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25.
【答案】
(1)
保护幼根,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和无机盐
(2)
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
(3)
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4)
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5)
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解析】
(1)
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茄子、黄瓜等植物幼苗时,根部带有一个土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和无机盐。
(2)
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故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3)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4)
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将血清注射到患者体内后,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起到了治疗作用。
(5)
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无氧,在此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因此会有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