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液体压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液体压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28 09: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液体压强 
一.选择题
1.侧壁上有三个小孔的开口塑料瓶,倒入水后,小孔中喷出水,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有关用该装置能探究的问题的说法正确是(  )
①能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能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能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能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③④
3.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图中的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B.
C. D.
4.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9×102Pa B.1.2×103Pa C.9×104Pa D.1.2×105Pa
5.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如果水银气压计中的水银用水代替,那么玻璃管的长度约为(  )
A.1m B.4m C.20.5m D.10.5m
7.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堵住管口(塑料片重力不计),放入水中,塑料片恰好在深度为16cm处的水中,然后向管内缓缓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至少是(  )
A.8cm B.16cm C.18cm D.20cm
8.如图,是A、B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A、B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则ρA与ρ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9.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10.以下事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用装水软管找等高 D.抽水机
1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B管向右倾斜,稳定后B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A管中的水面 B.低于A管中的水面
C.与A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时某过程的图示。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13.“蛟龙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载人潜水器,在“蛟龙号”浸没下潜过程中(忽略潜水器体积的变化),所受海水的(  )
A.压强减小 B.压强不变 C.压力减小 D.压力差不变
14.将一木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与放入木块前相比(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C.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大 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减小
15.如下图所示,能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图是(  )
A. B.
C. D.
16.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的是(  )
A.图中,拦河坝横截面上窄下宽
B.图中,水中的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C.图中,茶壶壶嘴和壶身内液面等高
D.图中,深海潜水需穿上特制的抗压服
 
二.填空题
17.我国的潜水器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蛟龙号(如下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潜器,当它潜入水下7000m深处进行科学研究时,蛟龙号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g=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18.汽车无论是不慎驶入水中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水越深车门越难推开。如图所示,在车门下都距水面0.3米深的O处,水的压强为   Pa.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5×103Pa,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N;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g=9.8N/kg)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U型管压强计存在   问题。
(2)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
(4)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 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5)以上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液体压强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D;2.B;3.C;4.A;5.A;6.D;7.D;8.C;9.C; 10.D;11.C;12.D; 13.D;14.A; 15.C;16.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7.7×107;
18.2.94×103;4×103;B;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1)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
(2)相等;
(3)变大;
20.(1)相平;漏气;
(2)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3)丙、丁;无关;
(4)各个方向;
(5)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