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7 22:3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思考: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
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是什么时候?
美国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原子弹袭击后的长崎
导入新课: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大国多次威胁,要对新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核讹诈。
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让从法国回国的中国科学家传话给毛泽东: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1956年,毛泽东曾说: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 名称及发射时间。
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1
2
3
1.“两弹一星”指什么?
核弹
导弹
(原子弹、氢弹)
两弹
一星:
人造地球卫星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2.思考:20世纪60年代主要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请按先后顺序回答)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核弹---原子弹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①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②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
导弹核武器: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1980年5月,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核弹——氢弹:
1967.6.17,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5/27/2021
Title text to go here
原子弹 1964年10月 氢弹 1967年6月
表明: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其他有核国家
美国:7年零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时间:
(2)名称:
(3)意义:
1970年
东方红一号(用长征运载火箭发射)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4.代表人物:
钱学森
邓稼先
火箭专家,“中国导弹之父”
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火箭专家、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美海军部次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
后经周恩来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材料一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有什么意义?
5.意义: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6.思考: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1)1999年11月,神州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
(2)2003年10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2008年9月,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实现太空行走。
载人航天工程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漫步太空:航天事业(神舟系列飞船)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成功。
意义: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航天员-----杨利伟。
2.意义: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漫步太空:航天事业(神舟系列飞船)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搭载航天员飞行并返回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完成多人多天飞行
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我国航天员首次实现空间出舱活动
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863计划纲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__________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
能源技术
新材料
海洋技术
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863计划”。
“863计划”
相关史事
“973计划”:
1997年我国制订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展开研究。
一、从“两一星”到漫步太空:
相关史事
二.杂交水稻和青蒿素: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1973年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概况: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2017年10月15日晚间,澎湃新闻从河北邯郸市永年区区委宣传部解到,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在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再创新的世界纪录。平均亩产达到1149.02公斤,其中一块最高产量达到1181公斤/亩,再次创造了杂交水稻的世界单产纪录
超级稻
袁隆平亲临测产现场
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左)、袁隆平(右)颁奖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意义:
?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12月发布的数据:
2012年约有2.07亿疟疾病例(不确定范围为1.35亿至2.87亿),有62.7万人死亡(不确定范围为47.3万至78.9万人)。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下降42%,世卫组织非洲区域降幅达49%。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在世界
2.青蒿素
(1)概况: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意义:
青蒿素标本,青蒿素,青蒿素制品
2.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
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给屠呦呦
颁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习近平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颁奖
屠呦呦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小草 :青蒿草(黄花蒿)
2.青蒿素 ——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 ,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1.思考: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1)时间: (2)内涵: (3)影响: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红岩
青春之歌
茶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1)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相关史事 1978年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电视艺术也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剧、电视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国防
科技文化成就
农业
医学
文化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1964、氢弹1967 )
导弹 东方红1号 1970
钱学森 邓稼先
载人航天
神舟一号 1999(无人)
神州五号 2003年10月 杨利伟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 翟志刚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青蒿素
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升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A
2.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回顾历史,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B. 东方红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D.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 如今的中国正一步步地实现着中国梦。从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到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证明了我国在下列哪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A. 原子能技术 B. 海洋技术 C. 生物工程 D. 航天技术
4.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见右图)。这主要是因为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
A. 青蒿素   B. 青链霉素C. 罗红霉素  D. 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