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美盲却很多”你如何理解吴冠中先生的这句话?
感知与判断
体验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与同学分享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本12-15页,能够结合对《雄视》这张作品的赏析说出美术鉴赏的主要过程。
2.小组合作,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鉴赏传世名画《步辇图》,并完成鉴赏表格。
3.从自我发展角度谈一谈自己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成长了什么。
描述:
(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画面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1.《步辇图》唐朝画家阎立本,
3.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2..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分析:
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作者采用的是绢本设色,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
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
解释:
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评价:
这张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作品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更是汉藏民族友谊
的历史见证。
四步法
鉴赏标准
《清明上河图》
掌握程度
描述
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分析
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解释
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之上。
评价
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的比较、与同代其他作品的比较、与同类型作品比较等
谢谢学习活动一
自主研读课本研读课本12-15页,梳理出美术鉴赏“四步法”,并用双色笔进行勾画批注。
根据所给条件,尝试说出《步辇图》的一般鉴赏过程。
四步法
标鉴赏准
《清明上河图》
掌握程度
描述
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分析
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解释
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之上。
评价
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的比较、与同代其他作品的比较、与同类型作品比较等
条件:
《步辇图》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学习活动二:
小组合作,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鉴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并完成鉴赏表格。《感知与判断—体验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课堂设计
学校:
年级
班 教师姓名:
_ 日期:
课题
感知与判断—体验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课业类型
新授课
单元课题
问题引领
本课设计思路
本课是美术鉴赏模块中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掌握的重要一课,本课思路首先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本内容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再通过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进行作品鉴赏,在体验鉴赏过程,理解内化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并且在体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理解意识。
学
习
目
标
1.研读课本12-15页,能够结合对《雄视》这张作品的赏析说出美术鉴赏的主要过程。
2.小组合作,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鉴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并完成鉴赏表格。
3.从自我发展角度谈一谈自己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成长了什么。
教
学
重难
点
掌握和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真实情境
导入新课
朱耷作品展示导入,提出问题: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美盲却很多”你如何理解吴冠中先生的这句话?
引出课题。
欣赏作品,并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基于学生的认知,通过作品欣赏和问题引领发现鉴赏的重要性,并通过朱耷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读认定学习目标
解读学习目标,勾画重点,明确学生学习任务。
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完成的核心任务,要达成的标准。
活动过程
问题引领
有没有在某一件作品面前驻足过?与同学分享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
学习活动一
自主研读课本课本12-15页,梳理出美术鉴赏“四步法”,并用双色笔进行勾画批注。
根据所给条件,尝试说出《步辇图》的一般鉴赏过程。
条件:
《步辇图》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三:学习活动二完成鉴赏表格
思考回答问题:
有没有在某一件作品面前驻足过?与同学分享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
二、学习活动一
自主研读课本课本12-15页,梳理出美术鉴赏“四步法”,并用双色笔进行勾画批注。
赏析《步辇图》
学习老师展示的四步法鉴赏《步辇图》
三、学习活动二
1.小组合作,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鉴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并完成鉴赏表格。
2.展示鉴赏结果,小组之间互相点评。
3.认真阅读《清明上河图》鉴赏报告,梳理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研读课本内容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再通过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进行作品鉴赏,在体验鉴赏过程,理解内化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总结提升
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组织学生回答问题:从自我发展角度谈一谈自己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成长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从自我发展角度谈一谈自己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成长了什么
让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价值意义。
教学反思
任务单详情及附件
3《清明上河图》鉴赏
内容节选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item/清明上河图/102?fr=aladdin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一、画面内容
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
(?https:?/??/?baike.?/?item?/?%E5%9F%8E%E6%A5%BC"
\t
"https:?/??/?baike.?/?item?/?%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B%BE?/?_blank?)、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画有的人数,说法不一,常见的有500余人说(白寿彝《中国通史》)、815人说(汤友常数米法)、1695人说(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此外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
(?https:?/??/?baike.?/?item?/?%E6%A5%BC%E9%98%81"
\t
"https:?/??/?baike.?/?item?/?%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B%BE?/?_blank?)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各种说法较为一致。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二、结构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三、技法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
(?https:?/??/?baike.?/?item?/?%E9%9D%A2%E9%9D%A2%E4%BF%B1%E5%88%B0"
\t
"https:?/??/?baike.?/?item?/?%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B%BE?/?_blank?),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https:?/??/?baike.?/?item?/?%E5%8F%B9%E4%B8%BA%E8%A7%82%E6%AD%A2?/?2469"
\t
"https:?/??/?baike.?/?item?/?%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B%BE?/?_blank?)。
四、艺术价值(后世评价)
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
(?https:?/??/?baike.?/?item?/?%E6%95%A3%E7%82%B9%E9%80%8F%E8%A7%86"
\t
"https:?/??/?baike.?/?item?/?%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B%BE?/?_blank?)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4]《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
(?https:?/??/?baike.?/?item?/?%E7%8E%B0%E5%AE%9E%E4%B8%BB%E4%B9%89"
\t
"https:?/??/?baike.?/?item?/?%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B%BE?/?_blank?)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