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直到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方式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是指( )
A.庄园经济 B.城市兴起
C.雇佣劳动 D.垦殖运动
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由此可见(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农业和工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农业工人失去了人身自由
D.租地农场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3.14世纪,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可见,当时的西欧( )
A.庄园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B.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13、14世纪,欧洲大多数贵族将其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则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这表明,当时欧洲( )
A.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新兴市民阶层的迅速发展
C.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D.基层地方自治模式的出现
5. “怎样生活最好,想些什么最好,古代哲学家和道德家早就百花齐放,在观点上百家争鸣,但他们的辩证和推论并没有被传承下来,因为基督教会已经给人民的思想紧紧裹上了束缚衣。”以解除“人民思想上的束缚衣”为主要任务的是 ( )
A.百家争鸣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西欧城市的兴起
6.但丁提出:“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彼特拉克曾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两则材料都强调了( )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苦行禁欲 D.封建道德
7.“游学”是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一种直接的方式。如果学校组织大家前往意大利,你是其中成员之一,想提前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相关知识,你可以搜集的内容包括(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探险家、航海家们去发现新的世界。”这段话旨在说明( )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B.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保障
C.人文主义引发殖民扩张
D.科学家是开辟新航路的中坚力量
9.在1500年以前的300年间,每艘欧洲船舶的平均吨位增加了4倍,载重量只有150—200吨的单层甲板大帆船,让位于载重600—800吨的圆形船体的帆船。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也已经在船尾安装了舵,这都大大提高了航行效率。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得益于( )
A.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B.航海条件的进步
C.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向往 D.地圆学说的传播
10.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他们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
D.使得世界市场基本上形成
12.小王同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偶然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据此推断,这里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郑和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3.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的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下列解读与材料信息最相符的是( )
A.殖民扩张导致人口锐减 B.联系加强导致侵略扩张
C.文化交流引发国际冲突 D.世界移民拴紧人类命运
15.通过对下表中人口数据变化的解读,你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1620年 1650年 1680年 1700年 1720年 1780年
白人(人) 2282 48768 144536 223071 397346 2204949
黑人(人) 20 1600 6971 27817 68839 575420
总数(人) 2302 50368 151507 25888 466185 2780369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16.下图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
A.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B.使美洲丧失了大量人口
C.弥补了非洲劳动力的不足 D.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7.“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 )
A.野蛮性与扩张性 B.先进性与民族性
C.破坏性与建设性 D.开放性与共容性
18.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的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尔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二、非选择题(19题18分,20题22分,21题24分,共6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材料二 14世纪前后,商人也从事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贸易活动。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租地农场在经营方式上有什么特点。(4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手工工场具有哪些特点。(最少说3点,6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0.近代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充满了血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当英国殖民者占领孟加拉后,他们首先夺取了孟加拉的国库,仅此一项,就给英国带来了3700多万英镑的财富。……东印度公司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70年的大饥荒就饿死约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示意图中中程的“?”处应该填写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上述事件为近代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8分)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8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900多千米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三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1)材料一中“共同的纱幕”是什么?(2分)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事件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的名称,(2分)并概括王上派其进行航行活动的目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宗主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8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世纪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6分)
答案
一、1.C
2.D 【点拨】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据“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故选D。
3.B 【点拨】据“14世纪,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可知,当时的西欧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故B正确。随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欧洲封建庄园经济日益瓦解,故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而不是“迅速发展”,故C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才逐步形成,故D错误。
4.C 【点拨】据“富裕农民、骑士、乡绅则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可知,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乡村行政事务”无关,故排除A。“市民阶层”与“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符,故排除B。“基层地方自治”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
5.C 【点拨】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也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解除‘人民思想上的束缚衣’”与文艺复兴有关。
6.B 【点拨】据“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和“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知,两则材料都强调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故B符合题意。神权至上与“我不想变成上帝”不符,排除A;苦行禁欲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封建道德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
7.A
8.A 【点拨】由“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探险家、航海家们去发现新的世界”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新航路的开辟,进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故A正确。B、D表述片面;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殖民扩张”,排除C。
9.B 【点拨】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罗盘针、舵等的应用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A、C、D。
10.B
11.B 【点拨】由“横渡太平洋”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横渡太平洋的是麦哲伦船队。麦哲伦船队实现了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B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故排除A、C;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基本上形成,故排除D。
12.C 【点拨】由“印度”“古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此,资料中讲述的历史事件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故选C。
13.A
14.D 【点拨】由“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和美洲的联系变得密切,把欧洲和美洲连成了命运共同体。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人口锐减”“国际冲突”“侵略扩张”,故排除A、B、C。
15.D 【点拨】亚洲以黄种人为主,且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大规模的黑人和白人人数的增长,故排除A。非洲黑人是土著居民,一开始人口不可能那么少,且在17—18世纪大量被屠杀或贩卖到美洲,人口不可能又如此增长,故排除B。欧洲以白人为主,黑人增幅与此表不符合,故排除C。新航路开辟之后,大量的欧洲白人迁到美洲;同时“三角贸易”将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从事种植园经济。综上,D符合题意。
16.A 【点拨】根据所学可知,三角贸易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故A正确。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失去大量人口,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故C错误。黑人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故B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故排除D。
17.A
18.D 【点拨】题干材料说明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不仅把西非的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带到美洲,而且接受了美洲和欧洲的文化与语言,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交融。D符合题意。
二、19.(1)特点:雇佣工人耕种,形成契约关系。
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2)分工细;商人控制;“资本与劳动分离”即商人掌握经营的资本(即生产资料)、手工业者只靠劳动力生活;面向市场。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阶级)。
20.(1)三角贸易。 黑奴。
(2)欧洲:资本和原料。美洲:劳动力。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奠定了经济基础;给被侵略国家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
21.(1)宗教统治(天主教会统治)。 文艺复兴运动。
(2)美洲。 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
(3)通过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等方式夺得财宝。
(4)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或步入近代,或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