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分桃 子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分桃 子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8 09: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桃子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竖式除法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具:
1.桃树的教学挂图(课前挂在黑板上并卷起来)
2.三只小猴子卡片(用哪只贴哪只)
3.四个篮子 (事先贴在黑板上并用黑纸片赌起来)
4.小黑板(贴好两只小青蛙)
学具
48根小棒 /人 48个桃子/人 48个正方形卡片/人 48个小圆片/人
(课前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一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故事引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一天,2只小猴子蹦着跳着出去玩,突然他们发现一棵桃树下落了许多桃子,(放下桃树的教学挂图)他们可高兴了,一起数了数一共有(48)个,看到这些又红又大的桃子,馋得他们直流口水,争着强着要吃。 一只小猴子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平。”这可难住了两只小猴子!(把两只小猴子的卡片贴在桃树下面)聪明的同学听了上面的故事你打算怎样帮小猴子呢,并且要使两只猴子都满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桃子。 板书课题: 分 桃 子
1.提出问题
师:听了上面的故事,你想说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平均分 (为什么要平均分呢?) 只有让两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一样多,他们才会满意。板书:平均分
师:根据老师刚才讲的故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多少个?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板书: 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多少个?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2
教师板书: 48÷2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摆一摆你手中的桃子、小棒、正方
形卡片,也可以算一算。
分完后小组交流并汇报分的方法。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哪个组来说一说分的过程。(教师可以分组指导分法)
第一小组:我们组用小棒代替桃子,10个小棒一堆,每只猴子分到两堆,又分到4个,就是24个,答:每只小猴子分到24个。
第二小组:我们组是用口算,先数出40个桃子平分给2只猴子,就是
40÷2=2;再把分剩下的8个桃子平分给2只猴子,就是8÷2=4,20+4=24,所以48÷2=24,答:每只小猴子分到24个。
教师板书:40÷2=20,8÷2=4, 20+4=24
第三小组:我们是直接把48个正方形卡片平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也十分到了24个。
第四小组:我们是用竖式计算的(指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2 4
2√ 4 8
4
8
8
0
师:(指着第一个同学的算式)你是怎么做的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先用除数2去除十位上的4,4除以2商2,即4÷2=2,把2写在十位上,再用除数与商相乘,即2×2=4,把4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4=0。再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用8去除以2得4,即8÷2=4,把4商在个位上,再用除数与商相乘,即2×4=8,8-8=0表示分完了, 48÷2=24, 48能被2整除。
教师解释
先把这48个桃子分到4个篮子里,(掀开纸片,出示四个篮子)每篮可以分到几个,(10个)还剩几个(8个)?先分4篮桃子,在竖式中也就是先算十位上的4,4除以2商2,把2写在十位上,也就是每只猴子分到2篮桃子,(教师演示并板书)2×2=4,把4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4=0(教师板书);再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分剩下的8个桃子,8÷2=4,把4写在个位上,即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2×4=8,把8写在8的下面,8-8=0表示分完了(教师板书);先分到20个,再分到4个,加起来就是20+4=24,也就是每只猴子一共分到了24个桃子。
二、情境延伸:自主探索
1.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生:(齐声回答)它也想参加分桃子。
师: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
怎样列式呢?
生:“48÷3”
教师板书: 48÷3
2.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思考,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应该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有的摆圆片,有的列竖式,有的……)
师:分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把10个小棒分成一堆,分了4堆,还余8个,3只小猴子每只1堆,还剩一堆零8个,也就是18个,剩下的18个,每只小猴再分到6个,6+10=16,所以48所以48÷3=16。答:每只小猴子分到16个。
生2:我们用的是竖式。
师:那就上来板演吧
教师释疑:
他可能是这样想的,把48个桃子,10个一篮,分4篮还余8个,每只猴子分到1篮。在竖式中,也就是先除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1×3=3,把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落下来,再分剩下的1堆零8个,也就是18个,18÷3=6每人又分到6个,把6写在个位上所以48÷3=16,18-18=0,表示分完了, 48÷3=16,说明48能被3整除。
3.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师:自己看着除法竖式想一想,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出并板书:
1.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2.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就要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三、情境再现,巩固强化
3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小黑板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
先估计,再计算

3√ 6 3 6√ 8 4 4√ 8 4 6√ 7 2
学生独立做,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重点指导竖式的写法。(四个成绩中游以下的学生)
再次让学生复述一下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就要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这四名同学都做对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让小猴子非常满意,他们拿着分得的桃子高高兴回家了。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小黑板:(贴好两只小青蛙)
大青蛙说: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大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2:小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3:哪只青蛙每天吃的害虫多?(教师板书)
……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展示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竖式除法学得不错,并且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教师板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师强调: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就要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积极主动,收获很大,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