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高中2020级五月月考
历史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
因是(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
地私有制度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
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
求
水,却比农夫
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
耕女织,自给自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
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
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
足特点的是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黄牛过河各顾各
C
得齐,丰收不用提
满芝麻芒种谷
之为用
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
为功殆过于蚕桑
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棉布保暖性
寒
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
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收集到下列相关
你认为正确的是()
弋苏州的“仝晋会馆
苏盐城盐商会馆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
经济发展的结果
的出现与商帮密切相关
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6.东汉到
两都赋》描绘长安“街衢洞达
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
政府严格管理的市场
物流通畅的草市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监管的夜市
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
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
家不买卖
材料反映的是(
城长
繁盛的景象
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
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
8.“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
其男不耕耘,女不蚕
必文采
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材料反映了(
的逐利投机行为
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氵
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9.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
新的高峰,并
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
变异,这些变异带有
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业占据
业的主导地位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
C
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938年,某实业家奉当
将汉口的部分工厂迁至陕西宝鸡,“圈地四
纱锭两万枚,布机四百台,粉机约合出粉三千包……筹备
始获完成。”
的是
该实
纺织和面粉产
本加强了侵华战争内地攻势
民族工业发
排挤
D.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破坏
永和
仅
零
项机械均购
法等
斯
用缫丝机械尚无
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
运往国外选择题:1-5:BBBBC
6-10:ACDBC
11-15:ADCCC
16-20:BADDC
21-25:BADBA
26-30:BDCCC
31:(1)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规模比较小;性别分工相对简单;产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答出其中六点即可)
(2)发展状况:瓷窑遍布南北;瓷器制作精美;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特征:起源早,历史悠久;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手工业种类逐渐增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分工日益细密;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并存。(答出其中五点即可)
(3)发展趋势:交易场所由集中到分散;交易时间的限制逐渐取消。
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日趋进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32:(1)“两者”:国王与议会(或王权与议会权力;王权与自由权力;国王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融合手段”: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
(2)原因:①宪法创立了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
②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宪法。
结果:联邦制。
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①有原则的妥协是一种政治艺术(智慧)②妥协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平稳确立(转型)③妥协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