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练习二 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练习二 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8 11:0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练习二(1) 课型 练 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正确口算十几减8、7。。
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过程中规律的发现,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口算、计算习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熟练概括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十几减9及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破十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对算理的表述和计算速度上,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一些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进一步关注。
教具学具:光盘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基本练习,巩固算法 1、直接写出得数。
12-8 14-7 13-7 15-8
16-8 12-7 8+8 17-8
2、练习二第3题。
师:图上有两只小蚂蚁遇到麻烦了。你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出示练习二第1题的第一组。
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你能用这些发现来解决后面的题目吗?
小结:只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来计算这些减法,就可以做到又对又快。
2、练习二第2题。
出示第一组。
出示第二组。
师:观察算式的变化,说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总结: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得数就越大;被减数越小,得数就越小。
3、出示练习二的第4题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每一组信息,分别说说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还可以再让他们说说由相关加法(或减法)算式,能想到怎样的减法(或加法)算式。
三、探索发现,运用实践
1、练习二第5题。
师:刚才我们主要进行了计算练习,小朋友们完成得真不错,那么,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师:这题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四、拓展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6+( )=13 ( )+7=14
8+( )=15 ( )-8=3
12-( )=4 16-( )=9
2、看图列算式。(图略)
【增加】
3、一共有12条鱼,左边鱼缸有7条,右边鱼缸有( )条。
停车场原来有14辆汽车,现在只剩下7辆,开走了( )辆。
4、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4-8<( )-7,( )里最小填几?
17-( )<8,( )里最大填几?
四、总结评价
汇总孩子们的得星情况,并评奖。
五、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学生在本子上计算结果,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减法,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帮助小蚂蚁快速进行计算并交流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第一组题,完成后交流发现的规律:所填的加数就是要求的差。
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第二、第三组题,再来交流。
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增加】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题意就要予以肯定。
①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2,差也是一个比一个多2;
②都是减8、7
③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2、3
……
学生列式计算后,再让他们说说由相关加法(或减法)算式,能想到怎样的减法(或加法)算式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填写正确的符号。
交流填写结果。
学生边看图,边回答:
学生列式计算并交流。
学生动手在本子上写出空格里缺的数,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先说说图的意思,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增加】
(1)学生根据教师读的题目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2)交流反馈计算结果。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交流各自的想法,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以“学为中心”
分层进行口算练习,从刚开始的算后引导说算理,到独立计算
后自主说算理,到提高速度口算题目,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热于助人的品德。
练习后,要引导学生说说每组中填出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十几减8、7时,可以先想相关的8、7加几的算式,这样算既快又方便。
通过形式不同的比较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现在学习的退位减法和之前学习的进位加法是有联系的,同时通过退位减的比较练习,学生发现退位减中,但减数、被减数和差之间也有规律。
课堂中的基础练习对于一些思维反应较快,吸收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无法很好的满足求知欲,如果时间允许,适当补充一些思考题目,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增加】
本节练习课虽然主要重点是计算,但是对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掌握程度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实际问题和思维拓展的题目。
板书设计: 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