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比例》第一课时导学案
导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通过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3、在观察、比较、计算、交流中探索新知,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能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等式改写比例式。
学习准备:导学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1、知识链接:(导学单1)
(1)、一辆汽车4时行160 km,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这个比表示( )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20∶25 8∶10 24∶6
师:同学们发现20∶25和8∶10的结果一样 ,和24∶6的结果一样。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比相等。)教师用等号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一个新知识:比例。板书:比例
二、自主学习:
1、比例的意义(例1)(导学单2)
(1)从表格的数据中得发现
课件先后出示49页例1:美丽的校园中,几名同学正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旗杆那么高,不能直接测量得出,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列表如下:
竹竿长(m) 2 6 ……
影子长(m) 3 9 ……
1、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请你从比的角度找一找,有什么发现?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时,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发现做展示。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答案:3:2=9:6,6:2=9∶3, 2:3=6:9……
(2)明确含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指出:这些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49页相关内容。
(导学单3):
1、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比例。
2、在6:10 = 9:15中,( )和( )叫做比例的外项,( )和( )叫做比例的内项,这个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
3、8:2 = 4( )比例。(填“是”或“不是”)
4、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强调:指导学生说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2、比例的基本性质(例2)
(1)合作互学,寻找规律(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导学单4)
2:3=4:6 6:8=15:20 1.2:0.9=0.8:0.6
1、将上面4个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再写一个比例,验证你的发现:
(2)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议一议
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吗?
(为什么?外项积=内项积)
(4)思考: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使学生明确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运用活学
1、基本练习:数学书51页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2、拓展练习:
你能用0.5,7,0.2,2.8四个数组成比例吗?
四、反思评学
本节课,我学到了 ;我的疑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