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模拟押题预测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
2021.5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对西周某一制度的评价是:“它带有鲜明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军事殖民色彩,造成了宝塔式的贵族统治体制”。该制度应该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25.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26.明中叶,松江府,小农以织布为家庭副业,日成一匹,投入市场的棉布竟是“日以万计”,所以当时有“买不尽的松江布”的谚语。据此可知,当时的松江
A.农产品市场化在加快B.家庭手工业商品化的发展
C.私营手工业规模扩大D.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强化
27.纪宝成教授认为“就形式而言,八股文也有其特殊功能,一是防止作弊,二是易于考官评审,三是更能考验出考生的文字功底”。如果仅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八股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
A.公平取士和选拔真才矛盾的产物B.封建专制与士人自由斗争的产物
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抗的产物D.传统儒学和程朱理学妥协的产物
28.光学会是近代早期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其指导思想是“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启开皇帝和政治家的思想”。由此判断该机构的出发点是
A.推广技术缓和中西矛盾B.加强宣传美化西方列强侵略
C.积极沟通寻求清廷谅解D.通过舆论影响中国政治走向
29.据1934年的统计,全国22个省区的实物地租占农业生产的比重一般为4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高达5成、6成乃至7成以上。该现象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主要影响是
4286250113665A.直接造成了农村的衰败B.间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严重限制了工业的发展D.迅速推动革命根据地扩大
30.右图《千言万语》是郭全忠乡土现实主义水墨画的代表作。1973年6月9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延安,和当地百姓拉家常。总理当时的心情主要是
A.喜极而泣
B.依依不舍
C.感激不尽
D.愧疚难过
31.1989年到1990年,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的“制裁”,同时又要应对东欧剧变、苏联动荡的重大变化,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
策是
A.坚决反击,睦邻友好
B.坚持原则,扩大开放
C.争取同情,避免对抗
D.深化改革,开拓市场
32.雅典的将军和骑兵、步兵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司库员掌握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这些重要职务不实行抽签产生,而由公民举手表决,获得多数票者当选,并且不设职务津贴。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A.军事将领避免失败B.平民扩大政治权益
C.政府官员保持廉洁D.贵族操控国家实权
33.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反映出,B事件实际上是对A事件的
A.肯定与再现B.继承与发展C.实践与检验D.否定与纠正
34.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许多代表指出国家资金不足,缺少机器,农村党组织薄弱,干部政治水平低,强调集体化应该是缓慢的、谨慎的和长期的。据此会议决议:集体农庄的发展应和全面帮助个体贫农与中农经济相结合。由此可见,十五大的基本精神是
A.鼓励富农经济的发展B.促进新经济政策方针全面贯彻
C.开启工业化发展进程D.引导个体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
35.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社会党奉行所谓的“人民党主义”,其政党成员十分复杂,没有固定的社会分层,过去鲜明的阶级特色正逐渐消失。这反映了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新特点是
A.国际化B.平民化C.多元化D.区域化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160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惩元代币制之弊,停止元之纸币流通,设国家铸币局,京师称为“宝源”,设于外地称“宝泉”。明代钱币有两种,一为制钱,为本朝所铸,二是旧钱,为历代所铸。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因铜量不足,设宝钞提举司印造纸币,并规定纸钞可兑换金、银,租税则宝钞与钱币并收。但中后期滥发纸币,钞值暴跌,不得不废,铜钱和银两遂成流通货币。清代的币制则采用银本位制,国家财政收支完全以银两为单位计算。
——选自纪宝成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许多工业企业家和有组织的劳工不喜欢金本位制的僵化,在金本位制下,政府不能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并且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工业的竞争地位。政治上敏感的一些银行家也愿意接受经过改进的美元本位制,这将使美国的国际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特权地位。大通银行董事长认为:“美元可以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稳定挂靠单位,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外汇媒体”。到1944年初,凯恩斯和怀特充分讨论出黄金-美元本位制下国际货币稳定与国内管理的货币灵活变动之间的妥协方案。
——选自(美)杰弗里·弗里登著《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货币政策的特点,并分析最终走向“银本位制”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44年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制定者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13分)
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 美国的熔炉政策“迎合了当时工业化时期的“大美国'思潮和移民实现“美国梦”的幻想”,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民族属性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美国信念”的美国人,要求移民从语言、文化、政治行为到精神完全接受美国传统的“美国化”。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不同移民群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认同和美利坚民族的身份认同,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最早源于对美国熔炉政策的批判,它伴随着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主要强调的是不同价值观的共存,认为少数族裔具有权利,把少数族裔的生活方式看成是合法的,甚至是需要的参与社会的方式,反对少数族裔在地位和待遇上的不平等。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影响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彭朝花撰《美国民族理论历史与现实探究及相应启示》
根据材料关于处理民族(或种族)关系的不同理论、政策,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请考生在第45~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知识分子统统被打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1978年10月10日至11月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分批召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会议认为:知识分子队伍状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解放初期提出的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当前要继续做好复查与平反昭雪知识分子中的冤假错案工作。对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调整用非所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此后,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概括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影响。(7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富汗是西亚和南亚的必经之路·······但是,阿明上台后,一再拒绝苏联干涉阿富汗内政的种种要求,不久,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帕普京也遭阿人暗害。苏联长期对阿富汗提供军援,有大批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驻阿,霍梅尼上台后又赶走了美国在伊朗的势力,这些都被苏联看成有利的时机。于是,1979年12月24日开始,苏联以运送援阿物资为名向喀布尔运送了两个空降师,切断联系,控制喀布尔,杀死阿明全家。12月28日晨,10多万苏军分6路越过苏阿边界,并迅速向阿内地推进,1980年1月2日占领了整个阿富汗。
——摘自沈学善主编《当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侵占阿富汗的有利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侵占阿富汗的影响。(7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宣帝时,黄霸任颍州太守,一方面选择良吏分往辖区内宣布皇帝体恤百姓的诏令,另一方面下令属下的邮亭、乡官等各级机构都畜养鸡豚,以赡养鳏寡贫困者。制定各种规章条令,明确规定父老师帅伍长等基层人员的职责,颁布到民间,并劝民“务耕桑,节用植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而且亲自到民间做调查,严防各级官员阳奉阴违,大打折扣。同时还派稳重可靠的廉吏到各地督查,告诫他们不可张扬,直接与百姓接触。他还实行“先教化而后诛罚”的方针,对各级属官加以爱护,不轻易调动和伤害他们。黄霸任太守期间,颍州社会安定,户口岁增。
——摘自纪宝成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概括黄霸治理颍州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守黄霸的优秀品质。(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