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一组数据2,0,﹣1,2,a,2进行统计分析,下列统计量与a无关的是( )
A.众数
B.平均数
C.方差
D.中位数
2.有一组数据:2,3,5,7,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2
B.3
C.5
D.7
3.某学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情况,随机抽取40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测试成绩如表:
测试成绩(分)
40
42
44
46
48
49
50
人数(人)
2
3
6
10
12
3
4
则本次抽测中体育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2和4
B.48和46
C.4和12
D.46和48
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以“学党史知识迎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党史知识竞赛,并将所有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整理,绘制成如图统计图(每个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关于这次知识竞赛成绩的中位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中位数在60分~70分之间
B.中位数在70分~80分之间
C.中位数在80分~90分之间
D.中位数在90分~100分之间
5.某篮球兴趣小组有10人,在一次3分球测试中,10人1分钟投进3分球的次数情况如下表:
次数
6
7
8
9
10
人数
1
2
4
2
1
依据表中信息得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众数是4
B.中位数是8
C.平均数是7
D.方差是1
6.某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百年党史“知识竞赛,九(1)班6位参赛同学成绩为83,87,80,83,88,83,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是84
B.6位同学成绩的众数是83
C.6位同学成绩的方差约为7.3
D.6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是81.5
7.2021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某中学为了解九年级学生假期的读书册数,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的读书册数进行调查,结果如表:
册数/册
1
2
3
4
5
人数/人
1
6
7
3
3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这20名同学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3,7
B.3,3
C.2,7
D.7,3
8.已知一组数据:7,3,9,x,8,它们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
B.7
C.6
D.5
9.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践行精神和吃苦品质,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申报校内志愿者活动.2020年秋季学期某班40名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情况如下表,则他们参与次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参与次数
1
2
3
4
5
人数
6
17
14
2
1
A.2,2
B.17,2
C.17,1
D.2,3
10.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3,4,7,x,15,17,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x是( )
A.9
B.10
C.11
D.12
11.学校决定从甲、乙两人中选一人去参加全县的射击比赛,在最后5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分别为(单位:环):
甲:10,9,10,8,8
乙:7,9,10,10,9
则选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 )
A.甲、乙选谁都一样
B.选甲
C.选乙
D.无法确定
12.甲,乙两个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故事力大赛”国学知识竞赛选拔赛,他们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如下表所示,规定成绩大于等于95分为优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参加人数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40
93
92
5.2
乙
40
93
94
4.7
A.甲、乙两班的平均水平相同
B.甲、乙两班竞赛成绩的众数相同
C.甲班的成绩比乙班的成绩稳定
D.甲班成绩优异的人数比乙班多
13.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款运动鞋30双,该款的各种尺码鞋销售量如图所示.鞋店决定在下一次进货时增加一些尺码为23.5cm的该款运动鞋,影响鞋店这一决策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14.对于一组数据﹣1,﹣1,4,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1
B.方差是3.5
C.中位数是0.5
D.众数是﹣1
15.小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4分,期中成绩为92分,期末成绩为96分,若按3:3:4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则小明的数学总评成绩为( )
A.93
B.94
C.94.2
D.95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某商场为了招聘商品拆装上架员工一名,设置了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并对这三项测试成绩分别赋权2,3,5.若某应试者三项测试成绩分别为70,50,80,则该应试者的平均成绩是
.
17.某校数学课外兴趣小组10个同学数学素养测试成绩如图所示,则该兴趣小组10个同学的数学素养测试成绩的众数是
分.
18.我市某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统计如下(单位:℃):﹣1,4,6,0,﹣1,1,﹣1,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19.在数据1、2、3、4、5、6、n中,众数是2,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20.某学校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分笔试、面试和才艺三部分,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与才艺成绩按5:3:2记入总成绩,若小李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0分,才艺成绩为85分,则他的总成绩是
分.
21.甲、乙两个样本,甲的方差为0.102,乙的方差是0.06,
的数据波动大.
22.已知一组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15,方差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4,2x2﹣4,2x3﹣4的平均数是
.
23.已知x1,x2,…,xn的方差为2,则2x1,2x2,…,2xn的方差为
.
24.已知一组数据a1,a2,a3,a4,a5的方差是S1,另一组数据a1﹣6,a2﹣6,a3﹣6,a4﹣6,a5﹣6的方差是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S1
S2(填写“>”“<”或“=”).
25.小华根据朗诵比赛中9位评委所给的分数作了如下表格: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8.8
8.7
8.7
0.11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26题6分,27题6分,28题6分,29题6分,30题6分,31题8分,32题12分,共50分)
26.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在全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并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抽取2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分,6分及以上为合格).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
4,4,6,6,6,6,7,7,7,8,8,8,8,8,8,9,9,9,10,10.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7.4
7.4
中位数
a
b
众数
7
c
合格率
85%
90%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a=
;b=
;c
.
(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谁更优异.
27.随机抽取小明家一年中5个月的月用水量(单位:吨),并对当地当年月平均气温(单位:℃)进行了统计,得到下列统计图.
(1)小明家这5个月的月平均用水量为
吨.
(2)下列四个推断:
①当地当年月平均气温的极差为20℃;
②当地当年月平均气温的中位数为17.5℃;
③当地当年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在15℃~25℃之间;
④小明家这5个月的月用水量随着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月用水量越大.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
.
(3)如果用小明家5月、7月、8月这三个月的月平均用水量估计当年的用水总量,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8.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份其中5天的用电量,数据如表(单位:度):
度数
9
11
12
天数
3
1
1
(1)求这5天用电量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学校共有48个班级,若该月在校时间按22天计,试估计该校该月的总用电量.
29.如表是某地某个月中午12时的气温(单位:℃)的统计数据.
某地某个月中午12时的气温频数分布表
组别
气温分组
频数
1
12≤x<16
1
2
16≤x<20
5
3
20≤x<24
6
4
24≤x<28
8
5
28≤x<32
10
方法指导
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例如:第1小组12≤x<16的组中值为=14.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统计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
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该月中午12时的气温的中位数落在第
组内;
(2)求该地该月中午12时的平均气温.
30.我校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一、初二年级组根据年级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学校总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表格;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初一组
85
85
初二组
80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1.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10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
用电量(度)
8
9
10
13
14
15
天数
1
1
3
2
1
2
(1)这10天用电量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2)求这个班级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3)已知该校共有20个班级,该月共计30天,试估计该校该月总的用电量.
3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为鼓励大家读好红色经典故事某校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读好红色经典”活动.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七、八年级各有80名学生)的阅读效果,该校举行了红色经典文化知识竞赛.现从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收集数据:
七年级:79,85,73,80,75,76,87,70,75,94,75,78,81,71,75,80,86,59,83,77.
八年级:92,74,87,82,72,81,94,83,77,83,80,81,71,81,72,77,82,80,70,41.
整理数据:
40≤x≤49
50≤x≤59
60≤x≤69
70≤x≤79
80≤x≤89
90≤x≤100
七年级
0
1
0
a
7
1
八年级
1
0
0
7
10
2
分析数据: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七年级
78
75
b
八年级
78
c
8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面两个表格中:a=
,b=
,c=
.
(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在本次竞赛中成绩在90分以上的共有多少人?
(3)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学生对红色经典文化知识掌握的总体水平较好,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A
C
B
C
B
D
B
A
A
C
B
A
C
B
C
69
92
3
86
甲
26
8
=
中位数和众数
解:(1)由图表可得:a==7.5,b==8,c=8.
故答案为:7.5,8,8;
(2)800×=200(人).
答: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为200人;
(3)∵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七年级的合格率,
∴八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更优异.
解:(1)(5+23+30+32+10)÷5=20(吨),
故答案为:20;
(2)月最高气温是30℃,月最低气温是5℃,月平均气温的极差为30℃﹣5℃=25℃,因此①不正确;
将12个月的平均气温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17.5,因此中位数是17.5℃,所以②正确;
通过取近似值计算平均数可得,(5+8+10+15+20+25+28+30+26+20+12+7)÷12≈17.2℃,因此③正确;
从两个统计图中数量的变化情况可知,小明家这5个月的月用水量随着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月用水量越大,因此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3)不合理,选取的5、7、8这三个月的当地月平均气温都比较高,这三个月的月平均用水量都比较多,这样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28.
解:(1)这5天用电量的平均数是:(9×3+11×1+12×1)÷5=10(度);
9度出现了3次,最多,故众数为9度;
第3天的用电量是9度,故中位数为9度;
(2)10×22×48=10560(度),
答:估计该校该月用电10560度.
29.解:(1)该地该月中午12时的气温的中位数落在第4组内.
故答案为:4;
(2)(12+16)÷2=14,
(16+20)÷2=18,
(20+24)÷2=22,
(24+28)÷2=26,
(28+32)÷2=30,
14×+18×+22×+30×=24.8(℃).
故该地该月中午12时的平均气温为24.8℃.
30.解:(1)将初一组成绩重新排列为75、80、85、85、100,
∴初一组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
初二组成绩重新排列为70、75、80、100、100,
∴初二组成绩的平均数为=85(分),众数为100分,
故答案为:85、85、100;
(2)初一、初二组成绩的平均数相同,而初一组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初二组,
所以初一组的高分人数多于初二组,
∴初一组的成绩好;
(3)=[(75﹣85)2+(80﹣85)2+(85﹣85)2+(85﹣85)2+(100﹣85)2]=70,
=[(70﹣85)2+(100﹣85)2+(100﹣85)2+(75﹣85)2+(80﹣85)2]=160,
∵<,
∴初一组选手成绩较稳定.
31.解:(1)10度出现了3次,最多,故众数为10度;
第5天和第6天的用电量分别是10度、13度,故中位数为=11.5(度);
故答案为:10度,11.5度;
(2)平均用电量为:(8+9+10×3+13×2+14+15×2)÷10=11.7(度);
估计该校月总用电量为20×11.7×30=7020(度).
32.解:(1)a=20﹣1﹣7﹣1=11,
将七年级学生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77.5,因此中位数是77.5,即b=77.5,
八年级学生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81分,共出现3次,因此众数是81,即c=81,
故答案为:11,77.5,81;
(2)(800+800)×=120(人),
答:该校七、八年级学生在本次竞赛中成绩在90分以上的共有120人;
(3)八年级学生的总体水平较好,
因为七、八年级的平均数相等,而八年级的众数和中位数大于七年级的众数和中位数,
所以八年级得分高的人数较多,即八年级学生的总体水平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