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导入:
他半生都在漂泊,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没有抓住盛唐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地方军阀仍在混战。公元767年,重阳节前后,夔州,55岁的他抱病登台,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他就是诗圣------杜甫。(此设计简单介绍了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
二.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品味鉴赏诗人表达的情感。
2.把握诗人的形象,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重难点:品味鉴赏诗人的情感。
三.文本的教学整体设计:
1.【诵读,理解诗意】2.【品读,整体感知】
3.【赏读,研讨鉴赏】4.【深读,走进人物】
第一环节:
(1)学生齐读、自由读和推荐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能初步传情达意。
教师从节奏、轻重缓急等方面加以指导。
(2)疏通词义,质疑问难。(生生共同解决,疑惑点老师解答)
第二环节:落实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品味鉴赏诗人的情感。
1.赏情感。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悲”。
(2)分解“悲”的成分,本诗写了哪些“悲”?谈谈你的理由。
(小组合作研讨,要求有记录人、整合人和发言人,提示:文本依据+为什么)师生最后做归纳和概括。
2.赏名句。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提示:鉴赏角度(意象、叠词、修饰词、动词、感官、抒情方式等)
句子赏析答题思路:描述意思:展开联想,形象描述。
手法或特点: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事物(景物)什么特点。
解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的“八悲”,ppt出示杜甫晚年年谱和杜甫的多病。
这首诗留给我们的只有悲伤和悲哀吗?“悲”字背后还有什么?(此问题强化颔联和颈联中的关键词,为人物形象解读铺垫)
第三环节:①我读出一个怎样的诗人。作者仅仅是一个诗人吗?他还有哪些身份?(人物形象升华)
在杜甫的诗歌里面能够传达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叶嘉莹)
第四环节:杜甫的情怀(家国情怀,以诗铸史)
他在荒诞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勇敢地承担了一个民族的苦难,一个人进行精神的苦行,寻找出路。在他的诗歌里面能够传达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叶嘉莹说杜甫诗》
附: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悲(时\己\国)
学情分析?
唯有做好学情分析,教学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才会有相应的对策和具体。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学情分析,首先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而与学生学习有直接相关性的,无疑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所认识,譬如说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也略知一二。教师以体悟诗歌感情基调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其人,解读其诗,深入感悟蕴藏于诗歌中的悲壮情怀和诗人生命本色的呈现,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的。
效果分析
一.“教”的效果分析: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最能体现诗歌文本魅力的方式是诵读。本节课从朗读切入,按照诵读、品读、赏读、深读的节奏推进,但是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需注意两个内容:重读和长音的把握,学生的朗读能够做到通顺,但是缺乏节奏的变化。其次,诗中的悲情容易找到,景物描写更难理解。教师的预设性问题较多,对学生的引导不够。课堂语言仍需简洁,避免口语化。
二.“学”的效果分析: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复朗读,能够披情入文。
2.学生发言比较积极,对整节课的学习目标落实比较好。
3.关于诗人悲己,悲生理之秋这个层面,根据思维的连续性,本着探究的精神,在学生结合文本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适时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
教材分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律诗。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属于"深邃的人生感悟"板块。单元教学旨在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意,把握意境,感受诗人情怀,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本课在教读《秋兴八首(其一)》之后再学习,作为高中学生是能够深层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的,我在备课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辅助阅读材料《千秋诗圣》。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评测练习
1.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猿啸(??)渚清(??)霜鬓(?)潦倒(?)浊酒(?)
(2)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渚清沙白鸟飞回?②无边落木萧萧下?③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鉴赏分析:
诗人登高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根据首联、颔联展开想象,简要描绘。
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悲秋”二字是诗眼,前四句抒发登台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台所见的秋景。
4.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A.常年客居他乡B.浊酒难以解忧C.国家动荡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此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
(1)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5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渚:水中的小块陆地?飞回:盘旋而飞回:旋转(落叶)萧萧(草木摇落声)万里(空间辽远)作客(寄居异地,漂泊无依)百年(指一生时间)苦(非常)恨(遗憾)霜鬓(年华已老)?潦倒(形容衰病)新停(最近停止,时杜甫因病戒酒)
2.诗人登高看到的是一幅肃穆凄怆、肃杀悲凉、空旷辽阔的秋天景象: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鸣,凄切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奔腾而来。
3.D4.B
5.⑴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
?(2)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
课后反思
总体来说,《登高》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首先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
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以诵读\品读\赏读\深读为主线,通过齐读、范读和个人朗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过程中,还可以加强重读技巧的指导,特别是对诗歌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产生很好的领悟感。
其次本课教学思路清晰。紧紧围绕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展开,注重揣摩和品味。
本课教学有以上可取之处外,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如下三点:
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害怕答错问题,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2.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些短,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狭窄。
3.教师的预设性比较强,讲解得较多。
如果再次施教,我将会把有些问题设置的更有富有梯度,这样更能有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好的思考并回答好问题。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高度来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所谓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还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可以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获得发展。
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