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胡同最初的名字,当然也有如“百花深处”“芳草地”等这样文雅美丽而令人 的名字。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胡同的名字出自居住此地的普通百姓,不仅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与心境,而且没有地产商那样的“高瞻远瞩”——给自己的地盘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哪怕只是临个浅水沟,也敢叫“塞纳河畔”。
那时,人们给胡同起的名字,越土越不嫌土,好懂、好记。所以,以前胡同里有卖什么的市场,就顺口叫什么市了。比如,菜市、羊市、驴市……什么市都有,____。胡同里的小作坊做什么,就 叫什么。比如,做纸马的姓汪,就叫“汪纸马”,后来演绎成了“汪芝麻胡同”。还有不少胡同的名字起得比这些要粗俗得多。比如“大秃子”“狗尾巴”“大嘴巴”……甚至叫“屎壳郎”“巴巴(屎)”的,也都应有尽有,听听就让人脸红。
其实,这些名字当时恰恰是北京胡同的真实写照。当年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随地大小便并不罕见。给胡同起了那样一些名字,并非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浮想联翩 不一而足 相沿成习 捕风捉影
B. 思绪万千 举不胜举 约定俗成 捕风捉影
C. 思绪万千 举不胜举 相沿成习 空穴来风
D. 浮想联翩 不一而足 约定成俗 空穴来风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与心境,而且没有地产商那样的“高瞻远瞩”——给自己的地盘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B. 不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与心境,而是没有地产商那样的“高瞻远瞩”——给自己的地盘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C. 他们既没有这样的文化与心境,也没有地产商那样的“高瞻远瞩”——给自己的地盘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D. 既然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与心境,那么也没有地产商那样的“高瞻远瞩”——给自己的地盘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19. 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的作用和文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那么多不同的姓是如何形成的?
B. 妈妈说:“妈,不是说好了吗,衣服不用您洗,您怎么又……”
C.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用的是设问。
D. “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答案】17. D 18. C 19. A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冰的密度要比海水小,就导致大约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为整体的1/10左右。由于冰山形体庞大,非常坚硬,加上极地的低温导致金属强度降低,轮船一旦撞上冰山,往往就会船舱进水,继而沉没。2000年3月,一座冰山从南极罗斯冰架上崩裂下来,从而诞生了迄今为止人类所见过的最大冰山——B15。面积达到1.1万平方千米。目前,这座冰山已经漂至大西洋南乔治亚群岛附近。
冰山也绝非 。它并不完全由冰构成,在冰山底部会有沉淀物,富含铁元素。( )。这些植物富含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在冰山的漂流过程中,它会受到海水的侵蚀,还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冰山的碰撞,这就导致冰山的形状 ,或拱形,或锥形等。2014年,一位摄影师在南极旅行中拍摄到一座“翻转的冰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山对温度越来越 ,融化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尽管极地距离人类居住的大陆非常远,但它们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 ,那里发生的变化,也将影响全世界。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冰的密度要比海水小,导致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大约为整体的1/10。
B. 冰的密度要比海水小,这就导致冰山大约露出海面的体积为整体的1/10。
C. 冰密度要比海水小,这就导致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大约为整体的1/10。
D. 冰的密度由于要比海水小,导致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大约为整体的1/10。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伴随着冰山的融化,铁元素会被释放到周围的海水中,进而被浮游植物吸收
B. 铁元素伴随着冰山的融化,会被释放到周围的海水中,进而被浮游植物吸收
C. 伴随着冰山的融化,铁元素会被释放到周围的海水中,从而被浮游植物吸收
D. 铁元素伴随着冰山的融化,会被释放到周围的海水中,从而被浮游植物吸收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金无足赤 千奇百怪 敏感 休戚相关
B. 金无足赤 五花八门 敏锐 息息相关
C. 一无是处 五花八门 敏锐 休戚相关
D. 一无是处 千奇百怪 敏感 息息相关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由于冰的密度要比海水小,导致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大约为整体的1/10”,错误,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删去“由于”,在“导致”前加“这就”;
B.“冰的密度要比海水小,这就导致冰山大约露出海面的体积为整体的1/10”,错误,语序不当,“大约”应放在“为”之前;
D.“冰的密度由于要比海水小,导致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大约为整体的1/10”,错误,句式杂糅、成分残缺。删去“由于”,在“导致”前加“这就”。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伴随着冰山的融化”是“铁元素”被释放、被吸收的背景,该句宜单独放在句首,充当状语,排除BD。
“被释放到周围的海水中”后才是“被浮游植物吸收”,只是阐述这个过程,并不强调前后的因果或目的关系,应为“进而”,排除C。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金无足赤”,任何人和事物都不能十全十美;“一无是处”一点儿对的地方也没有。根据语境强调的是“冰川”具有的作用,因此应选用“一无是处”。
第二空:“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五花八门”,形容变幻多端或花样繁多。根据语境强调的是“形状”,因此应选用“千奇百怪”。
第三空:“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敏锐”,指反应灵敏,目光尖锐。根据语境强调的是“冰山对温度”的反应,因此应选用“敏感”。
第四空:“休戚相关”,形容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根据语境不是一种“祸福”关系,因此应选用“息息相关”。
根据以上分析,排除ABC
故选D。
黑龙江省哈三中20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各级政府对“新基建”布局已久,高度重视。2020年, 关注的“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新基建”对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在“后疫情时代”,( )。一是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代替。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在内的智慧城市将会全面数据化,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二是无人配送迎来发展契机。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天上飞的送货无人机与地上跑的送货机器人正重构物流生态,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及 倍受 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
B. 波及 备受 举足轻重 不容置喙
C. 涉及 倍受 举足轻重 不容置喙
D. 涉及 备受 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
B. 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
C. “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D. 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还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
B. 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C.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而且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D. 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还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
【答案】17. D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波及”,牵涉到;影响到。“涉及”,牵涉到;关联到。此处强调“新基建”涉足的产业链比较广泛,并不是强调其影响,故选用“涉及”更合适,排除AB。
“备受”,深受;受尽。“备受”的“备”表示完全,“备受”强调程度和范围。“倍受”,更加受到;格外受到。“倍受”的“倍”是加倍的意思。“倍受”多是比较出来的结果。此处前面有“高度重视”的语境提示,后面有“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语境提示,没有比较之意,而是强调“新基建”受关注的程度强、范围广,故选用“备受”更合适,排除C。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根据语境“‘新基建’的对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填入“显而易见”。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根据语境“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可知肯定了机器人在当下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故选用“毋庸置疑”更合适。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文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强调“新基建”的作用;后文说“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正重构物流生态”等,强调技术的更迭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据此,括号内的句子应先说“新基建”,再说“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D。由上文“在抗疫期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情稳增长”可知,谈论的话题是“新基建”,所以下一句话题应为“新基建”。以“新基建”为陈述对象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B。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
一是偷换主语,“无人配送的载体”不能作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后两分句的主语应是“无人配送”。“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可改为“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排除AC;
二是语序不当,按照顺序,应该先“满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再“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发展”,“不仅”和“还”后的内容应调换位置,排除B。
故选D。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丙】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丁】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7.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
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
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
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是我喜欢的。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夜发清溪,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
B.春江花月,伫立如霜的江沙之上
C.携壶老酒,翘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D.扪参历井,沿羊肠逶迤蜀道而上
17.B 18.C? 19.A?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1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阴阳”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典型的封建主义社会,因此君王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可是在“家天下”的传统中,君王的素质往往又是难以保证的变量。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君王昏庸导致国家衰落乃至灭亡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百家”之中,往往都描绘了君王权力的“制约模式”。例如“儒家”就提出: ________是君王,________应当遵守“礼”的行为规范。可惜,“诸子百家”对此也仅仅提出了“指导意见”,却没有相应的“惩戒机制”。于是在这个大前提下,“阴阳”学派登场了。
这个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通过对数学演算在编撰历法上有所成就的学派,________阐明了四季变化并据此初步设立了“节气”, ________是以此为依据,认为自然界会对人世,________是对具体某一个体行为的好恶,给出直接的昭示。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阴阳”学派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天意代言人”。
要知道,基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往往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理智的分析和解释,因此,( )。他们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和反常气象与人的行为“挂钩”,以达到限制统治阶级行为的目的。但“阴阳”学派的理论是有其先天不足的,难以被任何一个君王或知识分子所真正相信,逐渐沦落成了一个“巫蛊勘问”之学,逐渐被人“敬而远之”。
17.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君王昏庸导致国家衰落乃至灭亡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百家”之中,往往都描绘了君王权力的“制约模式”
B. 由于君王昏庸导致国家衰落乃至灭亡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百家”之中,往往都设置了君王权力的“制约模式”
C. 君王昏庸导致国家衰落乃至灭亡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百家”之中,往往都设置了对君王权力的“制约模式”
D. 由于君王昏庸导致国家衰落乃至灭亡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百家”之中,往往都描绘了对君王权力的“制约模式”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便 也 不仅 更 甚至
B. 只要 就 不仅 更 尤其
C. 即便 也 既 又 尤其
D. 只要 就 既 又 甚至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掌握了当时“顶尖”天文、数学理论的“阴阳”学派通过掌握政治话语权,从而把自己塑造成“天意代言人”
B. “阴阳”学派通过把自己塑造成“天意代言人”。掌握了当时“顶尖”天文、数学理论,从而掌握了政治话语权
C. “阴阳”学派通过把自己塑造成“天意代言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从而掌握了当时“顶尖”天文、数学理论
D. 掌握了当时“顶尖”天文、数学理论的“阴阳”学派通过把自己塑造成“天意代言人”,从而掌握了政治话语权
【答案】17. C 18. A 19. D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冲刺模拟(一)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出自公心对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志,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营造良好的言论环境,光靠领导干部个人自觉还不行,尚须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和实践反复证明,每一次的理论创新无不是集体智慧凝聚的结晶,每一次的事业突破无不是______结出的硕果,勇于、勤于、善于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为我所用,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牢记初心使命,就是要一切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遇到善意提醒也好、刺耳批评也罢,哪怕是气话怨言,都视之为找差距、查不足的难得________,闻过则喜、_______,持续提升我们的决策水平、执行效率、工作实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做一个不同意见的合格“听众”,彰显出的正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与担当。“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继承发扬好广纳贤言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干部________应树立起标杆;“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共产党人就要有这样一股子底气和自信。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同心同德 机会 反躬自省 当仁不让
B.群策群力 契机 知错即改 责无旁贷
C.同心同德 契机 反躬自省 责无旁贷
D.群策群力 机会 知错即改 当仁不让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出自公心对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志,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B.对于出自公心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志,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C.对于出自公心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志,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D.对于出自公心发表不同想法的同志,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听众”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17.B“同心同德”,指思想、信念一致;“群策群力”,指大家一起出谋出力,发挥集体的力量。“机会”,恰好的时候,时机;“契机”,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反躬自省”,反过来自我反省、检查;“知错即改”, 指知道错误后能立即改正。“当仁不让”,指遇到该做的事,勇于承当,不推诿,不辞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
18.C解析:A项,状语语序不当,“出自公心”应修饰“发表”; B项,语序不当,应依
序递进;D项,“发表想法”搭配不当。
B都是表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A项,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C项,表示讽刺否定。D项表示间接引用。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冲刺模拟(二)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袁崇焕是光芒四射的人物,他以一介儒生去指挥军队,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在明末的战乱中成为中流砥柱,结果却被崇祯皇帝杀害。袁崇焕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他轰轰烈烈地战斗,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阅读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句以及与他有关的史料之时,时时觉得似乎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等人的悲剧。他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地显得突出。他忠诚地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格言,可歌可泣。然而袁崇焕的悲剧就在于,以儒家所教导、培育的人生态度,去实践儒家所尊崇、支持的绝对君权所产生的悲剧。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它不能回答:当袁崇焕这样的忠臣碰上崇祯这样在位十七年就更换了五十个宰相、杀了两个首相、七个总督、十三个巡抚,极其专横的皇帝时该怎么办?
17.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米芾承颜而恣野,郑板桥学黄山谷而后以隶为楷,赵之谦奇峰兀立而其实“颜底魏面”……
B. 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寻找,我的耳边分明响起年轻人恳切的歌声:“我想有个家……”
C. 他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D. 墓园里上下有序,排列整齐,傲骨嶙峋,好像还在期待着某种指令……
18. 袁崇焕在生命最后一刻所作的《临刑口占》,虽然其中饱含着他对功名事业悲剧收场的无限感慨,但更多的是为国为民至死不渝的英风大节。请为此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死后不愁无勇将 ②半世功名在梦中
③忠魂依旧守辽东 ④一生事业总成空
A.④②③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序可以调整为“他刚烈的狠劲,执拗的蛮劲,冲天的干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分)
17. A 【解析】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省略”。A.列举省略;B.引文的省略;C.说话时断断续续省略;D.语意未尽省略。故选A。
B.④②①③
【详解】根据诗句对偶的原则,“一生”对“半世”,“事业”对“功名”,“总成空”对“在梦中”;故④与②联系紧密;①与③联系紧密。根据诗句“仄起平收”规律,可以判定①与③的顺序是①③。本诗是袁崇焕在生命最后一刻所作,故应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④与②的顺序是④①。本诗是对功名事业悲剧收场的无限感慨,故应先回顾,再感慨,故语序应为④②①③。
19. “干劲”为做事的劲头,具有普遍性和常态性。“蛮劲”为猛而不灵巧的力气,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特性。“狠劲”为不顾惜力气,具有勇猛决绝性。三个句子之间由浅入深,是程度的深化和加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改句与原句的不同之处是“干劲”“蛮劲”“狠劲”的语序。“干劲”为做事的劲头,“蛮劲”为猛而不灵巧的力气,“狠劲”为不顾惜力气。从程度上看,“干劲”具有普遍性和常态性,“蛮劲”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特性,“狠劲”具有勇猛决绝性。这三个词语之间由浅入深,程度的不断加强,原句反映了这一内在联系,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