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练习(含答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0.《苏武传》练习(含答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8 15: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第10课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议论
B.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C.
律前负汉归匈奴   
负:背叛
D.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亲:亲戚
2.下列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天雨雪,武卧啮雪    
B.
羝乳乃得归
C.
乃幽武置大窖中    
D.杖汉节牧羊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子卿尚复谁为乎
D.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B.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
信义安所见乎
D.
前以降及物故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B.
《汉书》是《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
C.
《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全书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D.
《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语言严谨、整齐,带有骈偶成分,在描写人物、叙述史事方面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二、语言表达
6.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90字左右。
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恸心酸。
心灵独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家乡”“桃花”“生活”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8.什么是值得提倡的忠诚?有人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也有人认为忠诚就是对君主忠诚。有一种忠诚是不分黑白,一味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的牺牲,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苏武的忠诚的?
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是真正的忠诚。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和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观点二 苏武的忠诚有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栽培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其过失。这也是苏武思想的局限性。
三、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武传》中写匈奴单于为了胁迫苏武投降,把他关在大窖里,断绝食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武传》中写卫律告诉单于苏武不屈服,不投降,表现单于想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武传》中写丁令偷走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再次陷于困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③辎(zī)重:粮草等物资。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是古人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又称表字。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
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
②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刪改)
1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C.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D.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官名,战国时开始设置,有议郎、中郎、侍郎等。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B.丈人,文中用于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用于在家庭关系中称呼妻子的父亲。
C.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
D.相坐,又叫连坐,指凡犯谋反等大罪者,只有与其有牵连的直系亲属才会被治罪。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深明大义,出使匈奴。虽然汉与匈奴的关系一向不好,但当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当和平使者时,他高兴地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前往。
B.苏武个性刚烈,义不受辱。他听到张胜和虞常的阴谋,意识到此事要祸及到国家的荣誉,于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欲要以死殉国。
C.苏武威武不屈,拒绝投降。面对剑斩虞常的紧张局势,面对张胜投降后势单力薄的形势,面对卫律手中两次举起的剑,他始终不为所动。
D.苏武不慕富贵,坚持正义。当卫律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的种种富贵时,苏武不屑一顾;当卫律劝说威胁苏武时,苏武大骂其卖国行为。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18.根据节选文字,从对比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苏武这个人物形象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1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祭祀风俗,后引为宴席礼仪。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②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23.甘露三年,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简单谈谈为表彰功臣而修建的阁还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
B.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
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故事:典章制度
D.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闵:同“悯”,同情、怜惜
2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称帝王死为“崩”。
B.朔望:古代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晦”。
C.祭酒:本为祭祀风俗,后引为宴席礼仪。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时,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②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论”,判罪;B项“当”,判处;D项“亲”,双亲。
2.【答案】C
【解析】C项中的“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3.【答案】B
【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判断句。
4.【答案】A
【解析】B项,“畔”同“叛”;C项,“见”同“现”;D项,“以”同“已”。
5.【答案】A
【解析】A项,“西汉”应为“东汉”。
6.【答案】唉!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雪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令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
7.【答案】(示例):家乡那一树一树的桃花,开在菜园边,泥墙下,像一片片灿烂的红云,温暖着乡下人家粗粝而简朴的生活。
8.【答案】苏武忠诚的主要对象是君主,他十九年来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是对汉朝天子的忠诚。古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都是天子私人所有的,对国家忠诚就是对天子忠诚。
【解析】本题“你是如何看待苏武的忠诚的”,需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苏武的行动、心理等方面分析,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认为“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如果他变节投降,那么他个人虽安享富贵,但国家与人民无疑会蒙受屈辱。
9.【答案】(1)乃幽武置大窖中 绝不饮食 (2)单于愈益欲降之 (3)丁令盗武牛羊 武复穷厄
10.【答案】C
【解析】从文意上看,“召陵”为一句,“欲”后句子为下一句,如此可排除A、D项;又从结构上分析,“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为句子宾语,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
11.【答案】D
【解析】“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会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
12.【答案】C
【解析】理解错误。李陵投降后,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13.【答案】①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
②(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解析】[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骑兵拨给你。”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搏战出击,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派他的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逃走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让军队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汉军向南行走,士兵还剩三千多,空手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拿着短刀,到山下,单于的军队挡住了他们的退路,单于兵顺着山势滚下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前行。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如今没有武器再战,不如分散开,或许还有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啊!”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司马迁极力辩解说:“李陵常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危难。(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深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把他下狱施以腐刑。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14.【答案】B
【解析】“臣子”作前句的宾语,“于蛮夷”作前句的后置状语。
15.【答案】D
【解析】D项,相坐: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族、邻居等连带受处罚。
16.【答案】A
【解析】A项,苏武出使匈奴时,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了缓和;“高兴地”是无中生有。
17.【答案】①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②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机劝苏武投降。
18.【答案】对比有二:其一,苏武与张胜贪生怕死、屈膝投降对比;其二,苏武与卫律贪图功名富贵、投降匈奴、卖国求荣、作威作福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苏武宁死不屈、忠心赤胆、大义凛然、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大形象。
19.【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基本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安”“权”“燕王”“之”“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应该断开;然后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察看“予燕王令”错,先排除A、C,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中的“功劳”后要断开,排除D,故B为正确答案。
20.【答案】C
【解析】C项,“文中指祭祀”错,应该是“对苏武的尊称”。
21.【答案】A
【解析】A项,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并未说苏武被捕。
22.【答案】①(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
②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
23.【答案】东汉永平三年,汉明帝改建云台阁,命人在此画了二十八位开创东汉基业功劳最大的将军画像,称之为云台二十八将;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令工匠建造凌烟阁,命阎立本在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题字,唐太宗时常前往怀旧;宋宝庆二年,宋理宗建造昭勋阁,画功臣像二十四人,昭示后世;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命人修葺紫光阁,为一百位功臣画像表彰。
【解析】参考译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杨敞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名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
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许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可怜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族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终年八十多岁,于宣帝神爵二年病死。
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便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
24.【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基本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安”“权”“燕王”“之”“典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应该断开。然后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予燕王令”中间应断开,排除A、C两项;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中的“功劳”后要断开,排除D项。故选B。
25.【答案】B
【解析】寢:搁置不理。
26.【答案】C
【解析】“文中指祭祀”错,文中是对苏武的尊称。
27.【答案】A
【解析】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并没有说苏武被捕。
28.【答案】①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
②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
【解析】参考译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杨敞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被燕王向皇帝申诉,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封地。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觐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名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待、尊宠他。
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可怜他,就询问身边的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族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终年八十多岁,于宣帝神爵二年病逝。
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便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